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什么叫不是好事?说清楚点!”
康熙@刘彻:“天机不可泄露。!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武帝莫急,很快就会盘点到你了,到时候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汉武帝位面。
刘彻一个头两个大。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都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可偏偏个个都不说,就搁这儿憋着坏、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还有这雍正和康熙,说一半留一半儿的,真是吊人胃口。
难怪他看乾隆怎么那么不顺眼,合着他爹和他爷爷也是这样一肚子坏水儿。
皮,是他们家的祖传艺能。
他和阿娇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身处在时间长河上游就是这点不好,别人对你的事儿了若指掌,你却对他们一无所知,真是吵架都吵不到点子上。
刘彻心中犹如百爪挠心,越想越烦……
见汉武帝这边没有乐子可看,大家又将视线转移到赵宋身上:
赵匡胤(十大帝王):“说说吧,大宋的哪个皇帝允许女主干政的?”
这……,南宋的皇帝们犹犹豫豫,一时间,没人敢率先回答。·w-e.n·x~u\e!t¨x?t-.*c`o\m.
看到这一情况,赵恒和赵祯长舒了一口气,可一想到太·祖皇帝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模样,他们不由的焦虑不安,但也只能默默的在心里求神拜佛。
赵匡胤恼怒不已,他虎目圆睁、拍案而起,简直想立刻购买穿梭符,然后冲进南宋,让这些不孝子孙们领略一下太·祖长拳的厉害。
赵匡胤(十大帝王)@赵昚:“你来说,或者我去你的位面,你当面告诉我!”
赵昚:……
倒也不必如此!
我是您的血脉后裔,您的问题我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昚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暗道:太·祖皇帝这威势,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
真宗、仁宗,对不起啦!
赵昚@赵匡胤(十大帝王):“宋朝的第一位执政皇后,正是真宗皇帝之妻、仁宗之母——章献皇后刘氏。就是之前,想穿龙袍祭拜宗庙的那位。”
赵匡胤:???
赵匡胤表示:这什么真宗仁宗的,我分不清,但你说想穿龙袍祭拜宗庙、还姓刘的那个,我一下就想起来了。?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不就是被赵二讨厌的那个嘛,我记得。
赵匡胤(十大帝王)@赵恒:“这是你老婆?”
突然被大伯cue到,宋真宗吓的打了个机灵,忙不跌的回道:
赵恒:“……,是的伯伯。可是,小娥她刚毅果断、品性高洁,断不会如同这向氏一般。”
赵匡胤(十大帝王)@赵昚:“这刘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她执政期间大宋究竟如何?我现在不相信他们的话,还是你来你说!”
另一边,宋孝宗赵昚唉声叹气的苦笑道:
“早知道我就再等一会儿,何必第一个冒头呢!如今被太·祖皇帝牢牢的抓住,可真是骑虎难下喽!”
不过,既然已经得罪了真宗和章献太后一次,那还差第二次吗?
赵昚@赵匡胤(十大帝王):“真宗早期还算是位勤勉的皇帝,后期他厌战怕战,再加上身体不好,就不愿耽于繁忙的政务,逐渐变成了一个求仙问道、迷恋仙丹的人,他将很多朝廷事务委托给刘皇后处理。后来仁宗继位,国事也多仰仗刘太后。”
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武则天:治国与性别无关,你们别混淆概念!
◎武则天:“历朝历代男性皇帝的数量更多,昏庸者、亡国者多不胜数,即使◎
赵昚嘚不嘚的秃噜出这么一大段话, 害怕自家先祖误会,又怕将真宗皇帝和章献太后得罪死了,以后没好果子吃。
于是, 他又急急忙忙的补充道:
赵昚:“刘太后执掌大宋权柄数十年,期间并没出现外戚乱政、欺压宗室等情况。刘太后英明果断、正直刚毅, 令人心悦服。在她的悉心治理下, 朝政清明、正气蔚然, 大宋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百姓也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安居乐业。”
屏幕前,不管是赵匡胤还是刘娥,两人都极其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匡胤:这个刘娥还算不错。
刘娥:这个赵昚还算客观公正, 没有故意抹黑我、给我栽赃罪名。
而电脑桌前的武则天更是撇了撇嘴,差点羡慕哭了。
瞧瞧人家这后裔, 对于女主干政的评价这样公正, 哪像自己的三孙子,竟然直接把武周万国天枢焚烧了, 明显就是恨毒了自己。
幸好自己跟九郎葬在了一起,不然,只怕李家后裔都想掘她的坟!
可武则天哪里能想到,刘娥虽然干政, 可并没有改朝换代。
哪像她,改国号, 迁都城,换宗庙,改国姓, 这完完整整的一套下来, 已经是彻底的改朝换代了。
如此一来, 李唐后裔能不恨她吗?
赵匡胤(十大帝王):“嗯,这刘娥还算不错。可一旦出了女主干政的先例,也难免有些女子目光短浅、借机谋取私利,反而毁了祖宗基业。例如那个向氏,不听大臣之言……,唉~”
看到他的话,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叹了一口气,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现出自家妈妈、奶奶的所作所为,颇有中同病相怜之感。
女主干政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个问题一直屡禁不止。
有的皇后、太后的确有真才实学,能将天下治理的海清河晏;可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不仅纵容外戚乱政,更甚者,胡作非为、远贤亲佞,直接将王朝带上绝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