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二次元 > 四合院:截胡秦淮茹后我成六级电工 > 第79章 分担带娃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此时,傻柱转身离开病房,秦淮如尾随送至门外,叮嘱道:“路上小心,年关将至,外头不太平。~小-说+C!M^S· !免?费+阅?读!”

“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我一个大男人,他们能抢我什么?真要动手,我就让他们尝尝我的拳头!”傻柱说着还晃了晃拳头,逗得秦淮如莞尔一笑。

“行了,别闹了。

这里是医院,不是练武场。

天都黑了,快回去吧。”

“好,我这就走。

下次你回去,记得和婆婆聊聊我们的婚事。

要是她还不同意,我就想办法让她点头。”

秦淮如明白傻柱急切想娶自己,但她深知此事需婆婆首肯。

否则,那顽固的态度定会让全院沸沸扬扬,她绝不能让傻柱在外人面前失了面子。

傻柱是个要面子的男人,若婆婆反对,他在四合院的日子将难以继续。

他必须获得婆婆的认可才能娶秦淮如。

秦淮如承诺会回去向婆婆说明两人的心意,并尽力说服她。

傻柱离开时神情依依不舍,秦淮如目送他离去,心中明白他此刻的孤独。

她认为自己或许正是傻柱心中的理想伴侣,因此他才会如此迫切地想要成婚。

回到医院后,秦淮如发现棒梗已睡下,而他吃过的水果证明了棒梗天性爱甜食。

这些水果是傻柱特意买来的,秦淮如对此充满感激。

她深知如果没有傻柱的帮助,棒梗的医疗费用将无法负担,甚至可能被迫离开医院。

"我该回去了,你们俩在医院好好照顾彼此。

若有需要,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快赶来。"

"明白了,医生说棒梗再过几天就能出院,那时我们就能回家了。"

棒梗住院多日,渴望回家,但脸上的伤让他不得不继续留院治疗。

若不处理,将来可能留下明显疤痕。

傻柱得知棒梗近期能出院,打算趁此机会改善两人的关系。

毕竟棒梗对傻柱与秦淮如的婚事持有异议,若能化解,他们的婚姻之路会更顺畅。

可棒梗具体想法如何,傻柱尚不清楚。

傻柱决定等棒梗出院后与其坦诚交流。

作为同龄人,他相信彼此可以沟通。

临别时,傻柱嘱咐秦淮如细心照料棒梗。

秦淮如点头目送傻柱离开,她深知未来需要依赖傻柱共同支撑家庭。

丈夫去世后,秦淮如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

白天工作,夜晚还要兼顾孩子和老人。

尽管艰辛,她甘之如饴,因为孩子的懂事让她倍感欣慰。*3~8\看.书\网· ¨免!费^阅\读¨

每当小当为她洗脚时,她都能感受到孩子对她的体贴。

未来,她希望依靠傻柱的收入,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傻柱回到家,发现妹妹和妹夫刚从外面回来。

他好奇地问:“这么晚了,你们去哪儿了?”

傻柱的妹妹笑着说:“我们刚一起去吃了火锅,还碰到了熟人。”

“是谁啊?”

“是林经和于莉,他们也在那里吃火锅。

可惜没见到他们的双胞胎,有点遗憾呢。

本来想看看的,结果他们没带过来。

哥,你什么时候找个嫂子,给我也带个侄子或侄女,让我帮忙带!”

傻柱心想,要是自己真娶了秦淮如,不知妹妹会不会同意。

不过这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旁人怎么看都不重要。

他没有直接说自己要娶秦淮如的事,只是说:“等我以后成家了,你就帮我照顾孩子吧,不会亏待你的。”

“你怎么搞得神神秘秘的?到底要娶谁呀?也没听你说过谈恋爱的事。”

听到妹妹追问,傻柱沉默了。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告诉家里人他和秦淮如的事,要等一切谈妥才行。

没什么特别的事,早点回去休息吧,你也累了。”

何雨水心里疑惑,不知哥哥究竟要娶谁。

她也听说哥哥最近常往秦淮如家跑,还帮了不少忙。

于是她跟丈夫说起这事:

“你说我哥要是真要娶媳妇,能找谁呢?他一直没对象,难道真要娶秦淮如?”

