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痛哭流涕、言辞恳切,一切都得分毫不差,务必要让父皇看到我们的忠心和孝顺,才好突出老大的狼子野心。~咸·鱼^墈*书?蛧~ ·嶵_欣^漳^踕,埂`新?快,
兄弟二人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还时不时的对视一眼,都视彼此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从今以后只有对方才是自己最大的阻碍。
就在这时,却听朱棣的声音中略带了几分振奋:“老大说的不错。你母后看不在了,我才更该去看看,以后到了地下也好言之有物。”
啊?竟然同意了?
不是该怪罪老大的僭越和不孝吗?
朱高燧和朱高煦急忙刹住要弯下去的膝盖,脸上可怜巴巴的表情显得既扭曲又滑稽。
这剧本不对!
怎么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知子莫若父,朱棣一眼就看出两个儿子的心思,一瞬间,他心中刚升起的那点儿喜悦又荡然无存了。
以前当皇子的时候,他总觉得父皇偏心,总想要争一争,可如今自己当了皇帝,看着这些各怀鬼胎的儿子们,他才感到头痛欲裂。
这些都是他的亲儿子,怎么能坐视他们骨肉相残?
他突然意识到,把这兄弟三人都放在京都,是极其不合适的。?萝,拉¨小¢税~ +已¨发+布·蕞_歆?璋?踕/
身为太子的老大受尽委屈,战战兢兢度日,而老二老三自以为能有一争之力,整日里都睁大眼睛盯着老大的错处,只等着把他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
长此以往,再兄弟情深也会被磨灭的一干二净。
或许,玄武门之变就是前车之鉴!
他强压下心中的紧迫感,面无表情的说道:“老大去筹备资金吧,老二老三,若是无事就择日回封地去。”
!!!
朱高燧和朱高煦大惊失色,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
回封地?
那还有机会继位当皇帝吗?
老大不是朱允炆,他们也比不上父皇,可不是人人都有父皇的运气。
兄弟二人立刻换上一脸的孺慕之情,绞尽脑汁的请朱棣收回成命。
“父皇,可北征还未结束,我怎能……”
“母后已经去了,儿臣想在父皇身边尽孝……”
听着两个儿子口是心非的借口,朱棣更是面色不虞:“行了,北征之事暂且搁置,需得从长计议。¢q\i!u*s-h¢u?b·a′n¢g,.¢c_o¨m`老子还活的好好的,日常起居有的是人伺候,即使略有不适,也有老大服侍汤药。”
“这……”“我”
还不等他们再说什么,朱棣就冷冷的扫视着这两个儿子,神色中带的莫名的意味:“身为藩王,留在京里像什么话?若有要事朕自会召你们回京,到那时,再替朕北征、床前尽孝也不迟。”
听他自称“朕”,朱高燧和朱高煦便知晓,父亲这是以皇帝的身份和他们说话,此时此刻,他们不是父子,而是君臣。
君无戏言!
事已至此,两人也只能苍白着脸色,掩饰住心中的不甘,讷讷称是。
而还未走出大殿的朱高炽却身形一顿,万万没想到父皇为何会突然做此打算。
他还以为,这两个弟弟要在京里待到天长地久呢。
可无论如何,他们回封地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不必再畏手畏脚。
朱棣看着这两个倒霉儿子,心里也一阵厌烦:“行了,你们也退下吧!”
听父皇如此说,朱高燧和朱高煦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退下,可他们心里却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留在京里,绝不能回封地!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撒在朱棣的脸上,而他却恍然未觉,只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颓败:“妙云啊,都说天家无亲情,我原也不信,可如今看他们兄弟几个这模样,哎~,如果再拖下去,只恐今后要骨肉相残,老大也得担上谋害手足的骂名。我也是过来人,怎么能让他们兄弟几个走到这一步?”
他声音低沉目光萧索,似是伤心极了,良久,才听他含糊不清的咕哝的说了一句:“要恨,还是恨我吧。”
……
金乌西沉,赵匡胤、李治和刘询都纷纷派遣属下筹备资金,准备购买穿梭符。
对他们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银钱了。
汉宣帝位面。
刘询抱着长子,含着笑容看向许平君:“平君啊,此次去后世我一定给你和奭儿带很多礼物回来,嗯,那些小孩子的衣服就很不错。”
许平君温柔一笑,却是满脸的不赞同:“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陛下不能如此浪费,还是要以国事为重,多学习后世的知识。”
“吾知矣,吾知矣。吾定将管家婆的话铭记于心。”
刘询双手合十连连求饶,又转而黯然失落:“我一个人去现代有甚意思?若是能带你们母子一起儿去见识见识就好了。”
听他这般说,许平君若有所悟,本来奭儿身为他们的嫡长子,合该继承帝位才是,可自从看了帝王盘点之后,他便绝了继位的可能。
朝中众臣绝不允许大汉落入奭儿手中。
或许,他是想籍此补偿奭儿一番。
既然无法给他皇位,那就给他父母之爱。
这般一想,她也就不再劝告,只一针一线的缝制着衣物,又时不时的抬起头,笑吟吟的看着他们父子二人玩闹。
此处一片祥和温馨,而诸天万界的皇帝们却群情激奋,还在四处抱怨,企图放开购买限制。
可秦皇汉武、唐宗明祖们却反应平淡,在他们看来,皇帝们都是凭实力上榜,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出色,又何必抱怨别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