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四诊心法要诀1-5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阴络跟随阴经分布,有其固定的色泽。_3?叭/看`书~徃¨ +耕-鑫¢蕞¢全,阳络的色泽没有固定规律,会随着时节变化而改变。寒邪偏盛时,脉络气血凝滞,颜色呈现青黑色;热邪偏盛时,脉络气血滑润,颜色呈现黄红色。

【注释】这是通过面色结合络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络脉分为阴阳两类,伴随阴经走行的络脉为阴络,伴随阳经走行的络脉为阳络。阴络位置较深,在人体内部,不能直接看到,只能依据经脉通常所表现的色泽来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说有固定的色泽。阳络位置浮浅,在人体外部可以看到,其色泽会随着四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需根据这种变化来诊断和治疗,所以说阳络的色泽没有固定规律。不过,阳络色泽的变化,也离不开通过诊察色泽来判断寒热。寒邪过多会使脉络气血凝滞,从而呈现青黑色;热邪过多会使脉络气血滑润,进而呈现黄红色。

胃的大络,名叫虚里,其搏动在左乳下方,搏动出现异常,太过或不及,若搏动剧烈甚至衣服都随之震动,这是宗气外泄的表现。若搏动出现间歇,如三、四次跳动后停顿一次,或者五、六次跳动后停顿一次,主有积聚之病。如果虚里搏动完全停止,人就会死亡。

【注释】这是说明通过诊察宗气来诊断疾病的方法。胃的大络叫虚里,它贯通横膈,联络肺脏,在左乳下方显现搏动。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不会使衣服震动,以此来测候宗气。若虚里搏动微弱难以察觉,这是不及的表现,说明宗气内虚。若搏动强烈致使衣服震动,这是太过的表现,意味着宗气外泄。若跳动三、四次就停顿一次,或者五、六次跳动停顿一次,这主有积聚的病症。要是完全没有搏动,那就预示着死亡。

脉象和尺肤的状况相互呼应。尺肤寒凉,多主虚寒泄泻;尺肤发热,多主温热病;若不是温热病,则可能是阴虚导致的寒热往来等虚劳病症。!晓?税_宅¨ ¢哽+薪~蕞~筷+患风病时,尺肤滑润;患痹病时,尺肤干涩。气血充盛,尺部肌肉丰满;气血虚弱,尺部肌肉亏虚。

【注释】这里讲的是诊察尺肤的方法。尺,指的是从腕关节的关部到肘内侧尺泽穴处的皮肤。经典中说:脉象紧急,尺部皮肤也紧急;脉象和缓,尺部皮肤也和缓;脉象细小,尺部皮肤也相应减小且人感觉少气;脉象洪大,尺部皮肤也隆起;脉象滑利,尺部皮肤也滑润;脉象涩滞,尺部皮肤也干涩。所以说脉象和尺肤状况相互呼应。若诊察到尺部皮肤寒凉,多提示虚寒泄泻。诊察到尺部皮肤发热,多表明患有温热病;若不是温热病,那可能是阴虚引发的寒热等虚劳疾病。一般来说,风病会使尺部皮肤滑润。痹病会使尺部皮肤干涩。气血充盛时,尺部肌肉丰满;气血虚弱时,尺部肌肉亏虚。

肘部可候察腰腹部的情况,手部可候察大腿和足部的状况,尺部外侧可候察肩背部,尺部肌肉可候察胸部,手掌中心可候察腹部情况。鱼际部位呈现青色,提示胃寒。通过诊察身体各部位寒热的表现,就能知道疾病产生寒热症状的部位。

【注释】这是阐述肘部与手臂的诊察方法。肘以上称为膊,肘以下称为臂,膊与臂相连的关节处称为肘,臂内侧称为尺,尺外侧称为臂。肘部上方可候察腰腹部,手部主要候察大腿和足部,臂部可候察肩背部,尺部可候察胸部,手掌中心可候察腹部。手大拇指本节后方称为鱼际,若此处出现青色,或显现青色脉络,提示胃中有寒。诊察身体各部位寒热所在之处,就能知晓疾病发生寒热症状的具体部位。

诊察脐部上下,脐上候察胃,脐下候察肠。触摸脐部上下的腹皮,感知其寒热,就可知晓胃肠是否有相应的寒热病症。胃有病症时,往往喜欢冷饮;肠有病症时,大多喜欢热汤。,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但给予热饮时,不可过于滚烫;给予冷饮时,不可过于寒凉。因为担心病人不加节制而有所失误,应当使其寒温适宜。

【注释】这是说明诊察脐部的方法。脐部上方主要用于候察胃的情况,脐部下方主要用于候察肠的情况。触摸脐部上下腹皮的寒热,就能了解胃肠是否有与之对应的寒热病症。胃中有病时,常常喜欢冷饮;肠间有病时,大多喜欢热汤,这就是其外在表现。然而,给病人热饮时,不能热到过于灼口;给冷饮时,也不能冷到过于寒凉。这是因为担心病人任性饮用而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只需使其寒温适度即可。

胃中有热,会出现口腔糜烂,心中烦闷且容易饥饿。肠中有热,会出现泄泻,排泄物发热,颜色黄如稀粥。胃中有寒,会出现面部清冷,四肢厥冷,腹胀且疼痛。肠中有寒,会出现小便色白,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伴有肠鸣。

