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不顾在场的还有她这个差一点就招温卿予做驸马的晋阳公主。^b-i!x′i+a.6*6!6-.¨c,o+m!
虽说这么多年过去,她再想到温卿予这个人,并无当初那般愤怒,但重生回来,她也并非不去计较。
毕竟,
那是一场……
对她本人的羞辱!
……
永寿宫还是一如既往的又静又闹。
卫芜音进去的时候,几个小太监正灰头土脸的从偏殿出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拣着几块破损的瓦片。
她抬头往殿顶望了一眼,上边应该是才由内务府修葺不久,瓦缝里连一根杂草都没有。
永寿宫和行宫是同时拨钱修缮的,只是行宫需要的木材在云贵之地,路途偏远,短时间内无法运送至京,眼下都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些简单的修建;
永寿宫本该这两日就开始修缮的,但太后不想用青州的木材,暗中加以阻挠,修缮工程受阻,两边到现在都还在僵持着。
卫芜音装作不知道这里面的事,神色自然的进入主殿。¢u~s^i-p′m~a*x!.¨c¨o+m?
太后正歪靠在殿内的蕉叶榻上听曲,抚琴的是教坊司的小秦娘子。
她进殿时太后仍是靠在榻上闭目听曲,一旁的嬷嬷悄声上前,给她搬来一个绣墩。
卫芜音与那位嬷嬷点点头,算是道谢,随即也跟着听琴曲,顺带观察一番小秦娘子。
这位小秦娘子本名白璇玑,也曾是官宦人家的仕女,因投了太后的眼缘,被太后赐姓秦,如今京中人人都称她一声小秦娘子。
甚至在上一世的时候,太后还有过把小秦娘子送进萧斐府中的念头。
当时太后都已经把小秦娘子接到永寿宫来小住了,只等待合适的时机把人送给萧斐,只是不知最后为何没成……
恍惚间一曲已毕,小秦娘子站起身,朝她行了一礼。
卫芜音向着小秦娘子微微颔首。
琴声停的时候,太后缓缓睁眼,看到她,眼里还带着些倦意,“晋阳来了啊。”
卫芜音又起身,给太后行礼问安。
“坐吧,不必这么麻烦。·3!0-1^b+o′o+k`..c!o-m*”太后说着,在身边女官的搀扶下,在蕉叶榻上坐正了身子。
很快便有宫人端上新茶,卫芜音喝了一口,发现又是上次喝到的那种云贵之地才有的特产茶。
心中暗忖,太后虽然嘴上不说,私下里真可谓做足了功夫。
又听太后笑道,“小秦娘子的琴音享誉京城,晋阳若是无事,就陪我多听几首琴曲吧。”
既然太后这么说了,她也只能继续作陪。
小秦娘子今日所奏的琴曲都极其婉约流转,似乎是被精心安排过,然而从她偶尔弹奏的生疏的指法来看,这些曲子应该都是她近期才开始练习的。
如果不是有什么专门的说法,小秦娘子绝不敢在太后面前擅自弹奏自己还在练习的琴曲,
而太后所喜的多是如《将军令》、《广陵止息》等磅礴慷慨的曲子。
这让卫芜音不得不去猜测一个可能……
原来太后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计划着要让小秦娘子到萧斐身边去了。
太后本就重用杨仆射等人,而后又以美人来拉拢萧斐。
啧……
卫芜音不得不承认,太后这是打从一开始,就把她排除在外了。
可怜她前世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能力不足,才一直得不到太后的支持,以至于她当时拼命拉拢的,也都是亲近太后之人。
这些人虽然能够支撑她与萧斐那些势力抗衡,却也几乎掏空了她的家底。
结果太后一死,这些人迅速切割与她的关系,更对她落井下石。
如今想来,当时的判断简直错误的离谱。
她怔怔听着小秦娘子的琴曲,思索前世种种。
目光落向太后那边,忽然涌起一个念头:
卫然从对她信赖有加到最后恨不得置她于死地,这中间……有没有太后的功劳?
“晋阳?”忽听太后问她,“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卫芜音整理好思绪,回道,“晋阳是觉得小秦娘子弹的这几支曲子很新颖,从前似乎都没有听到过。”
太后闻言笑了两声,朝秦小娘子摆摆手,示意她先下去,而后接着说道,“这是宫中所藏曲谱,记录的大多是旧时南边的曲谱,小秦娘子琴艺惊人,奏这样的南曲最是好听,就给她练着玩了。”
“都说曲赠有缘人,太后娘娘慧眼识人,既是曲之幸,也是小秦娘子之幸。”
闲话说到这里,便正式进入正题。
外地官员来京述职,不日就能抵达京师,给官员的接风宴由鸿胪寺负责,地点选在金明池畔,给官眷安排的接风宴自然就定在宫里。
说是商议,最后也不过是太后把事情交代给卫芜音去办。索性宫中之事有内务府操持,这些繁琐之事只等出了永寿宫,让人送去给内务府的管事就好。
太后似是对这次接风宴格外重视,光是交代各个事项,就拉着卫芜音仔仔细细说了好半晌。
一面又叫嬷嬷添换茶水,端上糕饼,等日头又西斜一些时,要交代的事情也才说了一半。
卫芜音端起茶杯慢慢喝着,总觉得太后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每每说到什么地方,还会顺带补充几句注意事项,什么佟知府的夫人花粉过敏,章节度的夫人与郭刺史的夫人不对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