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 > 第16章 千里寻货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供销社仓库的铁门在陈志远面前重重关上,扬起一片尘土。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他攥着空荡荡的麻袋,指节发白。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被拒了,全县供销系统的辣椒仿佛一夜之间蒸发。

"陈主任,真不是我不帮忙。"仓库管理员老张从门缝里挤出半张脸,"上头下了死命令,辣椒一律调往县酱菜厂。"他左右张望后压低声音,"赵局长亲自抓的..."

秋日的阳光刺得陈志远眼睛发疼。他摸出怀里的采购单——红旗公社饮食服务公司,两千瓶辣酱订单,交货期只剩十二天。而厂里的辣椒库存,最多撑三天。

回厂的路上,拖拉机每颠簸一下,陈志远的心就沉一分。路边田里的晚稻已经收割完毕,裸露的田垄像老人干瘪的肋骨。前世他的食品帝国从未为原料发愁过,全球供应链随时待命,而现在...

"陈哥!"王小军从厂门口飞奔而来,裤腿上沾满辣椒籽,"苏会计说又退了五家预订!"

厂院里弥漫着呛人的辣椒味。工人们三三两两蹲在墙角,见陈志远回来,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苏晓梅正在账本上划掉一行行数字,抬头时眼圈发红:"饮食公司的张科长刚捎话,要是延期交货,要罚三倍定金..."

陈志远望向仓库方向。王丽华正带着几个女工翻检最后几袋辣椒,抖出每一粒可用的残渣。这个供销社出身的姑娘最清楚形势——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没有指标连一粒盐都买不到,何况是赵建国重点"关照"的物资。

"开会。"陈志远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脸。

五人围坐在砖块搭成的"会议桌"前,煤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陈志远用炭笔在旧报纸上画出两条路线图:"方案一,高价收购黑市辣椒,成本翻三倍,利润归零。"

"黑市也没货了。"王丽华咬着铅笔头,"我托人问过,赵建国派人盯着,见我们就抬价。"

"方案二,"炭笔重重划出一道线,"自己种。"

众人愕然。苏晓梅先反应过来:"可辣椒生长周期至少三个月..."

"所以要找早熟品种。"陈志远翻出本《中国蔬菜栽培》,"安阳'五月红',六十天成熟。"他指向一幅模糊的黑白照片,"问题是种子。"

屋内一片寂静。王小军突然拍腿:"我舅在安阳农科所!"

希望的火苗刚燃起就被王丽华浇灭:"跨省调运种子要省级介绍信,赵建国肯定卡死。"

陈志远的炭笔在报纸上戳出个黑洞。前世他处理过无数次供应链危机,但都有资本和法律的武器。而现在,他连一粒种子的运输都要受制于人...

"分拆。"苏晓梅突然说。见众人不解,她拿起炭笔在陈志远的图上添了几道:"种子体积小,可以人肉带回少量,先解决试种需求。-求,书*帮? ?首.发¢"笔尖又画出一个圈,"等收获后再自留种,就再也不受制于人。"

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陈志远望着少女被灯光镀上金边的侧脸,突然想起前世那个帮他度过ipo危机的女cfo——同样的冷静,同样的创造性思维。

"就这么办。"陈志远拍板,"我和小军去安阳,晓梅守厂,丽华姐想办法搞介绍信。"

"钱呢?"王丽华一针见血,"厂里流动资金只剩二百多。"

苏晓梅站起身,解下手腕上的银镯子:"这个值三百。"

镯子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缠枝花纹在灯光下泛着柔光。陈志远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苏母给女儿的嫁妆,前世苏晓梅直到出嫁那天才戴上它。

"写借条。"他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月息一成,三个月内赎回。"

苏晓梅按手印时,指尖微微发抖。王丽华突然也掏出个布包:"加上这个。"里面是一对金耳环,"我结婚时婆婆给的。"

陈志远喉咙发紧。前世他融资时,那些风投大佬随手就是百万支票,却从没人把贴身首饰押给他。这五百元在1980年,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三天内出发。"他收起首饰,声音异常坚定,"丽华姐,介绍信..."

"明天给你。"王丽华眼中闪着决绝的光,"我认识县农业局的小车司机。"

晨露未干时,陈志远已经蹲在试验田里记录最后的数据。这半月培育的"低辣度"配方刚通过饮食公司验收,没想到原料就被卡了脖子。他拔下一株病怏怏的辣椒苗,根须上缠着几缕可疑的白色纤维——像是被人为添加的病害。

"陈哥!"王小军气喘吁吁地跑来,"王姐搞到介绍信了!"

