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都曾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如今有了能力也想为这群流民遮风挡雨。,w?d-s-h,u`c^h·e.n·g,.\c¢o/m~
于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回家拿锅有的去菜地摘菜。
没过多久村里的空地上就架起了火堆,大锅里煮着米粥。
之所以煮米粥是因为村民们考虑到这些流民饿了太久,吃干饭不容易消化,喝粥对他们的身体更好。
粥在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着,袅袅热气裹挟着醇厚米香悠悠弥漫开来。
流民们喉结不住耸动吞咽着口水,目光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黏在锅上一刻也舍不得移开。
终于锅里白花花的米粒欢快翻滚起来,白色米花上下翻涌,众人眼中迸出光亮。
“好像熟了。”流民们开口说,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吃这些米粥了。
“还没呢,再煮煮更入味。”一位嫂子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拿出萝卜干,准备给大家配粥。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粥彻底煮熟浓郁的米香在空气中肆意弥漫。
村长指挥大家排队领粥,一群人尽管心急如焚,却也都按村长的吩咐依次排好队。
每个人都领到一碗白米粥,搭配着炒青菜和萝卜干。!g+u+g+e\y/u_e!d?u·.?c.o?m·
他们凝视着碗里白花花的米汤,大米被煮得软糯酥烂。
即便在非荒年他们也很少能吃到如此上等的大米,平时能吃的上一顿糙米都不错了。
迫不及待喝上一口,清甜的米粥滑过喉咙,带着微微凉意沁人心脾。
这股凉意似乎拥有治愈的力量,悄然抚平了他们身体深处潜藏的创伤。
不过这种感觉极其微弱,若不细细感受根本难以察觉。
众人的注意力全被眼前的美食占据,一个个狼吞虎咽起来。
“慢点吃,别着急,管够!”
村长看着他们饥不择食的模样,忍不住出声提醒。
可流民们沉浸在食物带来的满足中,哪里顾得上回应依旧风卷残云般吞咽着。
村长无奈摇头,回想起曾经他们同样在困境中挣扎,和眼前这些流民并无二致。
光是这样想着,他的眼眶再次红了起来,他们曾经过的也是这样的苦日子。
吃饱喝足流民们瘫软在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天知道他们有多久没吃得这般饱足,平日里连喝足水都是奢望。
今天终于能让肚子吃个痛快。)^o搜μμ搜-?小?说,·*网(, ·?免?~¥费?¥2阅??¨读321
“这边烧了热水,想洗漱的都过来!”
话音刚落原本躺在地上的流民瞬间弹起,一窝蜂朝热水处奔去。
他们太久没洗澡了,并非不爱干净而是生存的艰难让他们无暇顾及。
流民们吃完晚饭洗完澡,夜色己深。
在村长的安排下,男人们女人们各自住进先前盖的房子。
虽说略显拥挤,但好歹能遮风挡雨。
之后村长找来流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在逃荒路上能存活下来的老人大多拥有一定威望。
普通老人要么因年迈主动把生机让给年轻人,要么因体力不支食物短缺而离世,能活下来的要么家底雄厚要么极具智慧。
“林村长,找我有啥事?”老人十分客气,他们漂泊许久难得遇到愿意收留他们的地方,心中满是感激。
“我想问一下,像你们这样往这边来的流民,数量还多吗?”
“这……”老人微微迟疑。
“您别担心,我们不是要驱赶流民,而是打算接纳他们。”一旁的梁世安赶忙解释。
在这儿待久了他们早己摸清土地神的规律。
每逢初一十五土地神都会广施恩泽,福泽大地,让所有供奉祂的百姓衣食无忧。
即便涌入大量流民也不会造成负担,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大家都能吃饱饭。
梁世安作为庙祝,深知留下这些流民的重要性,越多的人上香土地神便能获得越旺盛的香火。
有何不可?
“其实在来的路上,我们跟一些人提过这边的情况,至于他们信不信我就不清楚了。当时路上能找到些野草野菜,靠着这些我们才勉强撑到长武县。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些能充饥的东西,让我们更坚定了来这边的想法。”
听完老人这番解释,梁世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说道:“谢谢你,我心里有数了。”
告别老人,梁世安转身对村长说:“村长,我得去趟县城。”说罢向县城赶去。
抵达县城时夜幕己经降临。
梁世安远远望去,只见县城城墙外搭满了简易帐篷,数百名流民或坐或躺帐篷周围活动。
看来之前那批流民的话,不少人听进去了,才会赶到这里。
刘知县正在房中休息。
突然丫鬟敲响房门,他被从睡梦中惊醒心中恼火不耐烦地喊道:“谁啊!”
当得知是梁世安求见,刘知县立刻收起抱怨,穿好衣服匆匆前去会客。
“梁庙祝这大晚上的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你专程来找我?”
“事情是这样的……”梁世安将林二虎偶遇流民,告知他们长武县能解决温饱,引得不少流民前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知县,“如今城外聚集了众多流民,可没有您的命令,城门守卫不敢擅自开门放人入城。”
刘知县听完眉头紧皱说道:“梁庙祝,此事事关重大贸然放流民入城,城内秩序恐受影响,还可能引发疫病。但若是拒之门外又违背了为官者的道义。”
“明日一早安排衙役统计城外流民人数籍贯等信息。同时通知城内各大粮行,按平价售卖粮食,我会让师爷拟定告示张贴在城门口,通知流民,只要遵守城内规矩便可分批入城,参与修筑城墙、开垦荒地等工作,换取报酬与口粮。其实最近己经有不少县民都搬出去了,有土地神的庇护安全无虞,县城生活的成本太高,如果搬出去还能免费开荒得粮食,还能免去三年赋税,大家对这个都是愿意的。”
要说之前免赋税也没用,地里干旱地里的粮食都种不出来,拿什么纳税呀?
上面的政令就跟白下似的,但是在长武县这边就是最好的政令,三年免赋税,大家出去开荒后都不愁吃喝,还能把米拿去卖钱换银子,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大家都想出去开荒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