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杂病心法要诀1-5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内伤补中、调中、益胃等汤加减法

冬季用药时添加干姜、肉桂、草豆蔻、益智仁;秋季加入白芍、白豆蔻、缩砂仁、槟榔;夏季若出现气上冲逆的情况,添加黄连、黄芩、黄柏;春季添加风药,以鼓动清阳之气。`天/禧`晓^说!蛧_ ¢已+发^布?最/芯′蟑^劫′长夏时节,若身体感到沉重困倦、精神不振,添加人参、麦冬、五味子、泽泻、茯苓、苍术。如果肺部有热引发咳嗽,减少人参用量甚至去除;春季添加金沸草、款冬花;夏季添加麦冬、五味子;秋冬时节添加带根节的麻黄。头痛时添加蔓荆子,疼痛剧烈时加入川芎;巅顶或脑部疼痛,使用藁本;偏头痛则加细辛。若出现身体沉重、倦怠懒动,或者呕吐气逆、痰厥头痛的症状,添加半夏和生姜。口干咽燥或者体表发热,加葛根来生津液、清胃阳。大便干燥艰涩,加元明粉;血燥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形,分别加当归、桃仁、熟大黄。出现痞满胀痛,添加木香、砂仁、黄连、枳实、厚朴;胃寒时减去黄连,添加炒干姜。胃痛加草豆蔻,胃寒加益智仁;气滞则加青皮、白豆蔻、木香。腹痛加白芍、甘草,再根据寒热情况,分别添加黄芩或肉桂。脐下疼痛加肉桂、熟地黄。身体内外感到烦疼,加当归以调和气血;胁下疼痛拘急,加甘草、柴胡效果良好。身体沉重、腿脚发软,加防己、苍术、黄柏;身体疼痛且发热,加藁本、防风、羌活。

【注释】冬季添加干姜、官桂、草豆蔻、益智仁,是为了扶助阳气。秋季添加白芍、白豆蔻、缩砂仁、槟榔,有助于燥湿收敛。夏季添加黄连、黄芩、黄柏,目的是清降阴火。倘若腹中出现气向上冲逆的情况,这属于阴火上冲,即便不是夏季,同样要添加这些药物。春季添加诸如羌活、独活、防风、藁本之类的风药,辅佐人参、黄芪等药,能够鼓动清阳之气上升。长夏时节,人若出现身体肢体沉重困乏、精神不足的症状,添加人参、麦冬、五味子,是担心暑气损伤人体正气;添加泽泻、茯苓、苍术,可去除脾湿。若肺中有热引发咳嗽,要减少人参的用量,是为了避免助长肺热。春季添加金沸草、款冬花,可疏散肺中风邪。夏季添加麦冬、五味子,能够保养肺气。冬季添加带根节的麻黄,可驱散肺中的寒邪。头痛时添加蔓荆子,能引导药力进入太阳经。头痛剧烈时添加川芎,因其上行之力迅速。巅顶或脑部疼痛,添加藁本,它能进入督脉。偏头痛添加细辛,细辛可归入少阴经。若是痰厥头痛,伴有身体沉重、倦怠懒动,或者呕吐痰涎的症状,添加半夏、生姜,用以治疗痰逆。出现口干咽燥,或者体表发热的情况,添加葛根,可起到生津液、解肌热的作用。大便干燥艰涩,添加元明粉;若是血虚导致的干燥,添加当归;血实所致的干燥,添加桃仁;热实造成的干燥,添加大黄。^1^5~1/t/x/t`.~c?o^m+心下出现痞闷胀满、气机不畅,添加木香;食物不消化,添加砂仁;心下有热结,添加黄连;心下有气结,添加枳实;胃气壅塞,添加厚朴。如果胃寒,或者在冬季,要减去黄连,添加炒干姜。胃痛添加草豆蔻,胃寒或者口流涎沫添加益智仁,气满不畅添加白豆蔻、青皮。腹痛添加白芍、甘草,若审察后确定有热,添加黄芩;若有寒,添加官桂。脐下疼痛添加肉桂、熟地黄。腹内及身体外部出现刺痛,这属于血行不畅、气血不足,添加当归用以活血化瘀。胁下疼痛或者拘急,添加甘草、柴胡,用以调和肝脏。身体沉重、腿脚发软,添加防己、苍术、黄柏,可去除体内的湿热。身体疼痛且发热,添加藁本、防风、羌活,能疏散在表的风邪。