信纸上盖着县农业局的红章,内容写着"良种考察",有效期十天。这种模糊的表述给了他们操作空间,但风险也极大——若被查出真实目的,足够定个"投机倒把"罪。

"司机老刘明早六点出发。"王小军压低声音,"他跑安阳送文件,顺路捎我们,但要三十块钱油费。"

陈志远数出六十元:"给他双倍,要求返程也等我们。"

,!

夜幕降临后,陈志远独自清点行装:全国粮票二十斤,介绍信,五百元缝在内裤暗袋,还有那本《中国蔬菜栽培》——周校长听说他们的计划后特意送的,扉页上题着"科学种田,利国利民"。

"给你。"苏晓梅悄悄递来个小布包,"路上吃的。"

打开是六个烤得金黄的玉米饼,夹着厚厚一层辣酱。陈志远心头一暖——这丫头把试制品都装给他了。

"厂里..."

"放心。"苏晓梅打断他,"我和王姐商量好了,用最后那点库存做两百瓶精品,专供县招待所。"她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赵建国的手伸不到那儿。¢墈^书+屋- /最+欣¨章~踕?庚^薪′快·"

月光下,两人并肩站在辣椒晾晒架前。秋风掠过干枯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陈志远突然问:"如果...我是说如果,这趟不顺利..."

"那就去更远的地方。"苏晓梅毫不犹豫,"新疆有辣椒,海南也有。"她转头直视陈志远,"只要种子在,就有希望。"

这句话像火种落入干柴。陈志远想起前世读过的企业家传记——所有伟大的商业帝国,都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坚持。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拖拉机突突地驶向县城集合点时,陈志远回头看了眼红星厂的轮廓。苏晓梅站在门口,像个小小的剪影,手腕上那道银镯留下的白痕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县农业局的吉普车比想象中破旧,后座堆满了文件袋。司机老刘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兵,接过钱后只说了句"天黑前回来",就再不开口。

安阳县在两百公里外,吉普车颠簸了整整六小时。陈志远紧攥着座位下的弹簧,生怕一个颠簸把内裤里的钱震出来。副驾的王小军早就吐得昏天黑地,把苏晓梅准备的玉米饼全贡献给了路边野草。

"前面就是安阳农科所。"老刘终于开口,"我五点来接。"说完绝尘而去,留两人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

农科所的铁门紧闭,门卫听说他们找王小军的舅舅,直接挥手赶人:"李技术员下放了!"

"下放?"王小军脸色煞白,"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门卫不耐烦地甩着钥匙,"调去最偏远的柳沟大队了,说是'思想有问题'。"

陈志远心头一紧。柳沟在百里外的山区,今天肯定赶不到了。他拉着魂不守舍的王小军走向县城,必须在天黑前找到落脚处。

安阳县城的供销社比红旗公社气派多了。陈志远亮出介绍信,顺利买到两斤当地特产的"五月红"辣椒。掰开一个品尝,辣度适中,肉质肥厚,确实是理想的原料。

"同志,这种子哪儿能买?"他指着辣椒问营业员。

营业员头也不抬:"试验品种,不对外销售。"

走出供销社,陈志远拉着王小军钻进巷子里的茶馆。这种地方最适合打探消息——前世他多少商业情报都是在茶楼酒肆里获得的。

一壶茉莉花茶喝了三泡,终于从邻桌老农口中套出关键信息:农科所试验田确实有"五月红",但看守很严;不过黑市上偶尔有流出的种子,价格是普通品种的五倍。

"找老胡。"老农临走时低声说,"农机厂后墙,红砖房。"

黄昏时分,他们在满是油污的农机厂后巷找到了红砖房。开门的是个独眼老汉,听说要买种子,直接伸出五个手指:"五十块一斤,不讲价。"

这个价格简直是抢劫!但陈志远知道别无选择。他故作镇定地还价:"先看货。"

独眼老汉从床底下拖出个麻袋,倒出小半碗暗红色的种子。陈志远抓起一把仔细端详——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确实是好种子。但当他掰开几粒检查时,心沉了下去——部分种子内部有可疑的黑色斑点,像是被处理过的陈种。

"这掺了假。"陈志远直接戳穿,"最多二十。"

老汉独眼里闪过凶光:"不识货就滚!"

眼看交易要黄,王小军突然惊呼:"舅?!"

一个穿劳动布衣服的中年人正巧从门前经过,闻声回头。陈志远还没反应过来,王小军已经冲出去拽住那人:"舅!我是小军啊!"

