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冲刷着县机械厂斑驳的围墙。~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陈志远站在传达室屋檐下,看着雨水在水泥地上砸出无数水花。他抬手看了眼腕表——上海牌,苏晓梅用第一个月分红买的礼物——距离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分钟。
"张工今天不会来了。"门卫老头磕了磕烟斗,"昨儿个又跟厂长吵翻了,这会儿八成在家喝闷酒呢。"
陈志远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这位八级钳工张建军,是马工程师强烈推荐的技术人才,据说能徒手画出自动化生产线图纸。若真如传言那般厉害,正是饮料厂急需的骨干。
"他家住哪?"
"东风巷27号。"门卫斜眼打量他,"不过张工脾气倔,去了也是吃闭门羹。"
雨中的东风巷弥漫着煤烟与霉味混合的气息。27号是间低矮的平房,门口堆着些锈迹斑斑的金属零件。陈志远刚要敲门,忽听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天天鼓捣这些破烂,能当饭吃吗?"女人带着哭腔的尖叫。
"你懂什么!"男声低沉如闷雷,"这是德国进口的伺服电机!"
"电机电机!孩子学费在哪?老娘医药费在哪?"
陈志远进退两难之际,房门突然被拽开。一个穿劳动布工装的中年汉子冲出来,险些与他撞个满怀。这人满脸胡茬,眼睛布满血丝,怀里紧紧抱着个用油布包裹的物件。
"张建军师傅?"陈志远试探地问。
汉子警惕地后退半步:"你是?"
"红星食品厂陈志远。"他递上被雨水打湿的名片,"马工介绍我来请教灌装线改造的事。"
张建军的表情从戒备变成惊讶,最后定格在将信将疑:"那个乡镇企业?"他打量着陈志远被雨水浸透的的确良衬衫,"你们用不起我的设计。"
"若是山泉水厂呢?"陈志远直接抛出王牌,"全自动化无菌灌装。"
工程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黑暗中突然通电的钨丝。*看`书.屋` ?追¨嶵?欣.章^結~他侧身让出门口:"进来谈。"
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一张双层床占去大半空间。墙角的工作台上摆满各种自制设备,最显眼的是台用自行车链条驱动的微型车床。张建军的妻子——个面容憔悴的瘦小妇人——默默端来两杯茶,茶叶碎得几乎全是渣子。
"说说你们的规划。"张建军单刀直入。
陈志远从内袋取出防水布包着的图纸,在膝盖上摊开:"日产量五千瓶,先做玻璃瓶装,后期上马pet生产线。"
张建军扫了眼图纸,突然嗤笑出声:"外行。"他抓过铅笔,在陈志远的方案上大刀阔斧地修改,"杀菌釜应该前置,灌装间要正压通风..."
短短五分钟,一张专业度提升数倍的设计图跃然纸上。陈志远看得心惊——这水平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顶尖的工艺工程师!
"工资多少?"他突然问。
张建军愣住了,铅笔停在半空:"什么?"
"每月一百五,年底分红。"陈志远报出想好的价码,这是县机械厂的三倍,"另外提供三间瓦房,孩子学费全包。"
茶杯"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张妻站在门口,手指紧紧攥着围裙,指节发白:"当真?"
"明天就可以签合同。"陈志远直视工程师的眼睛,"但有个条件——带两个徒弟。"
屋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隙,在潮湿的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张建军摩挲着桌上那台自制车床,突然问:"知道我为啥跟厂长闹翻吗?"
"因为技术革新?"
"因为我想用国产轴承替代进口货。"工程师眼中燃起怒火,"那王八蛋吃了德国人的回扣!"
这个答案让陈志远肃然起敬。在前世商海沉浮中,他见过太多为利益出卖原则的人,而眼前这位穷困潦倒的工程师,却守着最珍贵的风骨。
"在我这儿,"他伸出手,"技术说了算。"
两只手紧紧相握。`h/u~l¨i*a!n^b!o′o-k?.^c+o_m-张建军掌心粗糙的茧子刮得陈志远生疼,却传递着无言的承诺。
回程时天色已晚。陈志远绕道去供销社买了五斤富强粉和两斤猪肉,让王小军送去张家——谈判时他注意到米缸已经见底。经过村口时,看见苏晓梅正领着几个妇女丈量土地,为水厂选址做最后确认。
"谈成了?"她小跑过来,辫梢还滴着水珠。
陈志远点点头,突然注意到她光脚穿着草鞋,脚背上沾满泥点:"怎么不穿雨靴?"
"省着用。"苏晓梅下意识把脚往后缩,"反正天热了..."
这丫头把工资全贴补家用,自己却连双像样的鞋都舍不得买。陈志远心头一热,从兜里掏出张工业券:"明天去县百货公司买双雨靴。"
苏晓梅像被烫到般后退:"不要!这能换多少盐..."
