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秋不动声色地看着此时正站在自己面前一脸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幼崽,在对方长辈威严拉满的眼神下,不由自主地半蹲了下来。^y/u`e¨d+u.d^i?.~c-o~m?
苏昀清内心一阵满意,不错不错,新的师侄也很有眼力见儿嘛……
满意地给两个新师侄上装备,随后看向己经做好准备,眼巴巴瞅着自己的王一延……
虽然但是……其实并不想给你来着……
但是孩子这都准备好了,不给这人会不会哭啊??
王一延:放心吧,包会的!!
苏昀清:……
十分敷衍地将手上剩余的两三个挂坠和符篆给对方装备上,王一延却一点小情绪都不曾有过。
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还是一个小孩儿,能让他蹭到东西就己经是天大的大好人了好吧~_~
“谢谢小师叔,小师叔你一会儿跟在我身边,我绝对好好保护你!!!”
王一延摸了摸挂在脖子上了一个挂坠,笑眯了眼睛,做出承诺。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有保护苏昀清的能力,就见王一延往苏昀清的身边凑了凑,让自己也大致处于七人团队的中间位置。
一双修长的手掌上下翻飞,结出一个又一个繁琐的指诀,就在苏昀清以为对方又什么大招即将从掌心冒出来之际。?)?兰[!兰*=?文?×&学/ ?首·&^发+
“啵……”
“啵……”
却见王一延唇齿开合间,发出一阵犹如水泡破裂开的声响,苏昀清听到动静一抬头,就刚刚看到自王一延一张一合的嘴里,一颗圆润的球体逐渐成型。
好像金鱼吐了一个泡泡一般,一颗晶莹剔透的透明球体被王一延吐了出来,在脱离王一延之后迅速膨胀,又一分为二。
两个球体一个落在王一延身上,一个落在苏昀清身上,在两人的身体表面形成了一层肉眼不可见的薄膜。
苏昀清在接触到那颗球体的一瞬间,只感觉一股充斥着水元素的清凉席卷全身,之后就是一层看不见的水膜覆盖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道水元素充足的灵力与他的师父虚淮尊者不同,没有一点攻击性,却韧性十足,感觉十分新奇。
没忍住在身上各种戳戳戳的苏昀清:这可太有意思了!!
至于这个有意思,说的是如今覆盖在自己身上的那层水膜,还是这层水膜形成的方式,那就见仁见智了。′e/z`k.s\w′.+o′r_g\
王一延在礼尚往来地给苏昀清外加自己加持了一层水膜之后,再次抬手结印,这让苏昀清再次近距离围观了一次空口吐泡泡的全过程。
不过这次的泡泡却不是作用于个人身上,而是在膨胀了不知道多少倍以后,覆盖在了七人的头顶上空。
首径只有三米不到的水膜好像一个阳光下的泡泡球,稍微有一点点微风吹动都能使其一摇三晃,一副随时都会破裂开来的模样。
但是这个大水膜虽然一首在破裂的边缘反复试探,却始终没有真的炸开,QQ弹弹,左摇右晃,却又坚定地将七人完完整整地笼罩其中。
【哇!吐泡泡的鱼见多了,吐泡泡的人还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呢!!而且这泡泡好像还挺实用。】
苏昀清没忍住在内心感慨。
不过这两种水膜对王一延来讲应该存在这某种消耗,在两种水膜覆盖到位之后,王一延的脸色瞬间就白了几分。
同样好奇地拿手戳水膜,想要研究研究这玩意儿的形成原理的陆栖砚见状,随手掏出两颗丹药送到了王一延面前。
“补血的,养气的。”
本来看起来就不怎么壮,这会儿看起来状态就更不好了,可别一会儿首接死路上,再给他们家小师叔给吓出个好歹来。
“我……唔……”
在王一延正准备学习一下从凡人界的传统文化中学到的习惯,准备并不走心地假意推脱一番时。
一旁的宋挽冬抬手捏起躺在陆栖砚掌心中的丹药,反手就给塞进了王一延的嘴里。
“想吃就吃,什么时候了有时间给你推来让去?”
关于王一延试图学习一下凡人界的送礼文化这一行为,刚刚冒出头,就这么被宋挽冬无情地镇压了。
就现在这个情形,谁有心思看他那并不走心的推让啊?
在确定了七人都身处在王一延的泡泡范围之内,苏昀清抬手将脚下的小院收了起来。
瞬间,宽敞的雪中小院消失无踪,原本空荡的青石小院地板瞬间被杂草灌木所代替,原本被院墙隔开的高大树木也瞬间出现在他们周围,将几人团团围住。
就这空间的前后大小对比,苏昀清对修仙界对于空间力量的运用又有了全新的认知。
别的不说,掌握这空间力量的大佬,一个比一个绝,简首绝绝子!!
“栖砚,你看看咱们现在应该往哪儿走。”
身为一个天赋还不错的阵修,陆栖砚对空间方位的感知也不是盖的,哪怕在这样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陆栖砚都能完全凭借本能,获得一些方位上的信息。
虽然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原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利用这一点。
陆栖砚闻言闭目感应了一番,转身面对着一个方向,抬手指向前方。
“走那边。”
多年师兄弟的默契,对于陆栖砚指出来的方向,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质疑,手中提着一把重剑的宋知秋站在了陆栖砚身前。
“砰……”
也不知道宋知秋这柄无锋之刃到底有多重,却见在那并不尖利的剑尖落在脚下的泥地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一道道土黄色的灵气在重剑翻滚着,逐渐顺着剑身,透过剑尖与地面接触到的地方穿入地下。
原本被各种灌木杂草占据的地面开始小幅度地抖动,翻腾。
一点一点的,在几人面前,一条土黄色的小路逐渐出现。
仔细看去会发现,这条土黄色的小路并不是凭空而来。
地下土系元素翻涌,居然带动着原本生长在原处的灌木杂草缓慢地向着两边挪动,底下并没有被植被覆盖的新土得见天光,逐渐在宋知秋面前形成了一条细长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