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农民身份的杨父来说,多块地的诱惑实在太大。^y/u`e¨d+u.d^i?.~c-o~m?
“确定,”杨承宇点点头继续说道,“之前我去公社的时候,碰巧听到几个干部聊起这事儿,咱们去打报告申请,肯定能批下来,毕竟现在知道的人不多,等以后可能就难了!”
这句话杨承宇可没掺假,这个消息目前还没广泛传开,等传开后,肯定很多人会分户。
但土地有限,分户的人多了,就不一定能分到宅基地和自留地,而且越往后,分到的地会越小。
如今杨承宇第一个知道,才有机会拿下整个义庄。这要等到以后,恐怕想都别想。
“当家的,你看……”程千兰拉了拉杨建国的袖子。家里还得供杨承宇的弟弟妹妹上学,现在恢复高考了,他们希望老三杨清莲、老四杨承泽和老五杨清妍能考上大学,不被圈在这一亩三分地之中。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大家心里根深蒂固。
杨家一直很重视下一代的教育,杨承旭和杨承宇都是初中毕业,主要是他们成绩不太好,要是能上高中,家里还是愿意供的。
“分户不分家,倒也不是不行。”杨建国一脸期待,“先试试,万一真能分到地呢?”
杨承宇见爹娘的态度有所缓和,暗暗松了口气。
这件事他只说了一半实话,没提自己想要义庄那块地。
要是爹娘知道,肯定会反对,毕竟大家都觉得义庄既不能住人,也种不了菜,就算分到手里也没什么用。
“对,我明天就去大队打报告申请。”杨承宇开心地说。
“老二是真的长大了,能自己拿主意了。\x.i?a*o+s·h~u_o¢h·o/u_.`c^o?m-”程千兰不禁感慨。
“娘,我都快结婚了,也该长大了。”杨承宇微笑着回应。
杨建国和程千兰对视一眼,纷纷点头。他们当年结婚时,年纪还没杨承宇大,不也撑起了一个家嘛,如今,轮到杨承宇了。
“爹,娘,我吃饱了,先去隔壁跟安以沫说下分户的事儿。”说完,杨承宇准备出门。
“行,你们俩马上要结婚成家了,是该和她说一声。”程千兰很是支持。
杨承宇前世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深知经营好婚姻并非易事。信任和沟通,是最基本的条件。
两人即将结婚,这么重要的事,杨承宇觉得应该告诉安以沫,争取她的同意和支持。
要是她反对,杨承宇也会想办法说服她。夫妻本为一体,一方不支持,事情就很难办成。
杨承宇来到方家,院子门已经关上了。不过这种篱笆院子形同虚设,人很容易就溜进去。
“承宇哥。”正在院子地上写字的方依婉看到杨承宇,开心地叫了一声,然后跑过来开门。
“承宇哥,以后我和妹妹还能这么喊你吗?”方依婉好奇地问。生活的不易,让她比同龄人更懂事,她知道安以沫嫁给杨承宇意味着什么。
“不用改,你们想怎么喊就怎么喊。”杨承宇摸了摸方依婉的小脑袋,然后朝屋里走去。
“你,你来了。”安以沫看到杨承宇,顿时紧张起来。之前只是普通邻居,现在两人身份变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她自然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平常心对待。
“我来跟你说件事,毕竟我们马上要结婚了。!1+3¨y?u?e*d*u_.`c+o¢m!”杨承宇走到安以沫身边。
“你说。”安以沫眼中带着几分疑惑。
“我打算分户独立,然后申请宅基地。不过盖房子需要时间,在新房盖好之前,我会搬过来和你们一起住。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跟我说,咱们商量商量。”
听完杨承宇的话,安以沫更加疑惑了。盖新房?那可得不少钱呢。
当下正是农忙时节,大家连干农活的时间都紧巴巴的,哪还有精力去帮忙盖房子呢?
