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天来县城和原来的同学吃饭,现在要回永乐,顺路来供销社买一点糖。~e~z?k/s,w·.?n~e^t*
刚称好重量,周燕就听到柜台里的营业员在闲聊。
“苏科长家的二闺女也考上大学了,是华京大学。”
“好家伙!苏科长可真厉害,怎么教育的孩子啊,一个个的都这么优秀。”
“那是啊,苏科长本身就优秀,我听县委的人说,书记有意让她今年进常委呢。”
“常委?这么年轻的常委啊。”
周燕嘴角一阵抽搐,眉毛不停地向证件挤。
她要疯了!
为什么所有好事都让苏晚秋占了!
周燕付完钱,走出供销社。
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永乐村。
胸中的一团火快要将她焚烧殆尽。
那种从心底生出来的恨意,使她失去了理智。
周燕不受控制地走向大队。
太阳下山,光线很快就暗了下去。
大队外面的铁门已经落了锁。
周燕抓着铁门往上爬,很快就翻了过去。
她来到常青松的办公室。
既然营业员都知道任云考上的是哪个大学,那就证明永乐村大队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上次任娟的通知书就是由常青松保管的。
周燕摸到窗边。
却发现窗户从里面锁上了。?)?兰[!兰*=?文?×&学/ ?首·&^发+
今天常青松晚上去找自家二哥喝酒,他背着手路过大队的时候,忽然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他朝里面一看,隐约能看到自己办公室旁边有个人影。
看那身材,应该是个女人。
还不等他喊,那女人又顺着铁门爬出来了。
借着朦胧的月光,常青松看清了那人的长相。
周燕?
她来大队干嘛?还鬼鬼祟祟的。
常青松也没多想,看周燕离开了,便继续往二哥家走。
第二天,苏晚秋请了假,骑上自行车回永乐给任云拿录取通知书。
常青松一看见她,乐得合不拢嘴。
“咱们村出了两个大学生,说出去,我脸上都有光。”
“苏科长你先在这等着,我回家去拿录取通知书。”
“回家?”苏晚秋问。
“哎!我这不是怕出什么岔子吗?就锁在我们家里了,我跟你说昨天晚上我还看见一个女的爬我办公室窗户呢。”
常青松这么一说,她立马心生警惕,该不会是周燕吧?
可是她怎么知道任云考上大学的事呢。
刚才常支书说了,特意没有大喇叭广播。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苏晚秋决定下个套,如果周燕不钻就算了,如果她钻,那这次一定要让她再也没法抬头见人。?*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
苏晚秋请常青松进办公室,两个人关上门说了一会话。
等苏晚秋再出来的时候,常青松打开了村里大喇叭广播的开关。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咱们村呐!又出了个大学生,诶!对,又出了一个。”
“那就是任云呐!苏家的小闺女!姐姐是清北大学的大学生,一转眼!妹妹又考上了华京大学!”
“为了庆祝这大喜事,下午得空的人都来一趟大队旁边的小广场,今天苏科长也来永乐村了,让她给大家伙讲讲,人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争取以后呀,咱们村走出来更多的大学生!”
村里大喇叭一广播,无论住在哪个边边角角,都能听见。
任家自然也不例外,周燕昨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并不意外。
但任志明他们也是才知道。
一家人怔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任建军默默地坐在角落,苏晚秋今天来,如果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求她,她会不会带自己走。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还没有办法乞求苏晚秋的原谅,那他只能眼看着自己亲兄弟姐妹飞黄腾达。
而自己窝在这个村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因为有对比,才更扎心。
任志明有些迷茫,为什么离婚之后,苏晚秋能过得这么好。
任娟和任云还有她,三个人都能考上大学。
大学是什么很不值钱的东西吗?
如果...任志明看向周燕。
如果当初他没有鬼迷日眼的非和周燕在一起,那今天上大学的就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女儿。
他还会是高中老师。
走在永乐村,谁不都得高看他一眼。
任志明将眼底的不满和失望压了下去,但周燕还是敏锐地看到了。
心底的恨意再一次被点燃。
“说到底,任娟任云也姓任啊。”秦桂芬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我就不信以后这俩丫头片子出息了,能不管自己亲爹还有爷奶。”
是啊,毕竟姓任,毕竟是自己和苏晚秋生的孩子。
任志明舔着嘴唇,想远了。
下午两点,大喇叭再次开始广播,让得空的人去小广场。
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这是多新鲜的事啊,几乎所有有孩子的人家都放下了手头上的活,赶去了小广场。
任家没人去,主要是没脸去。
但周燕却偷偷溜出了家门。
一会所有人都在小广场,大队里面没有人。
那岂不是可以轻松溜进常青松的办公室?周燕脚步越来越快。
她得不到的,别人也能得到,尤其是苏晚秋。
大队旁边的小广场闹哄哄的,来听讲话的村民在树荫下面席地而坐。
苏晚秋和常青松则站在最前面。
“各位乡亲呐,咱们呱唧呱唧,请苏科长给大家讲讲,自己家孩子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大家伙也都学着点,万一明年咱们还能出个大学生呢。”
常青松说完,下面响起了凌乱的掌声。
其实他们确实很羡慕苏晚秋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但两个都是女娃。
女孩上大学有个屁用,将来不还是得结婚生孩子。
还不如早早结婚,趁年轻赶紧生儿子。
大家背地里都说苏晚秋失心疯,把两个闺女供出来,那么高的学历,以后找男人都不好找。
但明面上,还是喊着恭喜。
苏晚秋从他们的眼神里就能看出来,大家觉得女孩上大学没必要。
这种观念,不是她一两句话能改变的。
苏晚秋站起来,开始讲上学的重要性,讲自己是如何每天监督孩子复习功课的。
底下的人听了半天,觉得上学是孩子的事,怎么做爸妈的还得掺和这么多,每天上工累得要死,回来还得管小崽子?
真是麻烦。
苏晚秋边说边看大队那边的动静。
不一会,一个年轻男人跑过来在常青松身边耳语了几句。
常青松冲苏晚秋点了点头。
“乡亲们呐,大家是不是都没见过这大学录取通知书长啥样啊?”
“是啊!”
“可不嘛?”
“带我们开开眼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