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 第160章 部件归位,初心不改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一百六十章 部件归位,初心不改

完整的时空仪器静静躺在农技学堂的木桌上,幽蓝的光芒柔和如水,表面的纹路流转不息,仿佛蕴藏着整个宇宙的奥秘。*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李阳、苏清月、周校尉围着它,久久没有说话。集齐所有部件的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原来这就是能穿越时空的仪器。”周校尉伸手想碰,又缩了回来,像是怕惊扰了什么,“真能回到过去?”

苏清月指尖轻轻拂过仪器表面,纹路在她触碰时泛起涟漪:“理论上可以。但开国皇帝的信说得对,改变过去未必是好事。你看那些影卫和宰相,为了它不择手段,最后落得什么下场?”

李阳点头。这一路的厮杀、牺牲,让他早就明白,真正值得珍惜的不是“回到过去”的机会,而是“活在当下”的勇气。)×如′·′文?网¨ ?已?1%发~:布?最.ot新μ>章¨?节?μt

“那这仪器……”周校尉看向两人,眼神里带着询问。

“先收起来吧。”李阳将仪器放进特制的木盒,“或许有一天能用得上,但不是现在。”现在,他更想看着新播的稻种发芽,看着村民们盖起新房,看着农技学堂里的学生走出村子,把高产粮种带到更远的地方。

消息传到靖王耳中,他没有追问仪器的下落,只是送来一块“农桑典范”的牌匾,和一封亲笔信:“民心即天命,卿等所为,胜于神器多矣。”

日子渐渐回到正轨,却又和以前不同。

县城里建起了更大的农技院,李阳和苏清月编写的《农桑要术》被刊印成书,传遍全国。/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书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手把手的种植技巧、农具改良图纸,还有那句被印在扉页的话:“地不欺人,勤则不匮。”

周校尉成了南境的镇守使,一边练兵防御蛮族,一边推广粮种。他在边境办起了屯田学堂,让士兵和百姓一起种地,昔日的战场,渐渐长出了金黄的稻穗。

这天,李阳正在田里指导村民使用新的插秧机,苏清月拿着一封来自京城的信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笑意:“你看!张大人说,北方几个被盐碱化困扰的州府,用了我们的改良堆肥法,竟然种出了小麦!”

李阳接过信,看着上面“亩产三石,百姓欢庆”的字样,忍不住笑了。那些曾经被认为“永远长不出庄稼”的土地,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焕发出了生机。

夕阳西下,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晚风吹起苏清月的发丝,拂过李阳的脸颊,带着稻花的清香。

“你说,我们还会回去吗?”苏清月忽然问,眼神里有一丝迷茫。她偶尔还是会想起自己原本的世界,想起那些精密的仪器和干净的实验室。

李阳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村庄:你看那些新房,是村民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你看那些孩子,是喝着这里的水、吃着这里的粮长大的;还有那本《农桑要术》,正在被无数人传阅——这里早就成了我们的家,不是吗?”

苏清月看着他,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嗯,是家。”

月光升起时,农技学堂的灯还亮着。李阳在修改新的农具图纸,苏清月在记录不同土壤的改良数据,窗外传来村民们的歌声,那是新编的《春耕谣》,唱着土地的馈赠和生活的希望。

木盒里的时空仪器依旧散发着微光,像一颗安静的星辰。它或许永远不会被启动,或许有一天会在某个危难时刻绽放光芒,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比穿越时空更重要的事——用双手改变世界,用初心守护家园。

多年后,当李阳和苏清月的头发也染上霜白,他们的故事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说,有两个从“天外来”的奇人,教会了大家种出吃不完的粮食,让乱世变成了盛世。

而在那个小小的村子里,农技学堂依旧矗立,里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墙上挂着的,始终是那张泛黄的《农桑要术》原稿,扉页上的字迹被无数人临摹:

“地有其利,人有其力,心有其向,天下大同。”

这,就是他们最终的答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