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 第130章 社会党与人民党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就在大清国被阜新围剿战的余波震荡时,沈钧的目光己投向更深处——思想的塑造与组织的锻造。_墈`书.屋- ^首!发*

他深知,这世间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兜里,另一件更难的事,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里。

沈钧可以通过系统,轻松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兜里。现在他准备趁着有时间,把另一件更难的事干了。

在学校与技校,播撒新思想的火种,阜新各级学校的文化课中,悄然增加了新的内容。

不再是传统的“忠君爱国”,而是用贴近民众的语言讲述“劳动创造价值”、“剥削与压迫”、“团结互助”、“集体力量”等朴素理念。

通过讲述矿工、佃农的真实苦难,以及阜新生活带来的对比,引导学员思考“为何过去苦”、“为何现在好”、“未来该如何”。¨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

在教授瓦工、电工、矿工等技能的技校中,巧妙地将技能学习与“工人阶级力量”、“技术报国”、“建设新社会”等理念结合。

口号是“学好手艺,做新时代的主人翁!”

沈钧在军队中开始系统性地建立“指导员”和“政委”制度。

首批人选从军队表现优异、思想觉悟高、作战勇敢的基层军官和老兵中严格选拔,并送入专门的“政工干部速成班”接受培训。

这些人的核心职责就是负责军队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工作,讲解“为何而战”,批判旧军队的腐败和压迫,强调官兵平等、军民鱼水情。

关心士兵生活疾苦,解决实际问题(如家书、家庭困难),组织文娱活动,宣扬战斗英雄事迹,激发战斗意志和集体荣誉感。

协助军事主官维护军纪,尤其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说话和气等),塑造人民军队形象。~1/7/k^a^n¢w·e?n~x,u¨e..~c·o′m/

成为沈钧意志在军队基层的首接延伸,确保部队的政治可靠性与对领袖的绝对忠诚,防范旧思想回潮和外部渗透。

在连队层级,初步形成军事主官负责作战训练,指导员负责思想、生活和政治工作的分工协作模式,重大决策需两人协商。

这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静悄悄的革命”,虽未大张旗鼓地冠以“革命”之名,却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浸润阜新的学校和军营。

沈钧在阜新构建新秩序的步伐并未止步于思想传播,他还着手创立了两个职能分离、相互制衡的政党。

一个名为社会党,作为执政主体,门槛相对宽松,广泛吸纳认同社会主义理念、具备治理或专业能力的人才,负责行政体系的日常运作与国家建设。

一个名为人民党,定位为“人民卫士”与“监督利剑”,掌控独立的监察院、司法系统以及军队的政委系统,加入条件极其严苛,要经过多层的审查考核。

当社会党执政体系内部出现官员不作为、金钱腐蚀、官官相护甚至集体贪腐时,由完全独立于其权力链的人民党监察司法系统出面调查、抓捕、审判。

同时,社会党掌控的行政部门亦设有内部纪律委员会,负责自查自纠,并同样有权监督监察司法系统自身可能出现的腐败。

沈钧自己原来就是小老百姓,他深知国人太精明,一个个都懂得趋利避害、明哲保身,深谙民不与官斗的道理。

遇到一些不公,以及官员利用公权力对个人的欺压时,大部分百姓都是选择沉默或躲开,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而沈钧弄出一个人民党,就是让其站在人民这一边,监督审查公权力,带头组织群众反对滥用公权力的现象。

最后还有首属沈钧的人民监察部,专门接收、核查百姓举报信息,构成监督网络的最后一道防线。

沈钧也不知道这种办法能廉洁高效的运行多久,但至少能在未来疆域扩张时,最大限度遏制“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肆无忌惮鱼肉百姓的局面。

时间在繁忙的建党、宣教与工人培训中飞速流逝。森田健一代表东洋方面如约送来了547.8公斤黄金,取走了那批“破铜烂铁”。

紧接着,与战俘约定的“一月之期”也到了。绝大多数俘虏选择了留在阜新,或加入新组建的安保队,或进入技工学校学习谋生技能。

这也让沈钧的安保队人数扩充到了15万人。

然而,仍有一万多名战俘坚持返乡,其中包括盛京将军麾下的八旗兵,以及武卫左军、北洋新军的士兵。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