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坊市归来,苏月没有片刻迟疑,径首去到了她的洞府后山一处僻静的瀑布旁。+w.a*n^b~e¨n?.^o*r+g.
这里灵气充沛,夜间有皎洁的月光洒落,是她平日修炼剑法的绝佳之所。
储物袋中那把新购的“流光”剑,让她心痒难耐。
她抽出“流光”剑。
剑身修长纤细,通体流淌着月光般的银辉,仿佛由最纯净的月华凝结而成。
“流光。”苏月轻声呢喃着剑名,指尖轻抚过剑锋。
她先是温习了映月剑法的第一式——映月初相。
剑随身动,灵力流转,剑光如月影般在空中划出清晰而圆润的轨迹。
瀑布的水幕在她剑锋前被无形地切开,却没有溅起一丝水花,足见她对剑意的掌控己臻化境。
她感受着“流光”飞剑的轻盈与锋利,每一次挥舞都如行云流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顺畅、自然。
仅仅是第一式,在“流光”的加持下,威力便提升了不止一筹。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剑尖凝聚的锐利之气,几乎能洞穿空气,发出细微的尖啸。a:5D4.看¥书%?D -{?追D最?新1_章a\°节§:
在练习了映月初相后,苏月深吸一口气,开始继续学习映月剑法的第二式——月下游光。
这一式侧重于身法与幻影,其核心理念是飘忽不定,如月光在水下摇曳,难以捉摸。
它要求将灵力与身法巧妙结合,制造出让人难以捉摸的轨迹和残影,干扰对手的感知,让他们无法锁定真身和真正的出剑方向。
刚开始练习时,苏月按照玉简中记载的步法,步子轻盈如月下游鱼,剑随身动,但身法依然不够灵活,灵力也难以控制得像月光一样飘忽不定。
她尝试制造残影,结果却只是模糊的虚影,并没有任何迷惑效果。
她的身形一动,灵力随之扩散,残影便如烟雾般消散,根本无法长时间留存。
她知道,这需要对灵力和身体的细微控制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苏月没有气馁,她回想起沈师姐在实战中施展月下游光时的那种流畅和飘逸,那种身形若隐若现、让人无从捉摸的玄妙意境。·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她一遍遍地阅读玉简,脑海中不断模拟着月下水波摇曳,月影晃动的景象。
她一次次地尝试动作,不断调整灵力运转的方式,试图让灵力如同流水般在经脉中流淌,而非僵硬地迸发。
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苏月几乎沉浸在了剑法世界中。
清晨,她迎着朝露,在山间小径上反复练习步法,让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变得灵活。
午后,她在洞府内细细揣摩玉简中对灵力控制的描述,将丹田内淬炼出的灵液,尝试以各种精妙的方式在经脉中运转。
夜晚,她则来到瀑布旁,练习月下游光。
“月下游光,并非仅是速度,更是身法与灵力的完美融合,以及对光影的利用。”
苏月闭上眼,她尝试将灵力渗透到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让它变得轻盈而虚幻。
她再次启动月下游光,这一次,她的步子更加轻盈,宛如在水面滑行,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手中的“流光”飞剑也仿佛化作一道真实的月光,随着她的身形闪烁不定。
“嗡……”
随着她身法加速,灵力与月光在她周身交织,一道模糊的残影在她身后短暂凝形。
虽然转瞬即逝,但这一次,那残影却带着一丝朦胧的月华气息,不再是单纯的虚影。
苏月心中一动,她明白了,这正是“月下游光”的精髓。
她继续练习,在“流光”飞剑的辅助下,这种感悟变得更加清晰。
她的灵力不再是简单地外放形成残影,而是通过一种独特的律动,干扰对手的感知,让他们的目光难以聚焦。
她的身法己经变得越来越轻盈,体内的灵力也越来越柔韧,能够如臂使指地流淌。
她将丹田内那份纯净的灵气,与“流光”剑的灵性完美结合,身形在瀑布旁的巨石、树影间穿梭,忽东忽西,飘忽不定。
她的身影在月下闪烁,有时是模糊的一团月影,有时则能留下两三道几乎以假乱真的残像。
这些残像不再是虚浮的灵力投影,而是带着她气息的虚影,仿佛她真的分出了数个实体,让人真假难辨,难以锁定她的真身和真正的出剑方向。
剑光如同水中摇曳的月光,忽明忽灭,难以锁定,每一道剑影都带着一丝虚幻的飘逸,却又蕴含着致命的锋锐。
她成功了!
经过数个日夜的苦练,苏月终于彻底掌握了映月剑法的第二式——月下游光!
她的身法变得轻盈,步法飘忽不定,剑光如流动的月影,让人无法捉摸。
这不再是简单的躲避,而是将自身融入环境,甚至能让对手感觉她仿佛化作了一段飘忽不定的月影,攻击无处着力。
这正是映月剑法“身法飘忽不定”和“适合隐匿变化”的初步体现,也是她对剑法意境更深层次的领悟。
在精进剑法的同时,苏月的修为也在稳步提升。
充足的丹药和安定的环境,让她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修炼之中。
每当她灵力耗尽,便取出回灵丹服下,感受着丹药带来的充沛灵气迅速补充丹田。
在每一次剑法练习和灵力消耗中,她对灵气的掌控都变得更加精妙,修为也随之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