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高三开学,我觉醒了学霸系统 > 第88章 学渣联盟觉醒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晨雾未散时,林砚站在教室后窗的老槐树下,指节抵着太阳穴。-n^i?a′o^s/h^u_w/.¢c_o/m¢

系统新解锁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像团温温的火,在意识深处咕嘟冒泡——他能清晰感知到,物理公式里的动量守恒正在和化学的反应速率公式产生微妙共振,就像两根原本平行的琴弦,突然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出了和弦。

"林砚!"

姜棠的声音从教室前门飘过来。

她抱着一摞笔记本,发梢的小熊发圈被风掀得一跳一跳,跑起来时还撞了下门框,"砰"的一声响。

林砚挑眉,刚要调侃她"今天第几次撞门",就见她小跑着递来本子,封皮上歪歪扭扭贴着"互助小组排班表","我按你说的,让中等生带基础弱的,你看这样行不行?"

他接过本子,指尖扫过她用荧光笔标红的"姜棠组:李航、小周(化学均分42)",喉结动了动。

上周三晚自习,李航还举着不及格的卷子骂"学这破玩意儿有什么用",现在名字却被工工整整写在"需要帮助"栏里。

"行。"他伸手揉乱她的马尾,看她急得跺脚去护发圈,眼尾的笑纹漫开,"就是...你这组难度系数最高,打算怎么带?"

"我昨晚翻了三本辅导书!"姜棠掏出皱巴巴的便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如何用生活案例讲氧化还原","李航喜欢打篮球,我就说氧化剂是'抢电子的后卫',还原剂是'传球的前锋'...你说这样他能懂吗?"

林砚盯着她鼻尖沾的铅笔灰,突然想起小时候她蹲在地上给流浪猫画"猫窝设计图"的模样。

那时她也是这样,眼睛亮得像两颗小太阳,说"我要给咪咪一个家"。,k-a′k.a-x`s.w^.!c+o.m,

现在这团光,正毫无保留地洒向教室里每一个曾经被放弃的名字。

"叮铃——"

上课铃打断了对话。

林砚转身走向讲台,袖口扫过粉笔盒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炸开:"检测到宿主使用跨学科能力,思维沙盘已启动。"

他顿住脚步。

粉笔灰在阳光里浮动,他突然看清了——那些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此刻正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在视网膜上流转:物理的碰撞理论化作无数发光的小球,在"活化能壁垒"前跳跃;化学的速率公式则像张网,精准捕捉着小球的运动轨迹。

"今天我们讲《化学反应速率》。"林砚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立体坐标系,"但不用化学书。"

台下传来抽气声。

王浩把刚咬了一半的面包塞回塑料袋,张胖子的游戏机"啪嗒"掉在地上——这可是他藏在课桌里的"违禁品"。

"假设这是个篮球场。"林砚手指点着坐标系的x轴,"反应物分子是球员,活化能是篮筐高度。"他转身在y轴标上"速率","想进球(发生反应),要么跳得更高(提高温度增加能量),要么降低篮筐(催化剂降低活化能)。"

粉笔灰簌簌落在他肩头。

赵磊的笔记本翻得飞快,钢笔尖几乎要戳破纸页;坐在第三排的小周突然举手:"那浓度呢?相当于...场上球员变多?"

"聪明。"林砚打了个响指,思维沙盘中的小球瞬间密集起来,"浓度增大,相当于同时有十个人抢着投篮——碰撞概率自然上升。"

教室后排传来玻璃器皿的脆响。兰兰文茓 追最薪章踕

林砚转头,正看见姜棠举着从实验室"顺"来的试管(他上周刚教过她怎么跟实验员阿姨套近乎),里面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冒起气泡。"看!"她眼睛亮晶晶的,"这就是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气泡变多说明速率变快了!"

整间教室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李航的篮球杂志不知何时滑到了桌角,张胖子的游戏机被压在练习册底下,连平时总趴桌睡觉的纪律委员都直起了背,笔记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异常工整。

"所以你们看。"林砚靠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每一张发亮的脸,"知识从来不是割裂的。物理的力能解释化学的碰撞,化学的反应能验证数学的概率——它们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枝桠。"

下课铃响起时,赵磊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三页。

他抓着笔冲上来:"刚才那个坐标系模型能再画一遍吗?我想做成思维导图发班级群!"

