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编了39艘核潜艇之后,东大海军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核潜艇部队,真正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b-i!x′i+a.6*6!6-.¨c,o+m!
所谓二次核反击能力,是指在遭核打击之后,具备第二次向敌国发射核导弹的能力。
实现二次核反击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装备弹道导弹核潜艇,即战略核潜艇。
东大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是1981年下水,正在海试当中,今年内可以服役。
可是,和苏联战略核潜艇相比,东大自己搞的战略核潜艇无论是吨位、载弹量、噪音控制、技术水平,都是远远不如的。
会议形成的方案提交上去之后,最高统帅部决定在总部下面成立一个独立的核潜艇指挥机构,即核潜艇司令部,专门指挥核潜艇部队的作战。
而关于海军建设,李远海需要和李干进行一次详细的谈话。
三大军种中,空军的发展最快,路子也最成熟,而且很清淅,其次是陆军,已经全部完成了师改旅工作,信息化建设因为北斗卫星系统加快部署使用的缘故,大迈步前进。
唯有海军,发展速度是不尽人意的,此前为了应对战争大量建造的022型导弹艇,以及批量建造的052b型驱逐舰,现在有一种声音称,海军不需要这么多船。
这一派观点的理由是,我国奉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不需要象美苏那样满世界各大洋去争霸。
李干和李远海在雨林基地生活区的热带花园里边走边谈。
李远海拿出软中华烟发,李干摆手示意自己不抽。
大首长笑道,“我倒是经常忘了你是空军飞行员,海军装备建设没有你,怕是寸步难行。”
李干说,“首长,这话不对,没有李干,一定会有吴干、陈干,我只不过是恰好在这个位置上,恰好做了一些事情。”
“不说这些,关于海军发展的战略目标,上面还在争论,我想听一听你的看法。?c¨h`a_n~g′k′s¢.+c~o/m_”李远海说。
李干沉声说,“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国经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发展到像美、日、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海军发展的战略目标。”
李远海说,“你小子也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展开说说吧。”
二人走到了凉亭这里,在石凳上坐下,警卫远远站在十几步之外,警剔地注视着周遭。
大家都知道李干有个习惯,他喜欢拿数据说话。
他取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和笔,翻到空白页,一边写一边说,“当前,我们三大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后者实际上是渤海经济圈。”
“珠三角的发展是最快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港珠纳入国家财政的原因。”
“我们看具体情况。”
“南港的就不说了,1985年之前成为万亿城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重点说特区和羊城,以珠江口为中心,方圆200公里内,南粤省正在大搞基建,以快速铁路作为骨干,建设1小时物流圈、生活圈。”
“我看过他们的规划,他们的目标是,在1985年之前,打造出5个5000亿级城市。”
“首长,这个经济圈里,以外贸为主,其中又以轻工产品为主。单单是特区和羊城,根据统计,就有三千多家出口工厂。”
“还有一个数据,从我国经马六甲海峡去往欧洲的货船,去年是平均每天有12艘,一年有四千多艘货船把我们的商品送到欧洲。”
“换言之,海上航线的安全,关系到我国的海外利益,而且是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的。”
“去年我国对外投资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别的不说,单单是在中东的石油投资,光是大中投资系企业,就在中东那里扔了200多亿美元。~搜¨搜.小^说*网+ ~首,发/”
“如此庞大的海外利益,靠什么去维护?靠外交?那是瞎扯淡。”
李干冷笑着说,“认为我国不需要大海军的人,居心叵测。”
如此一番分析之后,李远海整个思路通透了,他敏锐地抓住了内核,道,“阿干,你的思路是,我们搞大海军,是为了维和我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而不是为了应对下一场战争。”
李干说,“这是一个概念,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才能让战争远离我们。”
“首长,您别忘了,安猴的经济文化,已经高度融入了我国,现在,我们又收回了海参崴和库页岛,陆地领土、海洋领土进一步扩大。”
