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水浒之往事随风 > 第38章 宿慧照进今生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神话时代结束,人开始记载历史。`1.5\1′x_s.w\.,c,o~m?

有了各朝代总结前朝编写的历史以后,史书上就有经常有旱魃被抓获的记录。

难道一些普通僵尸也具有影响局部地区降雨的能力?

俺,武二,宿慧回来后,在二龙山那两年,除了练武,也学文学医,谋取到手不少各类书籍,也着重研究过唐及以后的历史。

那个醉翁老欧撰写的主流史书《新唐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五行三·人疴》写着:“永隆元年,长安获女魃,长尺有二寸,其状怪异。《诗》曰:"旱魃为虐,如炎如焚。"是岁秋,不雨,至于明年正月。”

所谓“人疴”,就是讲人身体或灵魂变态变异或人事灾异。妖异影响六畜者为祸,影响人者为疴。

主流典籍就是牛逼,醉翁老欧将旱魃归结到了人变异而成的东西。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认为旱魃是死人变的了,就是一些刚死不久的尸体变成的。特点就是变为旱魃的死人尸体不腐烂,其坟头上不会长草,土堆湿漉漉的甚至会渗水。

所以人们认为天若干旱,周围就必有这种旱魃存在,只有找到并烧了这旱魃,天才会下雨。

其实灭旱魃和给龙王爷上供请祂打喷嚏一样,都是没文化老百姓瞎求雨的胡折腾。

灭旱魃,展示出百姓认为僵尸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战胜的,是可以拿捏的,所以只要聚众,尽管使用野蛮、暴力。。。

供龙王爷,显示了百姓认为龙王爷不可力敌,不可战胜的,是上位者。所以要卑微、要哀求、要有礼貌。。。卑微到一定程度,就有给龙王爷或其他什么神灵上供童男童女的,把对上位者的恭敬变成了对比自己弱小者的野蛮和残忍。。。

春十三娘就多次贩卖童男女给这些摆供的“善人”。这些族长、村长很善良,不舍得用自己家和本族、本村的子女,只能花大价钱买外面的。如果没有俺,那个小女孩的弟弟的去处就是活着固定住摆上供桌。。。

俺以后会逐个拜访这些“善人”的。春十三娘都鄙视这些“善人”,认为有买才有卖 ,她只不过是发现需求及时满足而已,她是这些恶毒“善人”们的及时雨。¢w′o,d!e*s¨h^u-c′h¢e.n`g?._c?o?m′

宿慧里通过研究典籍,知道僵尸是会升级的,有紫白青毛飞,游伏不化骨,最终成为旱魃或者犼。还有一种叫金僵,介于毛僵飞僵之间。

其中紫白青是尸体呈现的颜色,此时之僵尸只能夜间活动,不能见天光。一旦天亮不躲进黑暗里去,被阳光照到就会化为朽骨或灰烬。

这些僵尸,凡人可敌。

紫僵,一般是死后不久的僵尸,呈现不正常的脏紫色,紫僵无法自由行动,只是算尸体又“活”过来了,五官和身体的局部地方会动,牙齿带有尸毒,也有的力气已经大于常人。紫僵属于僵尸的不完全形态。

阳谷县那老头似乎就是紫僵。

白僵,就是那种缺血的死白色,它面目狰狞,关节僵硬,行动迟缓,但力气已经比普通人大,且不仅牙齿,爪子和身体都带有尸毒。怕光,怕火,怕水、怕鸡、怕狗、甚至连猛一点儿的人都怕,这种僵尸也好对付。

青僵,也叫绿僵,尸体能散发出的肉眼可见的尸气,尸气和僵尸的身体都偏青绿色。它关节还是僵硬,但力量已经大于武人,跳跃极快,带有更烈的尸毒。已经不怕猫狗家禽,喜欢吃人,所谓吸血僵尸就是这种,它还是惧怕阳光。

青僵若能积年累月的存活下来,就能逐渐学会食月餐霞,吸煞纳罡,觉悟自己修行,才会成为毛、飞,即毛僵、飞僵。

毛僵,是僵尸身上长出了长长的毛发,它已经生出灵智,关节也不僵硬了,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它的身体更硬了,铜皮铁骨,不畏凡火,也不惧阳光。尸气内敛循环,会采月华和煞气修炼,毒性很强。毛僵的毛发颜色很多种,有黑毛、白毛、红毛等等,也有类似虎毛的。

还是主流典籍《新唐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五行三·人疴》,老欧记载的几例人化虎事件应该就是人死化为毛僵的事情。

“显庆三年,普州有人化为虎。?k*s·y/x\s^w′.*c!o*m_虎,猛噬而不仁。”

“载初中,涪州民范端化为虎。”

“长安中,郴州佐史因病化为虎,欲食其嫂,擒之,乃人也,虽未全化,而虎毛生矣。”

这些化虎的,基本就是僵尸,而且是比较生猛的毛僵。可能为人的时候就是大高手,所以化作毛僵的时候就厉害。

毛僵,已经至少是跟老虎一样的存在,内劲武功高手都不可敌的东西,纯力量驱魔似乎不太行了。

飞僵,不知道是不是有翅膀,没有翅膀也是能飞腾的,这已经是传说了,基本难以有人见到,估计见过的人都成死人了。

飞僵是毛僵修炼积年所成。这种僵尸极其厉害,灵智已经不比人差,不仅不惧阳光和刀剑,还会使用法术。飞僵又称为飞天夜叉,传说其样貌性状已经与佛教典籍里面记录的夜叉一族相类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夜叉,又叫药叉,浮屠教源地婆罗门传说里一种凶残有情小魔神。意译过来是“能啖鬼”或“捷疾鬼”等,含有“勇健”、“凶暴丑恶”之意。

夜叉有人形和兽形两种形态,或云可以相互变化。

同时根据佛经《大智度论》所分,分为地行夜叉、虚空夜叉和宫殿飞行夜叉三类。其中地行夜叉可享受音乐、美食等欢乐之物;虚空夜叉具有大力和行走如风的神异能力;宫殿飞行夜叉则可享有种种娱乐以及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同时除了地行夜叉外,其它二者可以飞行,地行夜叉无法飞行。

这跟毛僵、飞僵有什么区别!

