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 第178章 战时工业潜能迸发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5月1日,劳动节。·y,p/x?s+w\.,n\e_t~

来自南港造船厂的焊工王洪达,和工友从大巴车上下来,抬头看着眼前宏伟的船厂大门。

原来的名字“达尔扎沃德造船厂”还挂在那里,但这里已经更名为海军辽东造船厂,位置就在海参崴港边上。

这里原是太平洋舰队的核心修造基地,具备大型航母的大修能力,具备建造万吨级战舰的能力,技术实力很雄厚。

王洪达今年二十八岁,却已经是七级焊工了,他是南港造船厂新一代技术工人里的佼佼者,同期工人,他的技术级别最高。

当前东大实行的是八级工制度,八级为最高,通常要达到八级水平,年纪大多超过四十岁了。

可见王洪达的技术之过硬。

他本身是负责航母钢板焊接的,不过,因为辽东这边急需支援,厂里组织了一批技术工人前来,这里面就有他的小组。

几个老毛子连忙把工人分成若干个小组,随即以小组为单位,再次登车驶入船厂。

船厂面积非常非常大,这一批工人按照任务模块分开去,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王洪达这个焊接小组肩负重任,负责焊接垂发系统的内部结构,这可不是一般焊工能做到的。

到了宿舍安顿下来之后,王洪达立即拿出厂里发的技术指导手册看了起来。

好学是他的秉性。

他这个焊接小组六个人,王洪达是组长,住一个套间,外面两边放着六张床,中间摆了两张办公桌,里面是洗漱间和厕所,还有一个晾衣服的阳台。

这种待遇对标南港造船厂了。

国内很多造船厂的工人宿舍楼都是公用厕所、开水房,唯有南港造船厂在工人待遇这块是走在最前面的。

徒弟孙德胜烧了开水拿出茶叶泡了茶,给每人的茶缸倒上,然后凑过来问,“师父,厂里说的分段式造船法是什么意思,我看半天也没看明白。′d′e/n*g¨y′a!n-k,a,n\.*c-o+m·”

其他几个人也凑了过来,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王洪达便说道,“分段式造船法是李干处长提出来的新造船法。”

李干的名字在南港造船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工人们的所有待遇,都是李干争取来的。

比如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完善工人的生活保障,单单是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这一块,就让工人们迸发出最强烈的工作热情。

职工医疗教育全免费,职工家属、子女医疗半免,职工子女教育全免。

而且施行的是绩效工资制度,只要你有本事,收入比厂长高一点也不夸张。

王洪达去年评了一个技术标兵,光是年终奖金就拿了足足3万块!

这笔钱,能够在南港地区第一个商业地产小区里买一套100平米的住宅。

王洪达说,“我们现在造船,是在干船坞里铺设龙骨,然后堆积木一样把船造出来。”

“所以,有多少干船坞就能造多少条船,造船厂的产能是由干船坞决定的。”

“分段式造船法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突破了干船坞的限制。”

“先在陆地上建造分段,同时在干船坞铺设龙骨,两边同时推进,然后再把这些分段运送干船坞进行焊接。”

“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干船坞的周转率,以前需要用干船坞12个月才能建造一条船,现在只需要3个月就能建造一条,效率提高了四倍!”

“比方说,辽东造船厂有一个万吨级的干船坞,以前12个月能建造一条052B驱逐舰,现在12个月能建造4条。”

“我们过来支援,就是帮助辽东造船厂采取分段式造船法,批量建造052B驱逐舰。^x-i,n?d\x~s+.¨c_o\m′上面要求全国造船厂要在12个月里建造12条,生产压力非常大。”

工友们频频点头。

孙德胜说,“师父,这么说,分段式造船法的关键在于焊接。”

王洪达欣慰地笑着点头,“没错,焊接工艺非常重要。”

分段式造船法的方式就是把各个组件造出来,然后堆积木一样通过焊接组合起来,结构强度基本上由焊接工艺决定。

一周前,王洪达小组攻克了焊接工艺技术,意味着,分段式造船法可以投入使用了。

他们这个小组过来,担负的就是培训辽东海军造船厂焊接工人的任务。

东大的工业潜能已经完全爆发了。

上游工厂生产的材料、部件,源源不断地集中到下游工厂,继而完成总装,测试,交付,效率是平时的10倍以上。

此时,李干正在3号船坞视察。

这个干船坞是1万吨级的,建造了苏联红海军不少大型驱逐舰、大型反潜舰。

船厂领导陪同李干一行人事无巨细地了解船坞的情况。

李干指着干船坞说,“我从其他造船厂给你们调了两千多技术工人过来,但是你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支援队伍身上。”

