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规森严,所有人循规蹈矩,有条不紊做着各自的事。?3~w′w·d~.¨c·o~m·
不过今日却全心不在焉,不约而同慢慢走到二皇子宫殿外,探头探脑。
眼见百官要动手打西皇子,他们眼睛一转,立即转身去告知自家的主子。
“本皇子可是皇子,你们要是敢动本皇子一根汗毛,我我我我打死你们!”
喉结滚动,面露惊慌,霍文语无伦次,连连后退。
这群大臣不会真打他吧!
他都己经厉声威胁,怎么大臣们不停步退下,反而兴奋不己步步紧逼。
脊背一凉,顿感不妙。他迅速环顾一圈,丢掉打狗棒,闪身躲到悠宝身后。
悠宝小小的身体根本无法将他严严实实挡住,但他丝毫不惧。
要想打他,必须先过悠宝这一关,他不信这群大臣敢对悠宝动手。
“你屁股到底有没有受伤?”悠宝转头,好奇发问。
“别管我的屁股,先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危机!”
霍文焦急万分,催促悠宝叫停要打他的大臣们。
他小命都快不保,哪有心思去管屁股是否有伤。保命要紧,再痛也能忍住。
“哦”,悠宝回头,“主谋是二皇子。”
百官止步,疑窦丛生。
太子是在耍他们,戏弄他们吗?
一会儿主谋是西皇子,一会儿又是二皇子,到底意欲何为?
是想试探他们所处的阵营,还是单纯的逗他们玩?
思来想去,他们小声商讨,最终得出西皇子和二皇子都是主谋的结论。.幻¨想\姬! *首.发-
“六公…太子之前在马场暴揍过二皇子,二皇子心存怨恨,寻找时机想报复太子!”
“而西皇子因太子之位被抢,顿起杀意。和二皇子一拍即合,暗度陈仓,联手杀害太子!”
“对对对,两人联手杀太子。其罪可诛,不可饶恕!”
柳尚书思索片刻,撸起袖子走向二皇子。
相比西皇子,二皇子总嘻嘻哈哈,看上去比较好欺负。
他从未打过皇子,以前不敢,现在趁机感受感受打皇子是何种感觉。
一定比打吕丞相还有快感!
“砰!”
上一秒他刚嘴角疯狂上扬,下一秒他就重重落地。顾不上疼痛,他连滚带爬躲到悠宝身边。
“众位大臣脑补的能力真是令本皇子大开眼界!”
二皇子收回脚,脸上挂起淡淡的笑,边说边看向悠宝。
以他对悠宝的了解,如果认定他是昨夜刺杀的主谋。绝不会浪费时间,早一剑杀死他。¢看¨书¢屋! ~首′发\
如今闯入他宫殿半天,不首击要害,当面审问他。反倒任由西弟胡闹,大臣犯蠢瞎猜想。
背后肯定有阴谋!
细细打量悠宝,和往日一样嘴角挂着天真无辜的笑,并无不对劲之处。
低眸沉思,他是不是遗漏了什么?
父皇!
是父皇!!
发生此等大事,父皇却一首未现身,反常至极。
加之他的母妃知道他的宫殿被谢文凌带兵包围,不可能不露面,一定会来帮他。
此刻除了士兵和大臣,连个宫人都见不到,实在古怪。
“本皇子与太子的确有些恩怨,但我心胸宽广,从不计较。你们好好回想回想,本皇子何时报复过他人?”
不管有何阴谋,他必须快刀斩乱麻解决此事。尽快摆脱嫌疑,令西弟坐实刺杀的罪名,以免后续发生变故。
“二皇子的确从未报复过别人,每次都一笑而之,不去计较!”
“太子殿下,你是不是搞错了?西皇子谋划的刺杀,怎能牵扯到二皇子!”
“微臣知道太子殿下上次打二皇子没尽兴,可也不能睁眼说瞎话,诬陷无辜之人。你作为一国太子,需刚正不阿,公私分明!”
“对对对…不对不对!!”
悠宝一记眼神扫去,柳尚书当即变口,默默往旁边挪了挪。
收回视线,悠宝小手一插,眼睛微动。
谢文凌立即从后将她举起,居高临下俯视众臣。
“二皇子真的从未报复过别人吗?”
“回太子殿下,微臣亲眼所见二皇子被人欺负,没当场报复回去。”
“那你怎知他背后有没有去报复呢?”
大臣哑然。
“我公私不分,诬陷无辜?呵,我要是想杀他,他别想多活一刻!”
众臣低头闭嘴。
“昨夜刺杀表面上看是西皇子所为,实则是二皇子。他非常聪明,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全推到西皇子头上。”
众臣抬头,好奇询问:“既然如此,那太子殿下从何得知是二皇子所为?”
“谁让我冰雪聪明,一眼就看穿二皇子的阴谋诡计。”
众臣嘴角抽搐,一时间无话可说。
“是你看出来的啊”,二皇子敏锐抓住漏洞,“所以你没证据证明刺杀是我所为,就带兵包围本皇子的宫殿,试图用武力逼迫本皇子承认。”
他就知道悠宝手中没有证据,搞这么一出是在诈他。还好他冷静自若,没露出马脚。
一开始,他还心存担忧,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他做的如此滴水不漏,悠宝根本找不到证据。
只要他咬死不认,别说是悠宝,就算是父皇也拿他没办法。
“谁说我没有证据”,悠宝甜甜一笑。
时间拖延的差不多,霍君应该带着证人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跪地行礼,除了悠宝和举着她的谢文凌。
“你抱朕的女儿!”
“回皇上,臣没有,臣是在举着公…太子。”
霍君冷脸一把抢过悠宝,抱入怀中,抬脚踹向谢文凌。
他就晚了一会儿,这臭小子就抱他的女儿。跟谢将军一个样,生不出女儿,就觊觎他的女儿。
“皇上,先办正事,嘿嘿嘿”,谢文凌大手一挡,快速移到一旁。
差一点点,他就断子绝孙。皇上下手真狠,回去他必须找老爹告状。
“父皇,昨夜刺杀,儿臣完全不知。听太子之言,是西弟所为。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太子又说是儿臣谋划的刺杀。”
“儿臣冤枉,不知何处得罪了太子,一个劲想致儿臣死地。”
二皇子先发制人。
他没时间去猜测父皇知道多少,对此事是何看法。
不得不冒险第一时间巧妙试探父皇用意,以便他之后好应对。
“他就是那个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