“他只要有钱就会帮秦淮如解决家里的困难,秦淮如有事总找我哥。

他们走得这么近,难道真有可能吗?”

老七见媳妇在那里胡思乱想,很不认同她的猜测。

傻柱是个大男人,怎会喜欢上寡妇呢?况且还带着几个孩子,那是负担。

聪明人都不会选这种家庭,要帮她养孩子,这得多大的精力和财力?

老七劝道:“别瞎想了,你哥绝不会和秦淮如结婚的。

放宽心吧。

再说,你哥不是那种人,他也娶不了寡妇。”

何雨水觉得老七说得对。

她哥每天都忙于轧钢厂的工作,厂里这段时间特别忙,哪有空谈恋爱、结婚?

何雨水虽觉得不可能,但内心一直怀疑。

他无凭无据,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他决定明天早起跟踪哥哥傻柱,看他每日到底在忙什么。·x\4/0\0?t!x·t*.?c`o,m′

老七发现媳妇心事重重,却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何雨水心思缜密,老七完全摸不透。

老七催促:“快回房休息,明天还要上班呢。”于是两人回了房间。

林经和于莉回到家中,见到一双可爱的双胞胎孩子,满心欢喜。

林经尤其钟爱这对儿女,即便在轧钢厂忙碌一天,回家第一件事便是与孩子们玩耍片刻,才安心处理其他事务。

这对双胞胎是林经的牵挂,他也深知妻子独自照料的不易。

因此,他请母亲到家中共同帮忙。

见到母亲后,林经关切地问:“妈妈,孩子有没有调皮?”母亲见到儿子儿媳归来,笑容满面,对儿媳于莉更是喜爱,每每提到她便喜上眉梢。

于莉接过孩子,感慨道:“多亏有您,我们才能偶尔外出用餐。

您不来的话,我只能一直守着孩子,根本抽不出身。”

“说什么客气话!一家人互相帮助本就是应该的。

看着两个白白胖胖的孙辈,我心里特别满足。”母亲笑着回应。

一旁的父亲也常主动帮忙,甚至提议将孩子带回乡下照看。

林经夫妻听闻此言,明白两位老人各自孤独的生活确实不便。

他们决定考虑将孩子暂时托付给父母中的一方,以便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美满。

林经认真思考后决定今晚就和于莉讨论孩子的抚养问题。

不久,两个孩子被奶奶哄睡,随后跟着奶奶去了她的房间。

林经和于莉回到自己房间后,林经开口道:“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现在你和妈妈都在我家带孩子,我爸独自在家务农,这样下去不太合适。

两位老人分开两地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

于莉点头表示理解,她知道婆婆在城里帮忙育儿已有一段时间,而公公独自务农确实辛苦。

她也担忧公公的身体状况,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林经提议:“要不我让爸爸来城里,或者让妈妈回乡下陪爸爸种地,顺便照看孩子。

这样既能让孩子见到爷爷奶奶,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于莉听后赞同林经的想法,但她更倾向于让公公进城。"不如让叔叔过来吧。

他来了之后可以和阿姨一起带孩子,我们则安心工作。

这样对他们来说也更好一些。”

林经听罢笑了,握住于莉的手说:“那就这么定了!咱们一起努力,让全家人都能过得轻松些。”

林经未曾料到,妻子于莉竟主动提出让他的父亲来厂里帮忙照看孩子。

他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与自己所想一致,只是一直未开口,想等妻子先提出来,再作决定。

林经点头赞同:“行啊,那就按你说的办。

我这就联系父亲,让他过来厂里,别再留在农村忙活了。”

于莉轻轻点头,未多言,她已默许父亲进城。

于是,林经当天便着手安排,第二天一早便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电话那头,林经的父亲疑惑接起,不知为何一大清早就接到儿子来电。"这么早找我,出什么事了吗?是不是你妈那边有情况?”

