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黑稻魅影,湿地迷踪
李阳回到京城时,正值秋雨初落。?d+i!n¢g·d*i′a?n^t¢x′t\.′c!o!m-马车碾过青石板路,溅起的水花里混着泥土的腥气,让他想起徐州码头那些被生石灰封存的噬养麦种。刚进种子楼,就见老管家捧着个青瓷碗迎上来:“院监,这是柳溪村送来的新米,农户们说多亏您保住了地,特意留了头茬米给您尝鲜。”
碗里的米粒莹白饱满,蒸出的饭香混着松木柴的气息,李阳刚扒了两口,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异常作物信息波动,坐标:京郊白洋淀湿地。提示:该区域出现未知水稻品种,其生长特性与“黑稻”高度吻合。】
“黑稻?”李阳手里的筷子“当啷”落地。柳国公府密信里的“备用方案”,竟然已经动了手。他立刻让人取来白洋淀的舆图,手指在湿地周边的村落上滑动——那里是京畿重要的水稻产区,若黑稻在湿地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次日清晨,李阳带着两名熟悉水性的农会会员,撑着木船驶入白洋淀。秋日的芦苇荡泛着金黄,水面上却漂浮着零星的黑色稻壳。船行至深处,一片诡异的稻田突然出现在芦苇掩映的浅滩上:稻穗紫黑如墨,稻叶边缘泛着锯齿状的红纹,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却不见一只水鸟靠近。
“就是这个。”李阳捞起一株被风吹落的稻穗,指尖刚触到谷粒,就感到一阵轻微的刺痛。°比|:?奇-中?文}>网? ¢}ˉ更$]±新±¢最ˉ<¥全>系统提示随即弹出:【黑稻,学名“腐生稻”,根系可分泌强腐蚀性汁液,污染水体并抑制其他作物生长,其果实含神经毒素,少量食用可致呕吐,长期摄入会损伤心智。】
船尾的老会员突然指着水下:“院监你看!”清澈的淀水在黑稻根系周围变成了暗褐色,几条小鱼翻着白肚浮在水面,水底的水草也已枯黄腐烂。
“这东西不仅毁地,还毒水。”李阳将稻穗扔进随身携带的铜盒,“白洋淀连通着永定河,一旦水流带着稻种扩散,下游的万亩稻田都得遭殃。”他让人在稻田四周插上标记,又采集了水样,发现水中的酸碱度已经严重失衡,ph值比正常水体低了近3个点。
回到岸边,李阳直奔御史府。李大人正对着一堆卷宗发愁,见他浑身湿透地闯进来,连忙递上干布:“刚审了那十二个贩子,都说柳国公府除了火玉麦,还让他们在湿地撒过一种黑色粉末,当时只当是肥料,现在想来……”
“是黑稻种。”李阳将铜盒推到案上,“我在白洋淀找到了成片的黑稻,这东西能毒化水体,比噬养麦更难对付。”他打开水样瓶,清澈的水已经变得浑浊,“您看,这水搁了两个时辰就成这样了,要是流进灌溉渠……”
话未说完,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陛下有旨,召李院监即刻进宫。·9¢5~k¢a\n′s^h-u^.\c!o`m′”
养心殿内,香炉里的龙涎香萦绕不去。皇帝指着案上的奏折,眉头紧锁:“柳国公弹劾你滥用职权,说你扣下波斯商队的‘高产稻种’,致使国库损失万金。你且说说,那黑稻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阳将黑稻样本呈上,又把白洋淀的水样滴在银盘里,只见银盘迅速蒙上一层黑锈。“陛下请看,这稻种有毒,水体被污染后连银器都能腐蚀。臣已查证,柳国公府暗中在白洋淀播种此稻,意图毒化京畿水源。”他又呈上《异域农录》的抄本,“前朝记载,这种黑稻原产南荒沼泽,曾让数个村落变成无人区。”
皇帝拿起黑稻穗细看,忽然想起幼时随先皇南巡时,见过南荒弃村的景象:“难怪看着眼熟……当年南巡途经沅江,见过类似的黑稻,当地百姓说那是‘鬼稻’,种过的地方连泥鳅都活不成。”他猛地将稻穗拍在案上,“柳国公然敢欺君罔上!”
