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苍柏散
醇酒厚味湿热疝,不谨房劳受外寒,苍柏香附青益草,茴索查桃附子煎。/1′1.k′a?n¨s,h!u¨.*c¨o′m~
【注释】这里所说的散剂,由苍术、黄柏、香附、青皮、益智仁、甘草、小茴香、南山楂、延胡索、桃仁、附子这些药物组成。
茴楝五苓散 大黄皂刺汤
膀胱水疝尿不利,五苓茴楝与葱盐,瘕鞕血疝宜乎下,大黄皂刺酒来煎。
【注释】大黄皂刺汤,由大黄和皂刺各三钱组成,用酒煎煮后服用。
羊肉汤
血分寒疝在女性产后出现,症状为肚脐周围及腹部连着阴部胀痛。治疗可用羊肉一斤、生姜五两、当归三两,加水八升进行煎制。
夺命汤
冲疝和厥疝的疼痛会向上攻冲,还伴有肚脐跳动、类似奔豚病气向上逆行的症状。治疗以吴茱萸作为主药,配伍肉桂、泽泻、白茯苓。
青木香丸
气疝诸疝走注痛,青木香附吴萸良,巴豆拌炒川楝肉,乌药荜澄小茴香。
【注释】青木香丸药物组成为:青木香五钱,用酒和醋浸泡后炒制的吴茱萸一两,用醋炒制的香附一两,荜澄茄五钱,乌药五钱,小茴香五钱,研碎的巴豆仁二十一粒与川楝肉五钱一起拌炒,将以上药材研成粉末后混合均匀,用葱汁作为黏合剂制成小丸。每次服用三钱,可用酒或盐水送服,服用后病症可立刻痊愈,而且该药对治疗一切疝痛都有神奇的效果。
茴香楝实丸
楝实可用于治疗狐疝及一切疝气。用川楝肉、茴香、马蔺花、芫花,三种茱萸(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及青皮、陈皮各一两,制成药丸。同时,对于疝气还宜尽快艾灸大敦穴,以安定病情。/x?i`n_k′a!n-s′h!u?w,u..*c^o,m_
【注释】茴香楝实丸,用于治疗狐疝以及各种疝气。其配方为:川楝肉、小茴香、马蔺花、用醋炒至变焦色的芫花、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青皮、陈皮各一两,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粉末,用醋调成糊后制成小丸,用酒送服,每次二钱。
【按语】大敦穴,属于肝经穴位,位于足大脚趾指甲后方有毛的部位,各种疝气都适宜艾灸此穴位,艾灸后病情即可缓解。
头痛眩晕总括
头痛的病因有痰、热、风、湿、气,还可能兼夹气血亏虚。头痛在右侧,多与气相关,且常伴有痰热;在左侧,多因血少,且与风邪有关。因风邪引发的头痛会伴有眩晕,称为头风。因热导致的头痛眩晕,会伴有烦躁口渴,是火热上攻所致。因气郁引起的头痛眩晕,表现为情志不畅。因痰引发的头痛眩晕,会有呕吐痰涎的症状。因湿导致的头痛眩晕,会感觉头部沉重。因虚造成的头痛眩晕,活动时疼痛和眩晕会加重。
【注释】头痛的原因,有因痰湿、因热邪、因风邪、因湿邪、因气机不畅,也有兼夹气虚或者血虚的情况。如果是因为风邪侵袭而头痛,这种情况叫做头风,一定会伴有眩晕症状。因为热邪导致的头痛和眩晕,患者会出现烦躁、口渴,这是体内火热向上攻冲头部所引起。由于气郁而产生的头痛眩晕,患者会出现情绪抑郁、志向意愿不能舒展的情况。因痰湿导致的头痛眩晕,会有呕吐痰涎的表现。因湿邪引发的头痛眩晕,患者会觉得头部沉重,抬不起来。因虚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当患者身体活动时,头痛和眩晕的症状会更加严重。
头痛眩晕死症
真头痛之症极为凶险,患者会在早晚间死亡,症状表现为手足厥冷,甚至冷至关节部位,颜色发青。若头痛伴有频繁泄泻、眩晕,时常昏冒,或者头部突然剧痛、眼睛视物昏花,均为凶险之兆。
【注释】真头痛,是指疼痛连及脑内深处。出现此症时,患者手足会呈现青冷状态,且寒冷会蔓延至肘膝等关节部位,早上发病傍晚就可能死亡。大凡头痛并伴有眩晕,频繁出现昏沉欲倒,以及头部忽然剧烈疼痛、眼睛看不清东西,又或者在频繁泄泻之后出现头痛等情况,都属于凶险的病症。?c¢q·w_a?n′j′i^a¨.!c\o`m-
