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白马将军雄霸三国 > 第284章 孙坚的应对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魏军到了城外之后,连续几天不但没有派兵攻城,甚至连大营都没有出。¢n′e-w!t¢i^a′n.x_i!.!o·r-g·

韩当和黄盖对此也不意外,这明显就是为了牵制他们,同样的兵力,他们如何攻城?

当然他们也没有打算出城去劫营,魏军刚来,肯定防备的非常严密,现在劫营并非上策。

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机会,携带的粮草用完之后,肯定要运送,兵士们也会有所懈怠。

己经快到年底,庐江之战全面打响了。

除了臧霸糜芳率军攻打六安之外,徐晃陈宫也率领大队兵马,离开九江,沿长江边逆流而上,进入庐江境内。

从一开始,吴国就知道他们不可能将魏国的大军挡在庐江以外,毕竟这里无险可守,不像长江以南的吴郡和丹阳。

吴国也有二十几万兵马,但他重点还要守江东西郡,因此对于江北的庐江郡,只是重点守几座城池。

有这些城池在手, 魏军进入庐江之后,总是不那么安稳。

魏军的粮道随时可以去偷袭,同时吴军的水军也可跨江突袭,而荆州的水军也能随时增援。

那么对于魏军来说,占领庐江,就是要攻破皖县、舒县以及六安这三座坚城,将庐江内的所有吴军全部歼灭或者赶走。~小^税-C`M/S. ?埂!辛′罪*哙,

因此,庐江之战终将旷日持久,就看谁坚持到最后。

建邺。

吴王府中,孙坚将他麾下文武重臣召集来议事。

孙策、周瑜、虞翻、顾雍、张昭、赵俨、杜袭等。

“徐晃、陈宫的大军现己进入庐江,诸位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孙坚问道。

“主公,庐江现在有六万兵马,又有程普、黄盖、韩当、吴景等身经百战的大将镇守,万无一失。”张昭说道。

“六安、舒县、皖县,皆城池高大坚固,守城器械齐全,属下也以为庐江并无危险。”赵俨说道。

“言之有理……”孙坚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庐江,他也是放心的,现在攻打庐江的也就十万兵马,而守军有六万。

假如魏军要强攻,那就算把这十万兵马拼光,也不见得能攻破城池,有什么好担心的?

今天议事,除了让众人知道这些消息之外,孙坚还想看一看有没有破敌之策?

徐晃是名将,陈宫足智多谋,可他在统兵打仗的时候,徐晃恐怕还未从军,陈宫也只是一县令。

他是孙武之后,在兵精粮足,人才济济的情况下,岂能这么被动死守?

“主公,此时并非出兵的好时机,而徐晃却选择攻打庐江,属下以为,这其一是因为魏王公孙续攻破长安,秦王败逃,天子迁都汉中,使得魏军士气大盛,故而出兵。\鸿?特?晓·税?枉\ ·埂¨歆¢最?全`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想要采取围魏救赵之策,诱我吴郡、丹阳的兵马主动出击。”周瑜说道。

他显然己经猜到孙坚的意思,而且孙策也跃跃欲试,因此阐明利害。

“属下赞同公瑾之言,魏军居巢还有十万兵马,鲁肃的水军也不可忽视,前番与我水军大战,看似激烈,实则只是投石问路!”杜袭说道。

魏军在九江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这还不包括水军。

现在是三路出兵进入庐江,可一共只出动了十万兵马。

因此杜袭这番话说完之后,众人都点了点头。

“主公,子绪(杜袭的字)所言有理,徐晃的真正目的应该在吴郡或丹阳,庐江各处守军只要依城坚守,便万无一失,我们可以静制动。”虞翻说道。

“传吴王府命令于庐江之六安、舒县、皖县,所有将领皆依城坚守,不可贸然出城与敌决战,违者军法处置!”

思索片刻之后,孙坚下了命令。

他现在也冷静下来,也想明白了,吴郡、丹阳对现的他来说,比庐江更重要,兵马不可轻易离开。

“主公英明!”

“主公,属下以为可让江夏水军驻扎在彭泽,如此一来,鲁肃的水军便会受到两面威胁,使之不敢轻举妄动。”周瑜又说道。

这两年来,江东和荆州的盟友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周瑜也见到了荆州的水军,发现其战力之强大,并不弱于江东水军,而甘宁和苏飞对水战之精通也让周瑜佩服。

因此他觉得,荆州水军可给他们很大助力。

“好,本王立刻传令!”孙坚点了点头,这个时候,他己经彻底不再提防荆州刘表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两家都懂。

庐江的消息,长安的公孙续也得到了。

不过,他并没有过分关注。

这个时代打仗消息传递本来就慢,根本不可能遥控指挥,而且对于徐晃、陈宫、陈登等人,公孙续是绝对放心的。

江东的人才是不少,但并没有强于自己。

今年过年,公孙续打算就在长安。

而且今后几年他肯定更多的时候在长安,无论是攻打西凉还是攻打益州,长安都是比较方便的。

一出征就是几个月,征西之战的第一阶段可以说结束了,许多家眷也来到了长安。

身份不一样了,住的地方也很讲究,袁绍的秦王府都显得有些小了。

在郭嘉等其他官员的一致请求之下,公孙续搬进了长安皇宫。

在这些官员的心目中,主公魏王己经相当于皇帝了。

大汉江山名存实亡,天下己经分裂成诸侯国,就算不能统一,那也应该称帝。

而以魏国的实力,怎么可能不统一呢?

袁绍的秦国都不堪一击,楚国、吴国、蜀国又如何抗衡?

现在住进皇宫有什么不妥的呢?

对此,公孙续也没有矜持,到这种程度了,还需要收敛野心吗?

许多官员己经开始商议称帝之事,公孙续也都默认。

假如在两三年之内能够击败刘表,孙坚刘璋等人,公孙续自然会称帝。

如果不能,天下形成鼎足之势,那公孙续也要称帝。

麾下的文武都需要封赏,立过大功的,也需要重赏,需要成为开国之重臣,出将拜相,从而达到光宗耀祖。

跟着自己东剿西征,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

看到公孙续对此都是默认,官员们的信心更足了。

与当初公孙续称王之事一样,开始造势。

一些祥瑞之事在洛阳、长安等地频频出现,各处大贤都在议论,一个新的王朝,真正的太平盛世将要到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