杨家现在还有能力给杨承宇盖房子吗?安以沫心里不禁泛起这样的疑问。
不过,她很快就收起疑惑,给出了自己的答复:“咱俩马上就要成家了,这种事我听当家的。”
在当时的农村,普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
像盖房子这种大事,女人一般不会擅自做主。
安以沫骨子里很传统,不然当初也不会听从家里安排,嫁到方家冲喜,早就反抗父母了。
只是后来生活所迫,为了不让一家人挨饿,才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
“你能支持就好。”杨承宇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尤其是把义庄改建成房子,更是一项长期工程。
只要安以沫不反对,他就可以安心赚钱,再请人来改造。
没过多久,程千兰拿着一张红纸来到方家。
她是来问安以沫的生辰八字,好让杨建国拿去挑选良辰吉日。
之后,杨承宇便跟着母亲一起离开了方家。
杨承宇没有多做停留,因为他察觉到安以沫很紧张。
毕竟两人目前还没什么感情基础,杨承宇不想给她太大压力。
况且他们还没订亲,更没举办结婚酒席,要是呆得太久,即便大白天也会被村里人说闲话。
更何况,还有那个特别爱搬弄是非的李锦华。
今天他让李锦华和郝半青在乡亲们面前丢了脸,李锦华肯定会伺机报复。
回到家后,程千兰把写有安以沫八字的红纸递给杨建国。
“当家的,趁这会儿赶紧去,挑个早点的日子。”程千兰叮嘱道。
去晚了,大家都下田干活去了。早点把日子定下来,心里也能早踏实。
“行,挑好日我就去田里干活,你们娘俩先去田里犁地。”杨建国高兴地说。
杨承宇一听,就知道自己下午捕鱼的计划泡汤了,这犁地的活儿,下午肯定逃不掉。
要想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就得赶紧分户独立。
他打算晚上就拉着老爹去大队把分户的事儿办了,这样才能打报告申请宅基地。
于是,等杨建国出门后,杨承宇和程千兰就扛着家里借来的曲辕犁下田了。
这犁不是杨家的,而且没有牛拉,只能靠人来拉。
到了田里,杨承宇发现自己拉犁竟然轻松了许多。
“承宇,你今儿个力气咋这么大,娘都快跟不上你了。”程千兰疑惑地问道。
“可能是知道自己要结婚了,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吧。”杨承宇解释道。
他心里明白,这是服用了身体强化液的缘故。
如今他的力量和身体各方面都得到了强化,和以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两人犁了将近一个小时,杨建国才满面笑容地回来了。
“阿兰,日子挑好了,半年后的农历八月十八。我还选了个订婚的日子,在二月初八。先把婚订了,年底再办酒席结婚。”
程千兰顿时喜上眉梢,开心地说:“好好好,初八订亲好,多花点钱没关系,安以沫都没要咱家彩礼。”
为了给杨承宇娶媳妇,老两口攒了些钱。之前娶郝半青是远远不够,但用来娶安以沫肯定是够了。
鞭炮一响,亲一订,就等于向所有人宣告杨承宇和安以沫的婚事定下了,没法反悔了。
这样一来,两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交往。哪怕杨承宇在方家留宿,别人也挑不出毛病。
要是单纯处对象,还得注意影响,收敛一些。
不光程千兰高兴,杨承宇也很开心。
结婚日子定在八月,得苦等半年,这么长时间,杨承宇还真担心会出变故。
所以,这婚必须得订。
在农村,订婚和结婚作用差不多,也相当于告诉大家两人正式在一起了,就跟合法夫妻一样。
订婚虽说得多花一份钱,但等于昭告众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杨承宇也不想亏待安以沫。这六个月时间,他可以赚钱买三转一响,风风光光地把安以沫娶回家。
在他们村里,目前还没人结婚准备三转一响,这东西在城里都稀罕,更别说农村了。
“爹,娘,那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安以沫,顺便把早上抓到的老鳖送到镇上看看有没有人要。”
趁着父母心情不错,杨承宇提出要去镇上。这会儿时间还早,赶到镇里还来得及。
兜里没钱,杨承宇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而且只剩六天就要订婚了。
“老鳖,什么老鳖?”杨建国皱起眉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