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调查组领旨后,经过数日的复核,认为整个会试、殿试的工作流程没什么问题。′兰?兰_闻.血. ?埂/薪?最-全.诸如糊名、誊抄,都很规范。
可在增录北方士子入仕的问题上,张信等人却坚持维持原取。
理由是北方士子的答卷,文理不佳,且有犯禁忌之语。
为了让朱元璋相信北方士子都是垃圾,刘三吾还抽样上呈了一些试卷。
不出意外,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
落榜的北方士子不认可调查结果,朝中的北方籍官员亦是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
朱元璋面对这样的局面大怒,将张信凌迟处死。
这位新科状元从龙标夺归,到人头落地,也就相隔一个多月。
调查组的其余诸人,也大多被发配流放,只有侍讲戴彝和新科榜眼尹昌隆免罪。
陈羽问道:“为什么调查组中有的失去了性命,有的惨遭流放,而有的安然无恙?”
朱棣思索片刻之后,摇了摇头,他怎么知道自己老爹当年是怎么想的?
陈羽解释道:
“原因很简单。洪武帝让新科状元张信等进入调查小组,即表明他认可新科进士们的才华。~3¨叶*屋_ !唔·错·内~容′但张信他们却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既然皇帝己经发话,要求增补几个北方学子,官员照办就是。”
“大明朝堂,还安排不了几十个人的工作岗位?同朝为官,你好,我好,大家才能好嘛。并且补录考官也是考官,与新晋进士乃师生关系。洪武帝显然有意引导南北方的读书人多亲多近。”
“榜眼尹昌隆理解了洪武帝的意思,所以不受牵连。而调查组的其他人,却不能体会洪武帝的用心良苦,顶着不办。”
“这是几个意思?难道是暗讽大明洪武皇帝励精图治三十年,北方还越来越差了?”
朱棣猛的一拍巴掌,恍然道:
“陈兄弟,我懂了,你是说在恩科中暗箱操作!”
陈羽听着这番无耻的话语,顿时白了老朱一眼。
“老朱,你这说的就有些阴谋论了,什么叫做暗箱操作?”
“我是为了告诉你通过洪武时期的南北榜案,可以知道恩科选拔人才的宗旨,是皇帝为了能够拥有足够的人才治理国家。”
“既然如此,那恩科就是政治。·9¢5~k¢a\n′s^h-u^.\c!o`m′既然是政治,那恩科就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而是为了达到皇权的某种政治手段,诞生出来的一种选拔人才机制!”
“那我问你,现在你认为是成绩重要,还是选拔皇权需要的人才重要?”
话落,
朱棣不由一怔,随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说的好啊!
说的实在太好了!
自己之前对于恩科的看法,好像走入了一个误区。
不对,是没有真正理解恩科的本质。
但现在,朱棣对于恩科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恩科看似是一场考试,实则并不是完全是一场考试。
反而更像是皇权的一种手段。
一种借用某种方式,来达成皇帝需求的政治手段。
陈羽见老朱点头理解了自己对于恩科下达的定义,他继续往下说道:
“既然恩科只是一种政治手段,那什么时候开启,皇帝根本无需关注外界的声音,因为这本来就是皇帝能够自由行使的权力!”
朱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一刻他心中对于恩科开启后的最后一点担忧,全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恩科是朕的权力!
阻拦者应该就像陈兄弟说的那样,多半是程朱理学的拥护者,想要给自己这个皇帝套上他们所谓的框架。
这一刻,
朱棣感觉很多从前看不透的事情,都变得如此清晰明了。
什么祖制,全是狗屁!
陈羽道:“洪武帝可以左右恩科的结果,那么对于继承了洪武帝杀伐果断的永乐帝来说,能不能也做到这一步?”
“我认为绝对能!而后就可以利用选拔上来的这一批山东士族,将原来朝中拥护程朱理学的官员,慢慢替换掉。”
“上层被替换掉了,那么下层程朱理学的拥护者还能有多大能量呢?”
“时间一久,朝廷在大力弘扬孔子儒学,那么程朱理学自然就渐渐消亡了。”
朱棣听后自信的点了点头,笑道:
“这解决起来感觉也不怎么难吗?”
陈羽喝了一口茶,摇了摇头,开口道:
“看待一个问题难不难,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我的这个计策采用柔和方式,那么需要的就不是难度,而是时间!”
“毕竟恩科公布的榜单上,也不可能将程朱理学的考生,完全剔除掉。因为他们当中,绝对也有能力出众之辈。”
“所以只能通过数场类似的考试,慢慢完成这个计划。虽然执行起来的时间可能会旷日持久,但比较隐晦,不会被轻易察觉,更加不会激起变故!”
“要不然,首接让两大思想硬刚,岂不是更加方便快捷?”
陈羽摆了摆手,叹息道:
“哎,老朱要不说你是一个当兵的呢,我感觉以你的性格还是更加适合简单粗暴的,复杂一点就理解不了。”
“看来,以后要是再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就给你首接说简单粗暴的硬刚法子好了。”
朱棣闻言,当即笑嘻嘻的将身子探过去,
“陈兄弟,别啊。”
“简单粗暴的法子有什么可讲,这柔和法子的精髓经陈兄弟的一番讲解,我己经懂了,不就是拿钝刀子割肉吗?”
“虽然慢点,但胜在稳妥,最终一样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陈羽:“……”
不得不说,老朱这个总结很精辟!
看来,老朱身上确实有些政治天赋。
毕竟老朱口中的这番总结,在后世叫做:温水煮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