姜棠抱着试管追出去,喊着"等等我,我拍了视频!"张胖子摸着游戏机长叹:"早知道这玩意儿能这么有意思,老子早该扔掉游戏卡。"

林砚站在逐渐空荡的教室中央,看着黑板上未擦净的坐标系。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群体知识指数提升17%,宿主获得'教学感染力+2'。"他低头轻笑,指腹蹭过校服第二颗纽扣——顾昭绣的小盾牌还在,针脚歪得可爱。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窗户。

叶檀的相机突然在后门闪起白光。

她晃了晃记者证,蓝色挑染发丝在风里跳动:"刚采访了陈天宇爸爸,他说要组织家长车队,以后晚自习结束接送孩子们。"她翻着采访本,念出一句:" '我家小子昨天主动说想吃补脑的核桃,这是十八年头一回。 ' "

林砚接过她递来的录音笔,里面是陈爸爸带着鼻音的声音:"林同学,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以前只盯着分数骂孩子笨。 现在才明白...是我们笨,没找到让他们发光的办法。"

他喉结动了动,把录音笔轻轻放回她掌心:"帮我谢谢他们。"

"谢什么?"叶檀眨眨眼,咔嚓又拍了张他的侧影,该谢的是你。"

"对了——"她压低声音,"我听说化工集团的周凯最近在打听你们班。那家伙去年搞校园赞助,非要把操场改成'凯达杯'命名,被老校长骂了顿。"

林砚的笑意淡了些。

他想起上周月考,三班数学平均分涨了32分,年级排名从垫底冲到第十。

树大招风,总有人坐不住。

果然,傍晚放学时,教导主任的电话打到了他手机上:"林砚,校长办公室。"

推开门的瞬间,他就闻到了浓烈的龙井茶香。

校长坐在皮椅里,面前摊着份文件,抬头时眉心拧成个结:"教育局的通知,说你们班违规补课。"

林砚扫过文件上的"关于严禁中小学教师违规组织课外辅导的通报",突然笑了:"校长,我们班的'课外辅导'是自发的。"他从书包里抽出个厚本子,封皮上签满了名字,"这是全班47位同学和家长的联名信,写着'自愿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学习'。"

校长翻开信,第一页是姜棠的字迹:"林砚没拿过一分钱,我们只是不想再当被放弃的人。"第二页是王浩的歪体字:"以前我觉得读书没用,现在才知道,是我没用——没试过就说没用。"第三页是陈天宇爸爸的签名,旁边画了个篮球:"我儿子说,他想考化工大学学材料,以后做更轻的篮球鞋。"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秒针走动。

校长合上本子时,指节微微发颤:"小砚,你知道周凯是什么人吗?

云港化工的二把手,去年给学校捐了三百万实验室设备。"

"知道。"林砚垂眸盯着自己的鞋尖,那里沾着早上做实验时溅的试剂,"但校长您也知道,去年他捐设备时,要求实验室优先给'凯达杯'竞赛的学生用。可那些学生里,有一半是他公司客户的孩子。"

校长猛地抬头。

林砚迎上他的目光,声音轻却清晰:"您说过,七中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抬头走路'的地方。现在三班的孩子刚学会抬头,有人就想按他们的头。"

窗外的蝉鸣突然拔高。

校长伸手揉了揉眉心,最终把那份通报推到桌角:"下不为例。"

从办公室出来时,晚霞正把走廊染成橘红色。

林砚摸出手机,给顾昭发了条消息:"今晚加个菜,姜棠组的孩子需要补脑子。"刚要锁屏,又顿了顿,添了句:"再加份核桃。"

第二天清晨,他抱着一摞新到的辅导书走进教室。

阳光穿过走廊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树影。

刚迈上最后一级台阶,就听见教室里传来重物落地的声响。

抬眼望去,教导主任钱明涛正站在讲台上,手里捏着那份被校长搁置的通报。

他的镜片反着冷光,视线扫过正在早读的学生,最后停在林砚身上,嘴角扯出个冰冷的弧度。

林砚脚步微顿。

风掀起他的校服衣角,露出第二颗纽扣上歪歪扭扭的小盾牌。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轻轻响起,白银级的星芒正顺着星轨,向"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节点深处蔓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