“关于阿穆尔州、哈巴罗夫州的谈判还在进行,不过,我认为大概率是能成功的,老毛子已经没有能力在远东和我们抗衡了。”
“他们要么还回来,要么继续重兵驻守,后者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支持。”
“未来几年里,阿穆尔、哈巴罗夫拿回来之后,我们的版图进一步向北扩展,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土地,都大大地增加了。”
“从海参崴出发,北上北冰洋、东出太平洋,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完成。”
李干总结道,“建设大海军的战略目的,是坚决不能动摇的。”
他用手指指了指花园,“雨林基地是非常合适的潜艇基地,出去就是深海,东海、黄海都不适合潜艇活动。海军应该把这里加快建设起来,放几十条潜艇一点问题没有。”
李远海笑道,“那就得你这位财神爷手指缝里漏点钱来了。”
“打报告,我去找宫老签字。”李干笑着答应下来。
李远海满意地哈哈大笑,他也没想到还会有意外收获。
其他许多人不知道,尽管李海是空军的,但是他对海军的认识,比海军领导还要深刻。
世界的未来在海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把握住了未来。
十年空军、百年海军,海军的建设周期非常长,现在不加大投入,等到苏联解体,一切都来不及了。
李干说,“首长,所谓大海军,不仅仅指的是规模大,其中一个重要含义是,要是战略性的,具备全球打击和投送能力。”
李远海点头说,“这就是要大力发展航母的目的,除此之外,美国佬搞的两栖攻击舰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毕竟打过太平洋战争,有非常丰富的海战经验。”
“没错。”李干连连点头说。
有这么一位对未来有清淅认识的海军司令,对东大海军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李远海今年60岁,按照服役年限,军兵种首长、大军区首长,也就是副国级领导,退休时间是70周岁,换言之,李远海至少还能干10年的海军司令。
频繁更换部队首长肯定会对部队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海军要维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政策,海军司令一职,应当让一个人长期担任。
李远海是公认的杰出海军领导人。
接下来几天里,李干走遍了琼岛南部、东部等几个城市,做了详尽的考察。
琼岛南部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基地群了。
在这里有一个空军基地、一个海航基地、两个海军港口,完全可以当做军事基地群来统一规划发展。
除此之外,李干打算在省会地区搞一个军港,放一个陆战旅,如此全岛就成了南北配置的格局,是整个南海乃至东南亚的最大军事大基地了。
海军交给了李干一份报告,是关于海军陆战队扩编的编制报告。
在报告里,海军提出要组建4个海军陆战旅,大约一个军的实力,兵员从陆军改编一部分,新组建一部分。
李干详细看了报告后,大笔一挥,在批复上写到,“鉴于未来须求以及当前世界格局形势,我军最少需要9个陆战旅,应当能编成3个专司登陆作战的作战军。”
他将报告打了回去,让海军重新编制。
海军收到报告,欣喜若狂,立即着手进行编制,提出了用5年的时间,建设9个陆战旅的目标。
如此,李干才满意,在审批表上签字用章。
又是一大笔钱花了出去。
最后,李干仔细研究了海航部队的建设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形成正式报告后,他同样在审批表上签字用章。
这些审批表最后要递交到最高统帅部,需要最高统帅在最后一栏里签字用章,如此才算是走完了整个审批流程。
在李干的记事本里,他用简单的词汇概括了大海军建设目标:
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在此之前,海军需要组建10个航母战斗群,其中至少要有8艘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万吨级大型驱逐舰60艘、7000吨级通用驱逐舰120艘、5000吨级远洋护卫舰160艘。
潜艇部队全面实现第三代化,构建常规潜艇、核潜艇二加一大于二的格局,编制常规潜艇60艘、核动力潜艇60艘。
海航部队要在2000年之前,全部实现舰载化,即所有海航岸基航空兵部队全部移交给空军。
国土面积的暴涨,给陆军的裁军整编带来了变化。
根据实际评估分析结果显示,陆军需要在原来的裁军目标上,再组建两个集团军,才能满足远东地区的实际须求。
大会自然会同意军方的编制,因为人口增加了,领土增加了,自然资源也增加了,自然需要更多的部队去守护。
到了这一步,因为收回海参崴、库页岛等地区而对国防部署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才勉强完成针对调整。
此时,关于远东战争一系列遗留问题的谈判,进入了白热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