荜苃散 芎芷石膏汤
对于头风伴有热象的情况,可用荜苃散嗅鼻治疗。若头风伴有湿邪,用瓜蒂加入茶中制成药末嗅鼻。头风因风邪强盛且日久不愈的,可用三圣散嗅鼻,同时内服芎芷石膏汤,疗效显着。芎芷石膏汤由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组成,头痛剧烈加细辛;风邪盛致目昏加防风、荆芥穗;热盛加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甘草;便秘、尿红则加大黄、芒硝攻下。
【注释】凡是头风同时伴有热证的,采用荜苃散嗅鼻的方法。也就是把荜苃这一味药研成粉末,用猪胆汁搅拌后嗅闻,打出喷嚏后头痛马上就能痊愈。所有头风同时伴有湿证的,把瓜蒂和松萝茶这两味药研成粉末,嗅闻后流出黄水头痛立刻就好。头风如果风邪强盛且经常发作,时间久了还没治好,大多会让人眼睛昏花,这种情况用三圣散嗅鼻,三圣散的方剂在中风门相关内容里。治疗时还可使用芎芷石膏汤,该方由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组成。头痛特别厉害的添加细辛;风邪强盛导致眼睛昏花的添加防风、荆芥穗;热邪强盛的添加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甘草。出现大便秘结、小便红赤的症状,添加芒硝、大黄,攻下之后疾病自然会痊愈。
茶调散 清震汤 滚痰丸 人参芎附汤
若风热之邪引发头风且大便通畅,宜用茶调散治疗。雷头风症状为头面出现疙瘩,同时能听到类似雷声,可用清震汤,药物组成为荷叶、苍术、升麻。痰热导致的头风,用滚痰丸,并以川芎作为药引。虚寒引起的真头痛,宜用人参芎附汤,由人参、川芎、川附组成。
【注释】雷头风这种病症,表现为头部和面部生出疙瘩,同时患者会听到好似雷声的声响,对此应使用清震汤治疗,清震汤由荷叶、苍术、升麻这三味药组成。人参芎附汤由人参、川芎、川附这三味药构成。
芎犀丸
偏正头风,可用芎犀丸治疗。若是血虚导致的头风,可在四物汤基础上加薄荷、羌活、天麻;气虚所致,则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加川芎、细辛;气逆引发的头风,宜用黑锡丹降气。
【注释】血虚之人,面部缺少血色,或者是长期失血导致的血虚。“天”指的是天麻。而降气所用的是苏子降气汤。
芎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若出现想要呕吐、眩晕且头部沉重的风痰头痛症状,可用芎麻汤送服青州白丸子来安宁病症。对于风痰兼气虚的患者,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该方由六君子汤加黄芪、干姜、黄柏、天麻、神曲、麦芽、泽泻、苍术组成。
【注释】这里的“麻”指的是天麻。“白丸”指的是青州白丸子。所谓“虚者”,指的是患有风痰头痛且同时伴有气虚症状的患者。这类患者适宜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入黄芪、干姜、黄柏、天麻、神曲、麦芽、泽泻以及苍术。
荆穗四物汤
头晕和头痛在治疗原则上大致相同。若是血虚导致,宜用荆穗四物汤,通过补血来改善;气虚所致,则需用补中益气汤来益气;气血两虚的情况,适合用十全大补汤双补气血;上盛下虚的,使用黑锡丹能起到较好疗效。