清暑益气汤清燥汤

长夏湿暑交相病,暑多清暑益气功,汗热烦渴倦少气,恶食尿涩便溏行,补中去柴加柏泽,麦味苍曲甘葛青,湿多痿厥清燥地,猪茯柴连减葛青。

【注释】在长夏这个时节,暑气与湿气炎热蒸腾,二者相互作用引发疾病。若暑邪多而湿邪少引发疾病,其症状表现为自汗、身体发热、心烦、口渴、疲倦困乏、气息微弱、厌恶食物,小便短涩量少,大便稀溏,适宜用清暑益气汤治疗。清暑益气汤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去掉柴胡,再加入黄柏、泽泻、麦冬、五味子、苍术、神曲、甘葛、青皮。倘若湿邪多而暑邪少引发疾病,就会形成痿厥之症,腰部以下痿软无力,难以转动,行走姿势不正常,双脚歪斜,这种情况适宜用清燥汤治疗。清燥汤是在清暑益气汤的基础上再加入生地、猪苓、茯苓、柴胡、黄连,并减去甘葛、青皮。

升阳散火汤 火郁汤

由于血虚且胃腑虚弱,又过度食用寒凉食物,致使阳气郁积在脾脏,此时宜用升阳散火汤。其症状表现为肌肤、筋骨以及四肢出现困重发热之感,用手触摸,热得超乎寻常。升阳散火汤由羌活、独活、白芍、防风、升麻、柴胡、葛根、人参、炙甘草、生甘草、大枣、生姜组成。若火郁症状明显,可加葱,同时减去人参、独活,这一方剂是针对火郁于内,伴有恶寒、脉象沉数等症状的发散之方。

【注释】这里提到的“二草”,指的是炙甘草和生甘草。“恶寒”是说,即便身体发热到烫手的程度,但仍感觉怕冷。如果脉象呈现沉数,就能够判断是火邪郁积在肌肉深层里面,这种情况适宜用这个方剂来发散郁火。+山′叶_屋+ ·首,发,

白术附子汤 加味理中汤

内伤出现水邪克制脾土的病症,也就是寒湿之病,可用寒湿白术附子汤。症状表现为口流涎、鼻流涕、腹胀,时常小便量多,下肢软弱无力且伴有疼痛,还会出现腰背、肩胛、眼窝、脊柱部位的疼痛,阴囊寒冷,疼痛发作没有规律。对于此证,若选用成方,可在苍附五苓散基础上加陈皮、半夏、厚朴;若患者正气虚弱,宜用理中汤加附子、茯苓、苍术。

【注释】李东垣所论内伤病症中,热中类型的疾病,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寒中类型的疾病,使用白术附子汤。寒中病症是因为水邪克制脾土,属于寒湿为患。其病症在体内表现为腹胀、小便频繁、口流涎、鼻流涕;在体表表现为下肢软弱无力,肩胛、脊柱、腰背、睾丸疼痛。对于脾胃寒湿但正气不虚的患者,适宜使用此方剂,即五苓散加上苍术、附子、陈皮、半夏、厚朴组成。若患者是脾胃寒湿且正气虚弱,那么适宜使用理中汤加附子、茯苓、苍术来治疗。

人参资生丸

资生丸用于治疗脾胃俱虚的病症,是不寒不热的平补方剂。适用于进食量少、食物难以消化,有食后饱胀之感,面色发黄,身体消瘦,疲倦乏力到难以承受的情况。

【注释】缪仲醇创制了资生丸这一方剂,它针对脾胃都虚弱,且无明显寒热偏向的情况,是起到平补作用的药物。它所主治的病症,表现为饮食摄入量减少,食物经过较长时间仍不能消化,有食后倒饱、胀满憋闷的感觉,面色呈现出萎黄无华的状态,肌肉逐渐消瘦,身体困倦,没有力气。该方剂在诸多医书中都有记载,所以此处不记录其药物组成。

清胃理脾汤

清胃理脾汤用于治疗湿热病症,针对伤食情况,在平胃散基础上酌情选用三黄(黄连、黄芩、大黄)。其症状表现为大便黏腻秽臭,小便短赤,喜欢进食冷食,口舌生疮。

【注释】清胃理脾汤由平胃散加黄连、黄芩、大黄组成。所谓“酌三黄”,是指如果体内有热邪停滞但并非实证的情况,就不能加入大黄。“伤食”指的是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的病症,像胃脘部痞满胀痛、呃逆呕吐、不想进食、泛吐酸水、恶心、嗳气等症状。若再伴有大便黏腻且有臭味,小便颜色深且量少不畅,喜欢吃冷的食物,口舌生疮等症状,这些都是由于过度食用醇酒、肥厚油腻食物,致使湿热内生而引发的病症。

