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1985,开局和厂花断舍离 > 第17章 播种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哥,这怎么都发霉了?”陆磊看着柜子里的玻璃盘,一脸着急。,2?0¢2!3!t*x·t,.+c/o?m¢

这柜子还是陆峰找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陆有庆打的。

一米多高,两米多宽的木头架子上,装着好多扇,可以推拉的玻璃小门。

在这个时候的农村,堪称奢侈,毕竟好多人家里的窗户上,都没全装上玻璃。

柜子里中间的一道玻璃隔断上,整齐地排着二十多个十公分左右的玻璃盘。

大部分盘子里,一丛丛白色的霉菌丝,像是一团团结实的棉花糖,旺盛地长着。

前几天,陆峰当着陆磊的面,给这些玻璃盘上都种上采集来的竹荪菌种。

然后这个房间就关了几天,结果今天刚进来,一开灯就这么个结果。

这一段时间,跟着堂哥,吃得满嘴流油,加上陆峰不断描述种出竹荪以后的好日子。

让他也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本想着现在玻璃盘里,应该长出一个个小小的竹荪,然后再帮着堂哥把这些小不点,移植到大棚里。

过上一阵,就能收获又粗又长的大个子。

谁成想,居然都发霉了。

陆磊急得眼眶发红,难道是那天堂哥喊自己帮忙消毒,洒石灰水的时候,到了屋角,有一小块没洒到?

一想到自己的一时偷懒,给全家致富的希望带来了灭顶之灾,几乎就要哭出来了。*x/s~h·b-o?o!k/.\c?o-m′

“傻小子,想什么呢?”陆峰眼看堂弟红了眼睛,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解释道。

“你看这些一团团长得好的,就是接种成功了,培育出来的菌丝。”

“那些没长毛,或者长得少的,才是接种失败了。”

陆峰边说,边打开接种箱,把长满菌丝的玻璃盘,一个接一个往外拿。

这接种箱上,镶嵌着一双朝着箱子里的橡胶手套。

接种的时候,用酒精灯可以在箱子里创造出一个无菌环境。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80%的玻璃盘里的培养基上,都长出了旺盛的菌丝,算是育种成功了。

陆峰心下是大大松了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看来木匠高手陆有庆的手艺不赖,这箱子的密封性不差。

“啊,这些是竹荪的种子?”陆磊心底一松,好奇地打量起来,“怎么跟竹荪一点不像啊?”

“这是菌丝,竹荪蘑菇这些,算是食用菌,......”陆峰简单说了点食用菌的知识,“所以啊,你要多读书,以后才能学会更多赚钱的本事。”

“嗯,”陆磊听得连连点头。*w.a,n_z\h?e,n¢g?s¨h-u/k′u\.!c′o?m~

......

“你们看着啊,这个叫湿度器,这湿度高了,就开窗通风。”

“这个是温度计,上面我用红漆给标出了温度的范围......”

陆峰在大棚里,给几个妇女讲解着照看竹荪的要点。

直到目前,除了陆常福一家,其他人大概是知道陆峰在种一种蘑菇,不过到底是什么,大家都按自己的理解在猜测。

有猜海鲜菇的,有猜滑菇的,当然也有人觉得下这么大本钱,肯定是最贵的香菇或者红菇。

但是,哪怕最大胆,想象力最丰富的人,也不敢想,陆峰种的是竹荪。

人工种植竹荪,解决了育种和培养料,剩下的就是日常管理问题了。

后世已经研究出,直接在竹林里种植的方法,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干预。

不过那样产量低,品质也没有保证。

陆峰选的这种直播床栽法,在后世,其实很不受待见。

没其他原因,太耗人工,需要全程关注湿度和温度。

而上全自动设备,技术成熟的时候,竹荪一斤只能卖1-200块钱,算一下投入设备的成本,又变得很是鸡肋了。

而在85年,人工成本?

好像是最不值钱的一个部分,陆峰请了6个女工,三班倒,一班2个人。

每个人一个月30块,一下子就把这几个农村妇女激动坏了。

这可是按月拿钱啊。

最关键活不累,就是每隔半小时巡视一下大棚,看太湿了,打开窗通风,看看架子上竹筒里的排水。

太干了,就浇点水。

还有就是温度,白天温度太高,也是开窗通风,往大棚顶上洒点水。

晚上要是万一遇到温度降低,拿火盆稍微升一阵子火就成。

这点事一天才干8个小时,可比下地清闲多了。

不巡视的时候,两个人还能聊点村子里的八卦,顺手拿竹条编点篮子、竹席什么的。

碰到赶集的日子,让家里人拿去集上,多多少少又是个进项。

用阿肥姐的话说,这哪里是上工,分明是齐淑芬老婶子心善,陆峰小叔叔大方。

看着都是没出五服的亲戚,让大家沾光的。

时间很快来到7月中,陆峰在大棚里巡视,时不时拿特制的小铁钎,插到竹架上的泥土里,取样观察一下。

菌丝成长的情况很不错。

一天一块钱,在当下的农村简直太有诱惑力了。

几个妇女都生怕出错丢了这份闲差,一个比一个着紧。

日常的管理算得上是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目前,第一批种植的竹荪已经生长了十天左右,菌丝从玻璃盘培养皿移植到竹架上的培养料里。

多少是会受到一点损伤的,目前来看,90%以上恢复得不错。

菌丝已经开始在培养料里扎根,开始生长出新的部分。

不少培养料的表面,已经露出星星点点的白色菌丝。

等到整个培养料的表面,都爬满了密密麻麻,绵软肥厚的菌丝。

就可以在表面覆盖上一层3公分左右的泥土。

靠着老竹林,陆峰能轻易获得富含多年腐殖质的泥土,还有制作培养料必不可少的老竹根竹叶一类的物资。

整个荆溪乡,二十多个村子,只有白石村这里,有这么大一片成规模的老竹林。

别人要想一样种竹荪跟自己竞争,先不说有没这个技术。

单是原材料也无法可想。

哪怕下血本,重新开山种竹子,没有个三年以上,也没有可用的东西。

但是,三年!

三年之后,自己应该早有了其他安排,不会一直局限在这几个大棚里。

陆峰边看着菌丝的生长情况,边在心里细细盘算着后面的安排。

“陆峰,你小子皮痒痒了是吧。”

大棚外传来一声娇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