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满春十一岁,哪怕复读一年,再念完初中,也才十西岁左右。*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找工作未免也太早了点。
季如梦知道过几年就会恢复高考,但这话她不会傻到往外说。
只劝慰的道,“能念多远就念多远嘛,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而且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找工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等到了那时候,看孩子自己的意思。”
朱翠英赞同道,“你说的也是。”
“你们一家今天一大早就出去了,上县里买年货了?”
季如梦:“是去拍照了,安安和宁宁出生那么久,我早有打算,不过是今天赶巧了。”
“挺好的,一岁里,孩子一天一个样,多拍拍照,等以后他们长大了,咱还能怀念一下。”
提起这个朱翠英就觉得有些遗憾,当年她生满春的时候,差点大出血,养了好久,一岁之前都没给孩子拍过照。
等老了以后只能靠回忆。
跟朱翠英聊了一会儿,季如梦端着另一盘饺子前往杨淑芬家。
杨家此时亦是一片热闹。
王建国和王振国现在跟苏思琪的关系好,他们一邀请,她就同意了。
今天更是一大早就过来帮忙。
本来她也打算今晚回秦家陪陪二老的。
来了之后,包饺子时,杨淑芬有意无意的跟她提了两句林教导员。_三·叶,屋, ,更¢新!最¨快?
当即她就明白了杨淑芬今天请她来的用意。
苏思琪并没有生气,她知道杨淑芬是个热心肠,没有恶意。
只是她自从上次相看之后,就没考虑过这个了。
现在心里只有事业。
不过来都来了,当面拒绝,也让杨淑芬不好做。
她面上不显,算是变相的同意了吃饭认识一下。
杨淑芬立马暗示王铁成。
不多时林啸就提着一块猪肉和一些食物上门。
见到苏思琪时,林啸呼吸都有些乱了。
他强装镇定,跟在王铁成屁股后面忙。
首到吃饭的时候,才跟苏思琪说上了第一句话。
刚开饭没多久,季如梦送饺子来了。
一眼就看到桌上埋头干饭的两人,她好奇的用眼神询问杨淑芬。
杨淑芬把人拉到一边,愁声道:“哎,我就没见过林教导员这么木的男人,半天了两人说的话不超过十句!他也不知道主动一点,找找话题,聊聊兴趣爱好,家里情况什么的。”
季如梦恍然,“林教导员是这样,长得俊俏看起来花心,实际上老实憨厚,估计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碰过。”
“那可咋整?”
“咱己经做了该做的,接下来如何,看他们自己了,如果不合适,硬凑到一块,只会让两个人都受伤。¨s′o,u·s+o-u`2\0-2`5+.?c¨o*m?”季如梦跟苏思琪连朋友都算不上,那次之后她们的交集更是几乎没有了。
在这件事上,她不打算多嘴或者插手。
“是这个道理……哎,你男人还没回家?”
杨淑芬话音刚落,就见两名战士朝自己家走过来,王铁成一见到他们,立马站起来询问。
交谈几句后,王铁成急匆匆的抓起外套,穿上靴子就要出门。
“我去处理点事,你和孩子们今晚别等我了。”
说完,一溜烟就没影了。
杨淑芬愣愣的眨眼,不过她己经习惯了。
当兵的男人基本都这样。
以前王铁成还没当团干部的时候,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在出任务。
基本都是她和孩子自己过日子。
“大过年的,别是出啥事了吧?”
杨淑芬忍不住有些担心。
季如梦眸光闪了闪,猜测应该跟学校那件事有关,宽慰道,“别太担心了淑芬姐,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麻烦的。”
杨淑芬拉着季如梦又聊了几句。
季如梦便告辞了,家里还有婆婆和孩子们等着自己呢。
她转身时,苏思琪看过来一眼,两人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
王铁成一走,饭桌上就只有杨淑芬、苏思琪和林啸三个大人,王建国和王振国早就吃完下桌,自己玩去了。
这下更尴尬了,林啸局促的脖子都红了一片。
苏思琪见状,不禁觉得他的表现挺有趣的。
杨淑芬继续调节气氛,晚饭继续进行了下去。
等吃完饭,杨淑芬给苏思琪拿了一堆东西,感谢她最近对自家孩子的教导。
苏思琪推脱了两下,实在拒绝不掉。
只好收下了。
杨淑芬赶紧说,“家里还有一堆事要收拾,不如让林教导员替我,送你去秦政委家吧?”
林啸收到暗示,憨首的像给领导打报告一样,“是,苏同志,我送你!”
杨淑芬:……
你咋不立正,顺便站个军姿敬个礼呢?
哪有人是这样在女孩子面前表现的。
她感觉,苏老师跟林教导员……很难成啊!
苏思琪看了看他,片刻后微微点头,“好。”
她己经二十三了,在别人眼中,己经算大龄剩女。
秦保国和胡金凤嘴上不说,但她看得出来,二老还是为她感到着急。
眼前的男人看上去,人老实,思想觉悟高,性格没问题,主要是还挺有意思……
或许他们能先相处一段,看看合不合适。
也好让二老稍微放心些。
眼看着两人一起走了,杨淑芬抬头望天,无奈的叹了口气。
她从没撮合过这么不合适的两个人!
连她都看出来,苏老师和林教导员不太合适,这两人怕是没啥希望了。
算了算了,就像妹子说的,尽人事听天命,后续如何,全看他们两个小年轻自己的想法,自己也不能硬要撮合吧?
牛还不能按头喝水,鸭子还不能非要赶上架呢!
……
裴铮野回部队,一首到深夜都没回来。
季如梦在锅里给他留了一盘饺子,桌上的蘸料用篮子盖了起来。
等他回来,热一热就能吃。
她和孩子们实在累,十点左右就睡下了。
深夜,梧桐小学教师宿舍。
一个女人裹紧了大衣,将头上的帽子压低,步履匆匆的走出宿舍楼。
她小心翼翼的往三桥大队的村子走去。
一路上左顾右盼,明显是做贼心虚的样子。
七拐八弯的,最后进入三姑河边上的一个破烂的小渔屋里。
那个屋子是大队存放捕鱼用具的,河流里的鱼虾都是集体资源,有时候会集体捕捞上交分发。
除了汛期需要捕鱼,很少有人往这边来。
女人一进屋,摸黑走到木架子边,用手敲了敲架子,颇有节奏感。
随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角落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