林经明白父亲一直挂念家中母亲,但此时她安好,且已在省城帮忙带孙子。

听父亲如此问,他不禁笑了,“爸,没事,就是想您了,想找您唠会儿。

您一个人在家还好吧?我妈在这边挺好,每天都帮着照顾孩子,挺累的。”

“要不您也来厂里住几天?跟我们一起带孩子,别总在老家独守空房了。

农村活重,您也该歇歇了。”

林经心里有底,却担心妻子是否真能接受父亲的到来。

若父亲进城,确实可能增添不少麻烦,所以他迟迟没松口。

林经的父亲说:“我一个人在家挺好,不用为我操心。

你妈在家照看孩子就行,我自己能应付,你们别挂念。”

林经明白父亲思虑甚多,也知道父亲担心于莉不同意他进城同住。

于是他说道:

“爸,这事其实是于莉提出来的。

她建议您来城里帮我们照看孩子,您不牵挂这两个刚满月的孙子吗?他们一天天长大。”

“我妈独自在家带孩子会越来越吃力,您难道不想分担她的辛苦?”

电话那头,林经的父亲陷入沉思。

他心里摇摆不定,既想去又有些不舍。

他不愿仓促决定,打算先和母亲商议,看看她的意见。

如果母亲希望他过去帮忙,他才会真正下定决心。

他想等林经和于莉上班离开后,再打电话给母亲,仔细讨论此事,不想草率回应儿子。

林经的父亲说:“让我再想想,然后给你答复。”

林经了解父亲从未离开过家,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这次情况特殊,家中只剩父亲一人,而他们都身处城市。

大家都对父亲独居感到不安,毕竟他年纪大了,身体不适时无人照料。

若父亲来城中与他们同住,生病时也能得到照顾,家人之间能互相扶持,彼此信任,他会尽心尽力对待父母。

“爸,这件事您好好考虑一下,不用急着回复。

但我希望您尽早到城里来,和我妈一起帮我照看孩子,这样我和于莉就能安心工作,不必牵肠挂肚了。”

林经对父亲说:“爸,您尽快给我个答复,我们都盼着您来城里跟我们一起生活。”

电话那头,父亲笑着回应:“好儿子,我会认真考虑这件事的。

不过别急,急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农活还没忙完,等收完了我就过去。”

林经明白乡下的事务繁杂,也知道父亲想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妥当。

或许等到秋后,父亲就会来城里与他们团聚。

他坚信父亲终会搬来同住。"行了,我得赶去上班了,时间差不多了。”

父亲了解林经每天要去家纺厂工作的忙碌,也知道他在钢厂的表现优异,是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领导们对他颇为倚重。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改天有空再聊。”挂断电话后,林经转向母亲说道:“妈,您劝劝爸,让他尽量搬来城里陪您。

咱们白天都要上班,您一个人在家带俩孩子太辛苦了。”

母亲叹了口气:“孩子大了确实更累。

我们知道你和于莉在外打拼不容易,所以才想让爸过来帮忙。

可他没答应,只说要再想想。

他说希望能听您劝劝,争取能早点来城里帮咱们照看孩子。”

母亲轻轻点头,没再多言。

她理解林经的孝心,也明白这对双胞胎的养育需要双倍的努力。

在这个城市,生活处处离不开钱,而厂里的每一份付出都能换来回报。

作为父母,他们希望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支持他们的事业。

如今的年轻人多向往在外闯荡,即便创业也不愿回乡,认为这样对孩子更好。

于是,林经的母亲便留在城里帮忙照看孩子,让这对夫妻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与事业。

她默默支持着他们的选择。

林经的母亲沉思片刻,对他说:“我会和你爸好好沟通,争取让他来城里陪你我一起带孩子。

到时你们就能安心在外拼搏,不必牵挂家里了。”林经听罢喜出望外,没想到母亲如此体贴理解。

这刻,他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将父母的意愿放在首位。

稍作停顿,林经说道:“妈,我得赶去上班了,就不多说了。”说完,他与于莉一同走向工厂。

目送二人离开后,林经的母亲独自在家,望着两个活泼的双胞胎,满心欢喜。

想到这里,她决定拨通丈夫的电话,邀请他一起来城里帮忙。

这样,曾经在外奋斗时就能更专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