【注释】这是说明胃肠寒热病症的诊断方法。当胃中有热时,热邪向上熏蒸会引发口腔糜烂,胃热消谷,故而心中空荡、容易饥饿。肠中有热,泄泻之物会发热,颜色黄得如同粥状。胃中有寒,寒邪凝滞,会导致面部清冷,四肢厥冷,寒凝气滞,所以腹胀且疼痛。肠中有寒,阳气不能温化水液,就会出现小便色白;寒邪影响肠道运化,会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并伴有肠鸣。

木形之人,其面色必然苍青,身体挺直,头、手足等五个部位较小,身形偏瘦且身肢较长。这类人大多富有才华,但容易劳心,多有忧愁,且为事务操劳。若身形出现软弱、弯曲、短小等情况,就不是木形的良好之相。

【注释】以下五条内容,都是结合面色与身形来诊断的方法。木形之人,其面色应与青色相符,以如苍碧般润泽为贵。身体挺直,就像树木的主干挺直一样。五个部位较小,是指头小、手足小,如同树木顶端的细枝。身形偏瘦且身肢较长,是指身体四肢像树木的枝条一样纤细而长。富有才华,就像树木可根据不同的砍伐方式制成各种有用之材。富有才华的人,必然会劳心。多有忧愁,如同树木的特性难以安静;多忧愁的人,必然会为事务操劳。如果身形有软弱、弯曲、短小等形态,都不能算作是木形的优良之相。

火形之人面色红赤鲜明,面部较小且头、额、鼻、面、口等部位尖锐。若五官反而向外、显露,或形态不正、丑陋,但若神情清朗,则主尊贵。这类人重视气节,轻视钱财,缺少诚信且多思多虑,好动且性情急躁,最忌讳神情痴呆、气息浑浊、面色异常,否则即为不相配,属于不佳的形相。

【注释】火形之人,其面色应与赤色相符,以鲜明为贵。所谓“五锐”,指头、额、鼻、面、口,如同火焰向上的尖锐形状。“五反五露”,指五官向外反张、外露,就像火的特性,张扬显露。“五偏五陋”,指五官形态不正、丑陋,如同火依附于物体,难以固定形态。凡是出现这些五官反露、形态不正丑陋的情况,都属于火形衰败之相。但如果神情清朗,便是得到了火的神韵,反而主尊贵。重视气节,如同火属阳,充满阳气。轻视钱财,如同火的特性,易于消散。缺少诚信,如同火的特性,变化无常。多思多虑,如同火的明亮,能洞察万物。好动,如同火的作用,不会静止。性情急躁,如同火的特性,急速迅猛。最忌讳神情痴呆、气息浑浊、面色与火形不相符,否则就是不相配,都属于衰败的形相。

土形之人的形态,面色黄而光亮,头、面、腹、手、足等部位圆润,身体厚实,五体短而贵在齐全。面部圆润、头大、腹部宽厚、肩部与大腿丰满,能包容他人且有诚信,行动缓慢、内心安稳。

【注释】土形之人,其面色应与黄色相符,以光亮为贵。“五圆”,象征土的形状圆润。“五实五厚”,象征土的质地厚实。“五短”,象征土的形态敦实短粗。圆、实、厚、短这五个方面都具备,各自形成一种形态,都属于土形的标准形态,主尊贵。面部圆润、头大、腹部宽厚、肩部美好、大腿丰满,都是土厚实的表现。能包容他人且有诚信,行动缓慢、内心安稳,都是土德厚重的体现。

金形之人面色洁白,五官端正、身形方正,骨骼向内朝拱于明堂部位且润泽,若形态偏斜、骨骼削瘦则为败亡之相。其居住处事时安静而强悍,行为端正、性格刚直,担任官职时威严庄重,即便身形较小也无妨。

【注释】金形之人,其面色应与白色相符,以洁净为贵。“五正五方”,象征金的形状方正。“五朝”,因为金主骨骼,骨骼贵在向内朝拱于明堂部位。“五润”,象征金藏于水(金生水)。形态偏斜就不方正,骨骼削瘦则骨相显露塌陷,属于败亡的形相。居住处事安静而强悍,如同金的特性,安静而强悍。行为端正、性格刚直,如同金的特性,洁净而刚直。担任官职威严庄重,如同金的特性,肃杀威严。即便身形较小也无妨,是指形态方正、骨骼朝拱且润泽,即便身形小也不影响,这是金形的标准形态。

水形之人面色紫润,面部肥满且不平坦,身体肥胖、肌肤娇嫩,资质清秀、气质清朗。行走时身体摇摆晃动,常常无所敬畏,内心欺瞒而外表恭敬,若神气粗浊则属于不佳的形相。

【注释】水形之人,其面色应与紫色相符,以润泽为贵。面部肥满且不平坦,如同水面宽广且有波澜。“五肥”,象征水的形态广大。“五嫩”,象征水的特性滋润。“五秀五清”,象征水的质地清澈。肥胖娇嫩的体质,行走时常常身体摇摆晃动,如同水流动不停。常常无所敬畏,如同水的特性,趋向低下而不向上。内心欺瞒而外表恭敬,如同水的本质,内部空虚不实。若神气粗浊,都属于不佳的形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