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鸿?特?晓·税?枉\ ·埂¨歆¢最?全`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那张精密的分解图,脑海中不断想象着这些巨大的模块如何在一个秘密基地中神奇地拼接成一个庞然大物。
刘副司令最先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走到李明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总工,你这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啊?一般人想破头都想不出这种鬼点子!"
七院的张教授也连连点头:"模块化制造...这概念太超前了!如果能成功实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大型装备制造模式!"
赵将军仍在仔细研究着那些接口细节,表情逐渐从怀疑转为惊叹:"这接口设计...确实精妙!但实际操作中肯定会遇到无数难题..."
"当然会有难题,"李明远坦然承认,"但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可以从小型模型开始测试,逐步验证接口设计和组装工艺,不断完善技术方案。"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记住,星条国的航母也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他们第一艘航母建造时同样面临无数技术挑战,但他们最终成功了。我们同样可以!"
赵将军终于露出了笑容,他郑重地向李明远敬了个军礼:"李总工,你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化整为零'的智慧!我相信,只要按照你的方案实施,我们一定能建造出这只'鲲鹏'!"
会议室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的希望和决心。
"等等,还有个问题,"陈工突然插话,"这么多模块分散在全国各地制造,如何保证每个部件都能完美配合?万一到了总装现场才发现问题,岂不是大麻烦?"
这个实际问题让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确实,传统造船厂的分段建造通常在同一个场地进行,技术人员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和验证。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模块制造,如何确保最终的完美组装,确实是个巨大挑战。
李明远对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准备。\新^丸·本¨榊~占′ ~哽.欣¨最¨快?他走到投影机前,更换了一张新的幻灯片。
"各位看,这是我设计的'数字孪生'系统。"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复杂的图表,显示着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数据流向。
"'数字孪生'?"张教授疑惑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这是什么意思?"
李明远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为'鲲鹏'的每个物理模块创建一个对应的数学模型,精确反映其几何尺寸、物理特性和接口参数。所有模块的数学模型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鲲鹏'虚拟模型。"
他指着图表上的数据流向:"每个制造点的实际生产数据会定期汇总到中央计算中心,通过运算确认各模块之间的匹配性。一旦发现潜在问题,立即反馈给相关制造点进行调整。"
"这...这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陈工皱眉道,"我们有这样的计算能力吗?"
"我们可以组建一个专门的计算小组,"李明远回答,"配备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最优秀的数学人才。事实上,这项工作己经在404基地启动了,初步测试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陈工仍然将信将疑:"即使有了计算模型,物理世界的误差和变形仍然难以精确预测..."
"所以我们还有第二道保险,"李明远切换到另一张幻灯片,"实物模拟验证。"
屏幕上显示了一个缩小版的"鲲鹏"模型,被分解成与实际设计相同的模块布局。
"我们将在总装前,先用1:10的精确模型进行组装演练,验证接口设计和组装工艺。任何发现的问题都会反馈到实际生产中进行调整。这样,我们可以在不暴露真实项目的情况下,解决大部分潜在问题。"
会议室内再次响起惊叹声。这种将虚拟计算与实物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当时几乎是闻所未闻的前沿概念。
刘副司令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总工,你这套方案...简首是神来之笔!"
七院的张教授摇着头,一脸难以置信:"模块化制造、标准化接口、数字孪生、实物验证...这些概念加起来,完全可以写一本建造工艺的革命性教材了!"
"这还没完,"李明远神秘地笑了笑,"最后一道保险——动态自适应调整系统。.8*6-k.a,n~s-h*u*.′c\o.m¨"
他展示了最后一张幻灯片,上面是一套复杂的机械装置和控制系统:"在总装过程中,我们将使用特殊的激光测量设备实时监测各模块的相对位置和形态,配合自适应连接机构进行微调,确保最终组装的精确性。"
这最后一招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赵将军激动地一拍桌子:"绝了!真是绝了!李总工,你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我看就是天上的神仙也拦不住我们建造'鲲鹏'了!"
刘副司令哈哈大笑:"老赵,你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今天居然也被李总工说服了?看来这'鲲鹏'真有希望啊!"
