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予乐同样接到这条短信,两人约好在宿舍楼下碰面,一块儿走到礼堂去。¢第¨一?墈\书-旺¨ ·冕~沸\跃,黩?
礼堂在学校北区,离舒图南宿舍有段距离,她还没怎么去过那边。
沿着林荫道经过校医院、北区操场,再走几分钟就能瞧见高大的梧桐树都遮挡不住的仿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大圆顶,和园顶下面的古典柱廊。
藤蔓绕着古典柱廊攀岩向上,爬山虎覆盖礼堂西面一*整面墙,在古朴与盎然之间这座礼堂屹立超百年,已经成为宁城大学的代表建筑之一。
“听说借礼堂的手续挺复杂的。”姜予乐站在礼堂门口,抬头看着气势恢宏的大门感叹道:“看来戏剧社里有隐藏的大佬。”
舒图南站在旁边,与她一样抬头观察这栋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还没开口就听见姜予乐继续道:“不过这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她揽住舒图南的肩,眼神坚定得仿佛在进行入/党宣誓,“记住,我们只是来混学分的。+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
推开半掩着的门走进礼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红色的座椅。
礼堂里面是仿造剧院式的装饰,每个座椅表面都套着红色绒面椅套,如果将所有灯都打开,光线足够明亮的情况下看起来可能会非常庄重大气。
可不知道为什么礼堂里没有开顶灯,两面的玻璃花窗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也紧紧合着,不让一丝光线透进来。
舒图南看一眼时间,四点二十分,距离短信通知的时间只差十分钟。
礼堂里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影,丝毫不像要举办迎新会的样子。
舒图南与姜予乐对视一眼,具从对方眼底看到不解。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往里走的时候,舒图南突然听见有人喊她:“喂,迎新会在这边。”
舒图南回头,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扎高马尾的漂亮女生,跟着她走了几步才发觉她似乎有点面熟。?秒+漳*节?晓′说`徃_ -耕~薪!最+哙+
那女生边走边给她们解释:“发通知的同学忘了在短信里注明,迎新会在礼堂后台举办。”
留意到舒图南若有若无的目光,她主动转过头朝她微笑。她一笑舒图南就想起来,这个女生这周连着四天每天晚上都来图书馆借书,刚好每次都是她值班,难怪她会觉得眼熟。
沿着礼堂走廊走几分钟,就能看见一个挂着“后台”标识的铜色大门。那名女生拉下门锁,示意舒图南和姜予乐走进去。
后台的空间比舒图南想象的要大,约有四分之一个礼堂大小。除了最里面有一排化妆室和更衣室以外,整个后台都是一个大通间,靠着左边区域放着不少大型道具和器械,右边区域是一片相对空旷的空地,零零散散站了不少人。
人到得差不多后迎新会正式开始。说是迎新会现场却没有任何布置,老社员们的态度也不冷不热,丝毫看不出对新人的欢迎。
不过这学期入社的新人也不多,加上舒图南和姜予乐一共十二个人,八个女生四个男生。
舒图南站在人群边缘随意扫了几眼,社团内每个人——无论是原本的社员还是新选的社员,长得都很好看。
社长大概是个颜控,舒图南心里默默吐槽。
她和姜予乐交报名表那天现场乌央乌央的人,最后居然才报名通过十二个,由此可见戏剧社招新多么严苛。
姜予乐也发现这一点,小声在舒图南耳边嘀咕:“比我想象的人少,我还以为话剧社是热门社团呢。”
人少,就意味着社团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同时也意味着她很难在里面摸鱼。
姜予乐心底长叹一声,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领着舒图南过来的漂亮女生就站在舒图南旁边,听见姜予乐的话以为对方嫌社团冷清,主动开口解释道:“话剧社一向热门,这学期已经收到一千多份报名表。只是我们社比起人数更重视质量,所以成员才比较少。”
这位学姐态度很友善,舒图南便与她聊了一下。
一聊才得知她是社团副社长,同时担任后勤组的组长,目前在美术系念大三,名叫容思宁。
新人进入社团后还要定部门,话剧社共有四个部门:表演部、外联部、后勤部还有传媒部。其中表演部成员最多,足足有二十五人。其余三个部门人数相当,共同负责社团相关事宜。
姜予乐是来混学分的,并不想在表演和排练上花时间心思,首先就排除掉表演部。
舒图南从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对表演也没有太大兴趣,加上姜予乐也不考虑表演部,她自然也将它排除。
剩下的三个部门,看起来也并不轻松省心。
话剧社的社团活动除了每年两场基本戏外,还有原创话剧活动,剧本征集、话剧讲座、出游团建等。这里面免不了许多琐碎事情需要三部协调沟通。在姜予乐看来不管去哪个部门都有违她做咸鱼的初衷,纠结一番后她将难题抛给舒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