十分钟后,四人坐在了国营饭店的角落里。李技术员——王小军的舅舅,听完他们的来意后,从内衣口袋掏出个小布包:"真巧,我刚从试验田偷偷留了些。"

布包里是约半斤种子,颗颗饱满如宝石。"这才是正宗的'五月红'二代。"李技术员苦笑,"我因为反对提前推广这个不稳定的品种,被下放了。"

原来如此!陈志远恍然大悟,那个独眼老汉卖的很可能是淘汰的劣种。他小心地捻起几粒种子在灯光下观察:"不稳定是指?"

"抗病性差,容易得枯萎病。"李技术员压低声音,"但有个土办法——播种前用草木灰拌种,能防八成。"

这简直是天降救星!陈志远当即掏出两百元要买下这半斤种子,却被拒绝。"不要钱。"李技术员把种子推回来,"只要你们答应一件事——收获后把数据反馈给我。"他眼中闪着执着的光,"这个品种有潜力,只是需要更多田间试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暮色渐浓时,他们在车站与李技术员告别。老人要去更远的山区,临行前塞给王小军一张字条:"这是我总结的栽培要点,别弄丢了。"

回程的吉普车像艘颠簸的小船。陈志远紧贴着车窗,怀里揣着那包珍贵的种子。副驾的王小军早已睡死,嘴角还挂着笑。这一趟虽然没买到大量种子,但获得的正宗"五月红"和栽培技术,价值远超预期。

月光照亮了崎岖的山路。陈志远在颠簸中构思着新计划:回村后立即开辟试验田,按李技术员的方法培育;同时通过王丽华的关系,悄悄收购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常规种子,双管齐下...

吉普车突然急刹。前方路中央站着几个人,手电光刺眼地照过来。陈志远心头一紧——检查站!而且不是正规的,那些人臂上的红袖章写着"市管会"。

"证件。"为首者敲着车窗。

老刘递过行车证,那人看都不看就直接问:"后面拉的什么?"

陈志远的手悄悄摸向装种子的内袋,心跳如鼓。若在这里被查获,不仅种子没收,还可能牵连李技术员...

"农业局的文件。"老刘淡定地指指后座,"要不要一件件查?"

市管会的人用手电照了照后座成堆的文件袋,突然照到王小军脸上:"这小孩怎么了?"

"晕车吐的。"老刘递过支烟,"领导,我们赶着回去交差..."

或许是王小军惨白的脸起了作用,也或许是老刘的烟打点了关系,他们最终被放行。直到开出两里地,陈志远才发现后背全湿透了。

星光下的红旗公社静悄悄的。吉普车在厂门口停下时,一个瘦小的身影立刻从黑暗中窜出来——是苏晓梅!她居然一直等到现在。

"成了?"她声音发颤。

陈志远拍拍胸口,种子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苏晓梅突然扑上来抱住他,又立刻红着脸松开:"我...我去叫王姐..."

望着她飞奔的背影,陈志远想起前世第一次赚到百万时的场景——空荡的豪宅里,只有冰冷的香槟作陪。而现在,这个满是辣椒味的破厂房,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仓库里,王丽华已经准备好了育苗盘和营养土。三人就着煤油灯检查种子,李技术员的字条被传阅着,每个字都被反复琢磨。当陈志远说到草木灰拌种的土办法时,王丽华猛地拍腿:"我舅舅是烧窑的!有的是草木灰!"

"明天就开辟试验田。"陈志远在笔记本上画着规划图,"这边育'五月红',那边种常规品种,分散风险。"

苏晓梅突然问:"要是赵建国发现..."

"那就让他发现。"陈志远嘴角扬起,"我们一没偷二没抢,科学种田犯什么法?"

晨光微露时,育苗工作已经开始了。温水浸种,草木灰拌种,点播入盘...每个步骤都严格按李技术员的指导进行。陈志远蹲在苗盘前,看着那些深埋土中的小红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不再受制于人的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原料基地...

王丽华去烧窑拉草木灰了,王小军倒在角落睡得死沉。苏晓梅轻轻走到陈志远身边,递过一碗热粥:"歇会儿吧。"

粥碗温热传递到掌心。陈志远抬头,发现少女的眼睛亮得惊人,倒映着煤油灯和晨曦的混合光芒。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给你。"

布包里是一对廉价的镀银耳环——他在安阳车站买的,只要两块钱。远远比不上苏晓梅那个传家银镯,但...

"镯子我会赎回来。"他轻声说。

苏晓梅捏着耳环,突然笑了:"真丑。"却立刻戴上了,"不过挺轻的,干活不碍事。"

阳光终于穿过窗棂,照在那一排排育苗盘上。陈志远在本子上记下:"1980年10月29日,'五月红'辣椒播种。未来计划:1.扩大种植面积;2.研发抗病品种;3.建立原料基地。"

钢笔在"原料基地"四个字上顿了顿,洇出一朵小小的蓝花。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