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坐在联盟大会的长桌前,手里捏着一份刚整理好的表决流程表。!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他抬头扫了一眼会议室里的气氛——刚才那场关于“东区是否该被特殊照顾”的争论,虽然在投票后暂时平息了,但空气中依然飘着一股火药味,像是谁不小心把辣椒粉撒进了空调出风口。
副官敲了敲话筒:“请各位代表确认最终版本文件已上传至终端系统,接下来进入最后一轮讨论环节。”
话音未落,之前那位沉默许久的代表又站了起来。这人叫赵远舟,是南区经济委员会的资深成员,平时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能掀起点浪花。
“黄指挥长,”他语气平静,“我手头有一份联盟早期的资源分配协议副本,想请教一下,当前方案是否与之存在冲突?”
黄蟹嘴角一扬,仿佛早就等着这句话。
“当然可以。”他伸手调出全息投影,“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我想先展示一下这份协议的最新修订记录。”
随着他的操作,空中浮现出一条时间轴,上面清晰标注着协议自签署以来的三次修订节点,以及每一次修订背后的原因和通过情况。?看+书_君+ _首!发+
“看到这里了吗?”黄蟹指着最新的修订日期,“就在上个月,赵代表您本人还在这份修正案上签过字,支持‘根据区域发展需求灵活调配资源’这一条。”
赵远舟脸色微微一变,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点了两下。
“这……我只是担心联盟整体利益受损。”他说得有些勉强。
“理解。”黄蟹点点头,语气温和,“但赵代表,您还记得我们上一次分配案吗?当时您可是坚定支持中央统筹的,怎么现在又突然搬出老条款了?”
这话一出,会场上不少人开始低声议论,几个原本态度模糊的代表也开始交换眼神。
赵远舟没说话,只是低头翻看自己手中的文件,似乎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黄蟹也不催他,慢悠悠地喝了口茶,顺带冲淡了会议桌上的一丝紧张气氛。
就在这时,赵远舟忽然抬起头:“黄指挥长,我还有个疑问。^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请讲。”黄蟹放下茶杯,笑容依旧。
“有人告诉我,你在科研专项基金上的倾斜,并非完全基于技术评估,而是另有隐情。”
“哦?”黄蟹挑眉,“是谁这么有想象力?”
赵远舟没有回答,而是示意秘书组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中,一位技术人员正在低声交谈,内容涉及“科研项目背后的秘密计划”。
会场上再次响起窃窃私语。
黄蟹看着屏幕,等视频播完才缓缓开口:“这段录像确实是真的,但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拿到的?毕竟这是两周前我在科技部临时会议上的内部讨论。”
赵远舟嘴角动了动,没说话。
“而且你可能没注意,”黄蟹继续道,“视频里提到的那个‘秘密计划’,其实是关于一种新型能量矿石的替代材料研究。这个项目一旦成功,能让我们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提升12.7%——上次李代表还在质疑为什么优先配给科技部,看来他没看过这段录像。”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赵远舟:“另外,视频里那个模糊的身影,是你吧?那天晚上你也在现场。”
赵远舟瞳孔微缩,随即恢复平静。
“我不是来争功的。”他说,“我只是想确认,联盟的利益是否真的被公平对待。”
“那你有没有想过,公平不是靠猜出来的?”黄蟹反问,“是数据、是历史、是每个人都在为联盟拼尽全力的结果。”
他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心里有疙瘩,觉得这次分得不够平均,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偏心某个区域。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联盟不是菜市场,不能谁嗓门大谁就多拿点。它是一个整体,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扛。”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如果你真想为你的区域争取更多资源,那就拿出实打实的需求报告,而不是拿着老条款来卡流程。”
赵远舟张了张嘴,终究没再反驳。
黄蟹见状,顺势推进:“既然大家对这份方案还有疑虑,我提个建议——我们可以设立一个临时补配名额,专门用于那些确实存在突发需求的区域。但前提是,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小组审核。”
赵远舟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好,我同意。”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他居然同意了?”
“赵远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难道是黄蟹用了什么神秘手段?”
黄蟹却像没事人一样,拿起文件夹看了一眼时间:“距离会议结束还有35分钟,请各位尽快完成最终表决。”
赵远舟坐回座位,神色复杂地看着黄蟹。
后者冲他点了点头,像是在说:“你懂的。”
而就在这时,赵远舟悄悄抬手,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字:
值得信任。
黄蟹没看见,但他知道,这场仗,他已经赢了大半。
剩下的,就是让联盟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不是靠口号,不是靠命令,而是靠一次次理性博弈后的共识。
他低头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也写下了一行小字:
有时候,最难搞的人,其实最怕被理解。
喜欢全民文明进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