【注释】头晕所涉及的虚症、实症、寒症、热症等各种情况,与头痛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若头晕是因血虚引起,适宜采用荆穗四物汤进行治疗。荆穗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以及荆芥穗组成,通过滋养血液来缓解头晕症状。要是头晕是由于气虚导致,就应该使用补中益气汤来提升人体正气。当出现气血两虚引发头晕时,十全大补汤是合适的选择,它能同时补充人体的气和血。而对于上盛下虚造成的头晕,黑锡丹可发挥显着疗效,帮助调整人体上下的不平衡状态。
眼目总括
眼睛汇聚了五脏六腑的精气。其中,气之精形成白眼(巩膜),筋之精构成黑眼(虹膜等),骨之精生成瞳子(瞳孔),血之精化作眦络(眼眦脉络),肉之精组成约束(眼胞),且眼睛内部汇聚了筋骨血气之精,其脉络向上连属于脑,向后出于项中。当经络有热,使腠理开张,风邪便趁机侵入,风热合邪向上攻冲眼睛,导致眼睛红肿疼痛。病情轻者会出现外障,产生云翳;病情重者,积热过盛,会突然严重损伤眼睛。
【注释】《内经》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会向上输注到眼睛,从而形成眼睛的精明视物功能。眼睛是精气汇聚的窠臼,气的精气形成白眼,即巩膜部分;筋的精气形成黑眼,大致指虹膜等黑色部分;骨的精气形成瞳子,也就是瞳孔;血的精气形成眦络,即眼眦处的脉络;肉的精气形成约束,就是眼胞。眼睛内部撷取了筋骨血气的精气,其与脉络相连,向上与脑相通,向后从项部发出。由于经络有热,使得腠理蒸热而开张,所以风邪能够乘虚而入,风热两种邪气相合,向上攻冲眼睛,就会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的症状。症状较轻的情况,会出现外障,比如突然长出云翳;症状严重的,体内积热太过,会突然使眼睛受到严重损伤,产生剧痛等症状。
外障病症
火眼表现为眼睛红肿、流泪、涩痛。眼部肿胀坚实的,多因热盛;肿胀柔软的,多因风盛。还有睑粟、烂弦、鸡冠蚬肉、胬肉、赤脉贯瞳、血灌瞳仁、突起睛高、旋螺尖起、蟹睛疼痛、倒睫拳毛、迎风流泪、风痒难任、赤膜下垂、黄膜上冲等多种眼部病症。
【注释】当风热之邪向上攻冲眼睛时,会出现眼睛红肿、疼痛、流泪,且眼睛有涩滞感、难以睁开的症状,这就是火眼。如果眼部肿胀且质地坚实,这大多是因为体内热邪强盛,治疗时宜先采用攻下之法,以清除热邪。若肿胀而质地柔软,则大多是风邪强盛所致,治疗宜先使用发散的方法,驱散风邪。眼睑上下刚开始出现像粟粒一样的东西,之后逐渐长大到像米粒大小,颜色或红或白,疼痛不是很剧烈,这种情况叫做睑生风粟。上下眼睑与眼珠粘连,呈现红肿糜烂、瘙痒疼痛的状态,历经多年都无法痊愈,这被称为烂弦风,又叫做赤瞎。眼睑内有像鸡冠、蚬肉一样的组织翻出,会阻碍视物,患者感觉痛楚并且怕光,这种情况叫做鸡冠蚬肉。上述这些病症,都是由于脾经受到风热之邪侵袭而引发的。在两眼的眦部,筋膜长出胬肉,这被叫做胬肉攀睛。两眼眦部的红色脉络逐渐向眼珠侵入,这叫做赤脉贯睛。两眼整个呈现混红色,像朱砂一样,疼痛如同针刺,这种情况叫做血灌瞳人。两眼出现瘙痒疼痛,眼珠忽然突起,称为突起睛高。眼睛内部出现剧烈疼痛,忽然生出像旋螺一样的翳膜,这叫做旋螺尖起。眼睛内部剧痛,忽然间瞳睛突出得像螃蟹的眼睛一样,这叫做蟹睛疼痛,又叫做损翳。这些病症大多是由于肝、心二经积累了过多的热邪所导致的。上下眼睑感觉干燥急迫,睫毛向内倒刺,这种情况叫做倒睫拳毛。两眼遇到风,就会不断流泪,在冬季的时候这种症状尤其严重,这叫做迎风流泪。两眼眦部瘙痒难耐,但却不疼痛,这叫做风痒难任。眼睛中从下方忽然生出黄色的膜状物,侵入眼珠并伴有疼痛,这叫做黄膜上冲。眼睛中从上方忽然生出红色的膜状物,向下垂落遮蔽眼珠,这叫做赤膜下垂,又叫做垂帘翳。这些病症都是由于心、肝、脾三经受到风热之邪侵袭而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