正说着,皇后的兄长、户部尚书匆匆进殿,手里举着一本账册:“陛下,臣查到柳国公府近半年来,从南荒购入了三千斤‘墨稻种’,账目上写的是‘染料’,实则全运去了白洋淀。”
铁证如山。皇帝当即下令查封柳国公府,却在抄家时发现府中早已人去楼空,只在密室里找到一幅南荒地图,上面用朱砂圈着一处名为“腐骨沼”的地方。
“他跑了。”李阳盯着地图上的标记,“这黑稻既然来自南荒,他很可能躲去了那里。”他想起系统资料里说,黑稻的种子需要在腐殖质丰富的沼泽里才能休眠,柳国公说不定是去寻找更多的稻种。
三日后,李阳带着一队禁军和农会的“土地医生”,踏上了前往南荒的路。车队行至沅江流域,见沿岸的湿地里果然有零星的黑稻在生长,当地农户说,三个月前有个戴玉扳指的贵人来过,免费发放“高产稻种”,现在种过的水田都发了臭。
“得尽快找到源头。”李阳让人在湿地边缘挖出宽深各丈余的隔离沟,填上生石灰和硫磺,形成一道“防火墙”,又教农户用草木灰和明矾净化被污染的水源。一个放牛的孩童指着远处的沼泽:“先生,那边的黑水潭里,长着好多黑稻,还有人在那儿搭了棚子。”
众人拨开齐腰深的蒿草,果然在沼泽中央的土台上看到一座木屋。木屋外晾晒着大片的黑稻穗,一个穿着锦袍的人影正在翻晒稻种,玉扳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柳国公!”李阳大喝一声。那人猛地回头,正是柳国公。他见状不妙,竟将手里的稻种往沼泽里撒去:“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别想好过!这黑稻能在沼泽里疯长,不出三年,整个南荒的水源都会被污染!”
“休想!”李阳早有准备,让人抛出预先浸过柴油的芦苇捆,在沼泽外围点燃。火墙迅速蔓延,将散落的稻种烧得噼啪作响——系统资料显示,黑稻种怕高温,60度以上就会失去活性。
柳国公被禁军按在泥地里时,还在疯狂嘶吼:“你毁了我的火玉麦,烧了我的黑稻,可你挡不住天下人想走捷径的心!总有一天,这土地会毁在你们这些守旧的人手里!”
李阳蹲下身,将一把刚从农户田里摘下的黄稻穗放在他面前:“你看清楚,这才是庄稼该有的样子。土地从不说谎,你给它喂毒,它就给你长毒;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结粮。”
清理完腐骨沼的黑稻后,李阳让人在沼泽里撒下“水葫芦”种子——这是系统奖励的“水体净化植物”,能快速吸收水中的毒素。半个月后,当他再次路过沅江,看到湿地里的水已经变清,一群白鹭正落在新长出的绿苗上,农户们划着小船,在稻田里插着新的秧苗。
回到京城,皇帝要封他为“护农侯”,李阳却只请求将种子楼扩建为“农科院”,专门研究作物病害和地力保护。站在新落成的农科院门口,看着墙上“守土护农”四个大字,他忽然明白,土地的守护从来不是一场胜仗就能完成的,就像田里的庄稼,一季接着一季,需要永远的用心和耐心。
而在南荒的深山里,一个背着药篓的老者看着手里的黑稻标本,对着身后的黑衣人冷笑:“柳国公太急了。要毁了这土地,得用更慢、更隐蔽的法子……”他将标本扔进药篓,里面还躺着几粒泛着幽光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