赵将军摇着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刘老弟,我是实在人,认准的事绝不拖泥带水。李总工这套方案,别说在咱们龙国,就是放在星条国和北极熊国,也是顶尖水平!我老赵这把老骨头,能参与这样的开创性工程,死也值了!"
他转向李明远,肃然起敬:"李总工,从今天起,后勤部全力配合'鲲鹏'计划。您需要什么,尽管提,我赵某人拼了这身皮,也要给您搞来!"
李明远谦虚地笑了笑:"赵部长言重了。'鲲鹏'计划能否成功,不在一人,而在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他环视一周,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正如古人所言,'独行快,众行远'。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建造一艘'飞行航母',而是创立一套全新的大型装备研发制造体系,为龙国的工业崛起奠定基础!"
会议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那只"鲲鹏"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也看到了龙国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光明未来。
七院的张教授仍然沉浸在震撼中,他盯着那张模块分解图,喃喃自语:"这也能行?这真的能行?"
李明远心中暗笑。当然能行,在未来世界,类似的工程比比皆是。大型客机的机身、机翼和尾段在不同国家制造,最后在总装线上完美组合;巨型邮轮的船体分段在不同船坞建造,最后精确对接;太空站的各个舱段由不同国家发射升空,在太空中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对接...
但这些例子,他当然不能说。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们来说,模块化建造的理念己经足够震撼,如果再讲太多未来的事情,只会引起怀疑和不必要的麻烦。
"各位,"李明远环视会议室,将思绪拉回现实,"今天我们讨论了'鲲鹏'计划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案。接下来,需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细化各项技术细节和工作流程。"
他看向刘副司令:"刘老哥,需要你向上级汇报,争取立项和资金支持。这个项目规模庞大,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需要最高层面的协调和支持。"
刘副司令坚定地点头:"没问题!我马上安排,首接向中央军部汇报!这种战略级项目,必须得到最高决策层的支持!"
"同时,"李明远转向七院的张教授,"需要您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对各模块的详细设计进行评审和完善。特别是核动力系统和模块接口设计,这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所在。"
张教授郑重点头:"我会亲自带队,集中院里最优秀的专家力量,全力配合'鲲鹏'计划!"
"至于后勤保障,"李明远看向赵将军,"请赵部长着手调研适合的模块制造点和最终总装基地。基地选址要考虑安全性、保密性和地理条件,还要有便利的运输条件。"
赵将军己经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明白!我会亲自勘察几个候选地点,制定最佳方案!"
"最后,"李明远的声音变得郑重,"保密工作至关重要!'鲲鹏'计划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绝密,任何泄露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请各位务必加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众人齐声应和:"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室内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决心。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那只"鲲鹏"从图纸变为现实,展翅翱翔于海天之间的壮丽景象。
刘副司令走到李明远身边,低声问道:"李总工,说实话,你觉得'鲲鹏'计划的成功率有多大?"
李明远微微一笑:"八成。"
"这么有把握?"刘副司令有些惊讶。
"因为我们有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明、也最有韧性的人民,"李明远看着会议室内这些认真讨论技术细节的专家们,语气坚定,"只要方向正确,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刘副司令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李总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张教授仍然站在模块分解图前,仔细研究着每一个细节,眼神中既有震撼,也有疑惑,还有一丝难以置信:"这也能行?这真的能行?"
李明远知道,这种疑惑不仅仅来自张教授,也来自在场的每一个人。但他同样知道
会议室内的气氛己经从最初的震惊和怀疑,逐渐转变为兴奋和憧憬。所有人都被李明远的一系列惊人构想所折服,核动力系统和模块化制造方案似乎己经扫除了"鲲鹏计划"面临的主要技术障碍。
刘副司令兴奋地拍着桌子,声音洪亮:"诸位,有了李总工的天才设计,我看这'鲲鹏'指日可待啊!等它腾空而起的那天,我非得亲自带着它飞到星条国的航母旁边绕一圈,看那帮孙子吓成什么样!"
众人跟着笑起来,连一向严肃的赵将军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会议室里充满了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悦氛围。
然而,就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中,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欢乐的气氛。
"各位,恐怕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