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祸起萧墙,守种如守心
开春试种新稻的时节,李家村的温室突然起了火。¢E?¤Zμt小?说-_%网?£? ?°?已?@1发,?布|最?×@新!?章′?(节!
火是后半夜着的,烧得又急又猛,等村民们提着水桶赶来时,半间温室已被烧塌,里面育着的南疆香稻苗、漠北荞麦种,还有刚改良的耐湿土豆芽,全成了焦黑的灰烬。
“是人为的!”张木匠蹲在灰烬里,捡起一块带火星的油布,“这布浸了煤油,不是咱村用的粗布!”
李阳的心沉到了谷底。这温室是种子的“命脉库”,藏着各地换来的珍贵种子,烧了它,就等于想掐断“种子的旅程”。他想起丰裕号的胖掌柜,想起南疆的假种子,拳头攥得咯吱响。
【核心种子库受损,触发紧急防护任务:建立分散式种子储备点,奖励“简易防火防潮技术”。】
系统的提示带着焦灼,李阳却没工夫看。他让王大爷带着年轻人巡逻,查看村口的脚印;让苏婉儿清点幸存的种子——幸好最珍贵的“耐旱三号”土豆种存放在地窖里,才没被烧着。
“爷,你看这!”李稷在温室角落捡到一个玉佩,上面刻着个“丰”字,和胖掌柜腰间的一模一样。`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证据摆在眼前,村民们气得咬牙。黑脸汉子扛着锄头就要往州城冲:“找那狗掌柜算账去!敢烧咱的温室,砸了他的铺子!”
“别去。”李阳拦住他,捡起玉佩揣进怀里,“他们就是想让咱乱,乱了就顾不上送种子,乱了就给他们扣‘聚众闹事’的罪名。咱不能中计。”
他转身对众人说:“火灭了,咱就重建温室,建得比以前更结实,再修几个地窖,把种子分着藏——东边藏稻种,西边藏麦种,就算再着火,也烧不尽!”
重建温室时,李阳加了不少防备:屋顶铺了防火的青瓦,墙角埋了装沙土的陶缸,夜里还安排了两人轮值巡逻。苏婉儿则带着婆娘们学做防火油布,用桐油浸过的粗布铺在种子箱外,既能防潮,又能阻燃。
【分散式储备点建成,紧急任务完成。提示:内部可能存在内鬼,需排查近期外来人员。】
系统的提醒让李阳心里一凛。起火那晚,村口的狗没叫,说明是熟人作案,或者有人引着外人进了村。他不动声色,借着核对种子库存的由头,和互助社的人闲聊,问起最近有没有生面孔来过。
“对了,”王大爷忽然想起,“前儿个有个说是周先生远房侄子的人,来借宿了两晚,还问东问西,打听温室的种子啥时候移栽。*3~8\看.书\网· ¨免!费^阅\读¨”
李阳心里有了数。周先生的亲戚他都认识,从没来过这么个人。他让人去州城打听,果然,周先生近期根本没亲戚来乡下。
“是他放的火?”苏婉儿气得脸发白,“咱待他不薄,管吃管住,他咋能这么黑心!”
“为了钱呗。”李阳叹口气,“丰裕号许了他好处,让他混进村里探消息,说不定火就是他引的。”
没等他们去找,那“假侄子”竟自己找上门了,手里还拿着丰裕号的文书:“李掌柜,我家大人说了,只要你把剩余的种子交出来,之前的事既往不咎,还能给你白银百两。”
李阳看着他色厉内荏的样子,忽然笑了:“你知道这温室里的种子,能让多少人吃饱饭吗?百两白银买得走种子,买得走那些等着吃饭的人吗?”
他扬手示意,几个年轻村民围了上来。假侄子见状,腿一软跪了下来:“是我错了!是丰裕号的胖掌柜逼我的!他说烧了种子库,就能逼你们就范……”
【内鬼线索确认,奖励“互助社身份核验制度”。】
李阳没为难他,让他带着警告回了丰裕号:“再敢动歪心思,就把你们做的勾当报给周先生,让朝廷来查!”
可麻烦并没结束。没过几日,州府突然传来消息,说李家村的种子“携带异虫”,禁止外运,还派了官差在路口盘查,凡是运种子的马车,一概扣下。
“这是欲加之罪!”周先生气得拍桌子,“我刚查验过,哪来的异虫?分明是有人在官府里使了绊子!”
路口被堵,西域的商队在城外急得打转,漠北的信使也送来急信,说种子再不到,春耕就误了。
【运输渠道受阻,触发“绝境突围”任务:开辟隐蔽运输路线,确保春耕种子供应。】
李阳想起村里有条通往后山的小路,是以前采草药走的,窄得只能过独轮车,官差肯定想不到。他立刻组织村民,把种子分装在竹筐里,用独轮车推着,趁着夜色往后山走。
苏婉儿想出个更妙的法子:让婆娘们把小袋种子缝在棉袄夹层里,装作走亲戚的样子,分批带出村,到后山再汇总。“官差总不能搜女人的衣裳吧?”
夜里的山路不好走,李阳带头推着车,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的声响。黑脸汉子跟在后面,哼着小调给自己打气:“咱这是送‘救命粮’呢,山神都得帮咱!”
果然没遇到官差。到了后山约定的地点,西域商队早已等候,见了种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就知道李兄有法子!这些种子能让西域的春耕按时开工,救了几百人的命啊!”
【“绝境突围”任务完成,奖励“伪装运输技术”(如种子混藏于干货、布匹中)。】
李阳却没心思看奖励。他站在后山,望着山下的灯火,忽然明白,这些麻烦从来不是冲着他来的,是冲着那些想靠种子活下去的人,冲着“种子的旅程”本身。有人怕这旅程走得太远,怕种地人的心连得太近,怕这天下真的成了“天下人的粮仓”。
“走,回家。”李阳拍了拍身上的土,“明天接着建温室,接着送种子。他们能烧一间温室,堵一条路,却烧不尽天下的土地,堵不完人心的路。”
下山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李稷不知啥时候跟了来,手里攥着颗土豆种,说要把它种在后山,“让它自己找路长,谁也挡不住”。
李阳笑着点头,看着儿子把种子埋进土里,用脚轻轻压实。这动作,像极了他刚穿越过来那天,埋下第一颗土豆种的样子——简单,却带着一股谁也夺不走的盼头。
麻烦或许还会来,可只要这颗种子能发芽,只要还有人愿意弯腰播种,就总有破局的法子。因为土地记得,种子记得,每双在黑夜里推车的手,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