理中汤

理中汤用于治疗因虚寒湿邪侵袭所导致的病症。患者会出现食量减少,喜爱食用温热食物,面色青黄,腹部疼痛,腹中肠鸣作响,呕吐清冷涎沫,大便散发腥秽气味,如同鸭溏般稀溏等症状。

【注释】白术附子汤主要治疗脾胃遭受寒湿之邪,且形体壮实、正气不虚的患者。而理中汤则针对脾胃遭受寒湿之邪,形体虚弱、正气不足的患者。正气虚弱的患者,其症状表现为食量减少,偏好食用温热的食物,面色呈现青黄之色,腹部疼痛伴有肠鸣音,呕吐出清冷的涎沫,大便散发腥秽气味但不臭,质地如同鸭粪般澄澈清稀且溏薄,所以这类患者适宜服用理中汤。

消食健脾丸

胃强脾弱是一种脾胃方面的病症,表现为患者能进食但食物难以消化,这种情况需使用消食类药物。可将平胃散的药物(苍术、陈皮、厚朴、甘草)与炒盐、胡椒、麦芽、山楂、神曲、白蒺藜共同组方。

【注释】在脾胃疾病里,存在胃强脾弱这样一种症候。胃功能亢进,所以患者有较强的食欲能够进食;然而脾功能虚弱,无法正常消化食物。针对此症,适宜服用消食健脾的汤剂或丸剂,来帮助脾胃消化。方剂选用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即平胃散),搭配炒盐、胡椒、山楂、神曲、麦芽、白蒺藜,将这些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制成丸剂服用。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节制饮食,如此脾胃功能自然能够调和并恢复正常运化。

开胃进食汤

开胃进食汤用于治疗不想进食,进食量少且难以消化的脾胃虚弱病症。方剂组成有丁香、木香、藿香、莲子、厚朴,以及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再加上砂仁、麦芽与神曲。

【注释】该方剂主治的是患者不思饮食,进食量少并且食物难以消化,这属于脾胃两虚的病症。此方剂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丁香、木香、藿香、莲子、厚朴、砂仁、麦芽、神曲而成。

平胃散

一切因伤食导致的脾胃疾病,症状包括胃脘痞闷、腹部胀满、呃逆、呕吐、不能进食、泛酸、恶心、嗳气。治疗以平胃散(苍术、厚朴、甘草、陈皮)为基础,想要快膈理气加枳实、白术,有痰则加茯苓、半夏。伤于谷物类食物,加麦芽、谷芽、砂仁、神曲;肉类积滞,加山楂;面食积滞,加莱菔子;若积滞化热,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适宜酌情加入。

【注释】对于伤食等病症,适宜使用平胃散,平胃散由苍术、厚朴、甘草、陈皮组成。若要增强宽胸利膈的功效,可添加枳实、白术;若体内有痰湿,可添加半夏、茯苓。

若是谷物类食物积滞,应添加麦芽、谷芽、砂仁、神曲;若是肉类食物积滞,添加山楂;若是面食类食物积滞,添加莱菔子。若伤食出现积滞化热的情况,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酲汤能使饮酒过量之人发汗,缓解其食欲不振、身体发热、疲倦、呕吐、头痛等症状。组成药物有:人参、葛花、四苓(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白豆蔻、缩砂仁、神曲、干姜、陈皮、木香、青皮。

【注释】饮酒过量致病,适宜用葛花解酲汤促使发汗,汗出后病症立即痊愈。其症状为头痛、不想进食、呕吐、身体发热、疲倦烦闷,看似外感,实则并非外感,而是饮酒导致的。方剂就是由人参、葛花、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白豆蔻、缩砂仁、神曲、干姜、陈皮、木香、青皮组成。

秘方化滞丸

秘方化滞丸针对寒热各类气滞积滞之症,是治疗一切因气积导致疼痛的攻伐类良方。其药物组成为经醋制的巴豆,三棱、莪术,青皮、陈皮,黄连、半夏,木香以及丁香。

【注释】秘方化滞丸用于治疗无论寒热性质的一切由气滞导致的积滞疼痛,是具有良好攻下效果的药物。它由巴豆、三棱、莪术、青皮、陈皮、黄连、半夏、木香、丁香组成。该方出自《丹溪心法附余》一书,多次使用都屡有成效。使用时需依据具体病症随症选用引经药,衡量患者年龄大小、体质虚实,对药物进行增减调整,用心施用,时间久了自然能收获疗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