"这是命令。"陈志远故意板起脸,"水厂筹建组长不能光脚上班。"
少女的耳根瞬间红透。她低头盯着泥泞的地面,声音细如蚊蚋:"那张师傅...真那么厉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能让我们的产能翻三番。"陈志远望向远处暮色中的山影,"而且不止是水厂,辣酱生产线也需要改造。"
正说着,秦雪的吉普车从县城方向驶来,一个急刹停在两人身旁。女医生跳下车时,白大褂下摆溅满泥浆:"化验结果出来了!"她挥舞着一叠文件,"山泉的偏硅酸含量超标三倍,是真正的优质矿泉水!"
这个专业术语让苏晓梅一脸茫然。秦雪立刻换成通俗解释:"就是能卖高价的养生水!上海华侨商店卖的进口矿泉水,一瓶要两块多呢!"
两块!相当于十瓶辣酱的利润。陈志远快速心算,若按年产三十万瓶计算...数字大得让人眩晕。
"还有个发现。"秦雪压低声音,"水里含微量锂盐,对抑郁症有疗效。我在想,是否可以申请保健食品批文?"
这个前瞻性的提议让陈志远眼前一亮。在前世,功能性饮料是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若能抢占先机...
三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来到工地。赵家置换的十亩山地已经完成平整,几个村民正在打桩划线。王丽华拿着图纸迎上来:"按计划下周就能奠基,但..."她犹豫了一下,"赵家几个小辈今天来闹事,说老爷子老糊涂了。"
陈志远眉头紧锁。赵建国虽然暂时失势,但其家族势力仍在。正思索对策,远处突然传来引擎声——是李国栋的吉普车。
"好消息!"李国栋下车就喊,"你们的水源地被列入'省优质天然矿泉水保护名录'了!"他递过一份红头文件,"以后这片山,谁动谁犯法!"
这简直是尚方宝剑!陈志远仔细阅读文件,发现最关键的条款是"保护范围内严禁任何污染性开发"。也就是说,赵家再也别想打这片山的主意。
"周雅帮的忙?"他轻声问。
李国栋推了推眼镜:"她写的内参被省领导批示了。"顿了顿,"不过赵建国最近在活动调任地区工商局,你们还是要当心。"
夜幕降临后,陈志远在粮仓召开核心团队会议。张建军也被请来,工程师一进门就被那台自制灌装机吸引,二话不说就开始调试。令人惊讶的是,仅仅换了几个零件,机器效率就提高了40%。
"临时方案。"张建军在众人崇拜的目光中淡然道,"新生产线我会设计成全自动的。"
会议持续到子夜。张建军提出用县农机厂闲置的锅炉改造杀菌系统,能节省三千元;秦雪建议在水源地建疗养所,延伸产业链;王丽华则测算出若采用预付款模式,资金周转率能提升1.5倍。
只有苏晓梅一直沉默。她专注地记录着每个数字,偶尔抬头看一眼正在与张建军讨论机械原理的陈志远,眼神复杂难明。
散会后,陈志远独自核对会议记录。煤油灯下,新项目的预算表密密麻麻写满数字。正当他计算贷款额度时,门被轻轻推开。
苏晓梅端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进来,上面卧着两个荷包蛋:"你晚饭没吃。"
面条的香气瞬间充满粮仓。陈志远这才意识到胃早已饿得发疼。他接过碗,指尖碰到少女冰凉的手:"怎么还没睡?"
"账没做完。"苏晓梅在他对面坐下,掏出小本本,"张师傅的安家费、孩子转学费、还有承诺的三间瓦房..."她突然抬头,"真要花这么多钱请个人?"
陈志远放下筷子:"知道丰田怎么崛起的吗?"见少女摇头,他继续道,"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用十倍薪水挖来德国工程师。"
"可我们不是丰田..."
"但张建军值得。"陈志远指向窗外黑暗中隐约可见的山影,"有了他,山泉水厂能少走三年弯路。"
苏晓梅若有所思地点头,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那这个,提前给你。"
展开是双皮质鞋垫,内侧精心缝着一层柔软的羊毛。陈志远认出这是用她那条旧棉袄里子改的——难怪最近不见她穿那件衣裳。
"你走路多..."少女声音越来越低,"听说城里人...都垫这个..."
陈志远喉咙发紧。前世那些女人送他的奢侈品,没有一件让他如此珍视。他郑重地接过鞋垫,发现边缘处用红线绣了朵小花,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
"谢谢。"他轻声说。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在苏晓梅的心里绽放出了幸福的花朵,两人相视而笑。
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陈志远想说什么,却见少女已经起身离去,只留下个瘦小的背影和满室若有若无的皂角香。
晨光微露时,陈志远在笔记本上写下新计划:"人才战略:1.核心技术岗高薪聘才;2.建立师徒制培养体系;3.股权激励方案。"钢笔在"股权"二字上顿了顿,洇出一朵小小的蓝花。
远处传来公鸡打鸣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他们的商业传奇,正随着一位工程师的加盟,翻开新的篇章。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