佛教传入华夏,夜叉一词被广泛接受,概因与僵尸雷同之故。但随着时间推移,普通世人只知夜叉而不知毛僵和飞僵了。

世人就把一些凶人、恶人冠以夜叉绰号,俺那夜叉嫂嫂就是如此。老大鲁智深和史进也一起干掉过飞天夜叉和生铁佛这对恶徒。

除紫白青毛飞僵之外,还有游、伏、不化骨三种东西,乃是非主流僵尸,朝代无法考究的一本书籍《子不语》有记载:

“地中有游尸、伏尸、不化骨三种,皆无棺木外袭者。游尸乘月气,应节而移无定所;伏尸则千年不朽,常伏地;不化骨乃其人生前精神贯注之处,其骨入地,虽棺朽衣烂,身躯他骨皆化为土,独此一处之骨不化,色黑如?玉,久得日月精气,亦能为祟。”

游尸、伏尸都在地下,轻易不出现,人若不翻地接触到它们,或居住于其上方,一般不能为害。

不化骨,根本不是一整个尸体,乃是一块结合了部分神魂意志心念等残留的骨头,比如一节中指啥的,但外观如宝石,惹人珍爱佩戴,能吸人精气致死。。。这东西以于妖物无异,似乎很有研究的价值。

飞僵积年累月,侥幸度过漫长时光而无劫难,最后就是魃和犼这两种僵尸的最终形态。

它们是僵尸进化的两种形态,一种人形,一种兽形,没有高下之分,都是神话中的传说。

或云:“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笑谈也,人死为尸,尸变成僵已经极为不易。僵尸再须成千上万年都不一定成为飞僵,何况旱魃,这玩意儿岂能顿悟?!又不是要吸引贵人支持才弄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谬论。

又或云:“猱形披发一足行者,为兽魃。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亦笑谈也。

无论魃或是犼,都是很猛地东西,是吃龙食虎的怪物,不是那些能被掘坟烧毁的尸体。

“皆能为旱,止风雨。惟山上旱魃名格,为害尤甚,似人而长头,顶有一目,能吃龙,雨师皆畏之。见云起,仰首吹嘘,云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或云:天应旱,则山川之气融结而成。忽然不见,则雨。”

“获而焚之,足以致雨。”只是笑谈,前面说了,手下能人无数、应龙护卫的黄帝都不能灭掉的怪物,凡人就能捉获?还能烧掉?岂不是笑话。

魃或是犼,至少是太乙金仙、菩萨级别的东西,根据传说,这个级别的任何存在已经杀不死,灭不掉。真遇到了,能逃就赶紧逃命吧,别想着反杀了,纯粹是妄想。

金僵,又叫甲尸。这种东西乃是人为制作出来的。

俺宿慧里见过的那个就是金僵。俺前世因此十分重视这种东西,以后颇有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是术士、法师、炼炁士等修道人通过炼尸术来人工炼养的僵尸。

金僵不怕阳光,已经是平常武人不可抵挡的东西。

这些修士一般是炼制别人尸体成僵尸,以此作为护持自己道途用于斗战、护法的。

更绝的是,也有修士自己肉身生机将绝,寿命已到,死前留下后手炼自己尸体的。

修道界有一种统称为太阴炼形的秘术。人死后可以炼形于地下,爪发潜长,尸体如生,久之便能得道成仙。这种才真可谓是尸居余气,敢这么做的修道人都是对人之神魂研究的挺透的人物,魂魄精神意心志愿念思八识九识什么的不说分的明明白白,至少有自己理解明白的一套东西,能在死后留下属于自己印记的东西伴着自己的尸体修炼,算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这些修道士被其他修士称为守尸鬼,可能是真鄙视,也可能是羡慕嫉妒恨。毕竟,在修道之人看来,道途深远,没见到有哪位真能到达了彼岸。轮回之道更是缥缈的神话传说,不能尽信。所以此太阴炼形之术,乃是一种另类的死中求活的无上秘术,能得到此术的又有几人?得到后能炼成此术的又能有几人?

所以,俺认为现实里超越人之上的东西,金僵这玩意儿,绝对有!那些住世的什么仙、神的,很有可能有的就是这种守尸鬼僵尸。

金僵又有铁甲、铜甲、银甲、金甲尸之分,毛僵之长毛凝结为似甲样形态,护住要害部位。根据色泽,分为金银铜铁。颜色之所以不同,可能是太阴炼形术的不同,或是埋尸地的不同等各种原因造成金僵的颜色有差异。

具体哪个厉害似乎真不一定,不能以金银铜铁的珍贵程度来分强弱。

俺宿慧里的清晰记忆是一个青色面皮和青黑手脚的干尸身披金色甲胄,挥舞沉重陌刀不知疲倦迅猛砍杀的疯魔样子。。。应该是铜甲尸吧。

咦?是在香积寺吗?俺前世是哪一方的?记不得!披甲僵尸是哪一方的?不记得!俺和甲尸是一方的吗?不知道。

嗨,都隔了三四百年了,既然已经忘记了,还想它做甚。反贼也罢,官军也罢,修士也罢,平民也罢,都已经灰飞烟灭,何必烦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