“如何挖掘建造能力,发挥留下来的原苏联专家和技术工人的能力,你们得好好琢磨琢磨,尽快提升建造能力。”

厂长立即回答,“李局,请你放心,我们有信心在12个月里完成12艘052B驱逐舰的建造任务。”

李干竖起一根手指,严肃地说,“052B是海军唯一的主力舰艇,东亚战争如火如荼,我们能不能在这场战争中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海军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海军参谋长吴立峰压力很大,他说,“张厂长,我就指望你的新船了,052B舰、022艇,你得给我保质保量可劲造。”

张厂长压力更大了,连忙表态,“我厂已经开过动员大会了,如果完成不了任务,厂领导班子就地辞职,接受处分!”

李干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要做成事,首先要有态度!

“红星造船厂的民转军工作也要盯紧点,尤其是潜艇的建造。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五个国家的联合技术团明天到位,转型工作必须尽快完成。”李干说。

吴立峰立即道,“我已经派了一个指导组进驻了红星造船厂,武汉那边的专家队伍也到了。留下的原俄国籍人员里,有不少潜艇建造技术人员,也已经完成整合。”

李干微微点头,“好。”

一行人视察完了辽东海军造船厂后,立即前往红星造船厂。

此时,欧美五国的技术团前置人员已经抵达这里。

根据战时军事合作协议,欧美五国要帮助东大建造常规潜艇,用于应对失控的太平洋舰队。

欧美技术团前置人员带来了全套的潜艇技术资料。

李干选中的是德国的209型常规潜艇,这款潜艇也世界上卖得最好的一款潜艇,也是第一款投入使用的AIP潜艇。

常规潜艇的自持力一般不超过30天,但是209型能够达到50天,原因就在于该型潜艇搭载了AIP系统,即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

说白了就是给潜艇装了一组电池,依靠电池的电力推进,不需要上浮充电。

不过,李干的要求是,在209型常规潜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大的变化是放大尺寸增加排水量。

209型常规潜艇由小到大有五个型号,最大的1500型,其水下排水量最大才1800吨。

毫无疑问,这种小潜艇是不符合大国身份的。

李干的要求是放大一倍,即水上/水下最大排水量要达到3000/4000吨,采用双艇壳,最大潜深要超过300米。

这种大型潜艇才能满足作为大国的东大的需求。

吴立峰看完技术参数后,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直接建造4000吨级潜艇风险太大,建造周期也更长。阿干,我的意见是,先建造一批3000吨级的,在209型的基础上放大一半,先应对当前的局面。”

李干思索着说,“武汉那边能同时开工建造3条,红星造船厂这边,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同时开工建造4条。还是以12个月为周期。”

他立即把红星造船厂的资料找出来看。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吴立峰连忙问,“能达到吗?”

李干微微点头说,“你说得没错,直接上马4000吨风险较大,那就先造一批3000吨级的。我再从南港造船厂调一批人过来,红星造船厂12个月造4条没有问题。”

吴立峰顿时松了口气。

他立即盘算起来,现在已经有6条052B了,12个月后下水12条,加上7条3000吨级常规潜艇,以及上百艘022型隐身导弹艇。

这支海上力量加入,融合到海空军作战体系里,有能力应对局部战争了。

太平洋舰队有一百多艘主力舰艇,但是他们没有空中力量支持,作战能力是大打折扣的。

最关键的是,东大海军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歼-10D的能力摆在那里,哪怕是美国海军,都得掂量一下。

李干留在了红星造船厂,等欧美技术团到位,他立即组织人员展开工作。

新式潜艇的研制是重中之重,这种隐藏在水下的兵器,其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不是水面舰艇能比的。

另一方面,因为战时制度、地理位置的关系,红星造船厂和辽东海军造船厂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

这两个造船厂,居然因此发展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造船厂。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