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举荐
“老十三,你所言甚是,今日若非是你替朕排忧解难,朕恐怕还真会上了那南蛮蛮子的当。·x_x*n′y!d+..c^o\m¢”
武治帝的脸色有些阴沉。
他堂堂一个天国君王,竟险些被一个低贱的蛮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不过还有一事,朕想要让你来办。”
“只要父皇一声令下,儿臣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秦乾禹拍着胸口。
心中却是有些无语。
怎么父皇什么事情都找他,看来父皇身边的可用之人,还是太少了。
但紧接着武治帝的话,却是连秦乾禹都大吃一惊。
“朕欲抄了国相的家,只不过许瀚文身居高位多年,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即便是朕,也不是说想除了他就能够除了他的。
因此想要给许瀚文定罪,必然就要经过三堂会审才行,朝中那帮酒馕饭桶朕都不放心,唯有将此事交由你来办,你意下如何?”
秦乾禹愣住了,一时间竟是忘记了回应。
他万万没有想到,父皇竟这般果断狠辣,趁着许瀚文的病,直接就想要许瀚文的命。
这也能从侧面反应,武治帝既然能够走到今天,绝非是泛泛之辈,不动则已,动则雷霆。
除此之外,秦乾禹还看出了一丝不同寻常之处,道。
“父皇,国库现如今一分钱都掏不出来了?”
武治帝闻言,眉头微挑,暗道一声老十三的嗅觉果然敏锐。,卡|&卡>.小μ,说;{网× ,首±发;e
他倒也没有隐瞒。
“国库近来的确是没什么钱了,许瀚文这条老狗,这么多年看似为官清廉,实则背地里不知贪污了多少血汗钱,是时候杀他放血了!”
对于武治帝的雷霆手段,秦乾禹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在他听到武治帝想要抄了许瀚文的家时,心中就已经有了预料。
毕竟古代皇帝抄大臣的家,可谓是屡见不鲜。
只不过全凭皇帝想何时针对,何时抄家罢了。
更何况许瀚文倒台,已是必然之事,再加上国库的确亏空已久。
“让儿臣主持三堂会审倒是没什么问题。”
秦乾禹应道。
这种事情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一件惹火上身,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毕竟三堂会审,审判的可是国相许瀚文。
一旦没有将对方彻底摁死,那么将迎来无尽的报复。
即便成功扼杀对方,此举也会令满朝文武心寒,避而远之。
但秦乾禹丝毫不惧,因为他行的就是孤臣之道。
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
“好!”
武治帝大笑,见老十三这般爽快,他心生一动,道。′/D小[说)`C′Mμ¢S, ??最¢|?新1??章;=:节-更+??新¨快?{μ
“对了,许瀚文倒台之后,国相之位也将空缺出来,依你之见,朕应该让谁来担此大任更为合适?”
秦乾禹微微一愣。
断然没有想到父皇会这么问。
同时他也明白过来,这是父皇特意给他的赏赐。
为什么这么说?
无论是金银财宝,亦或者爵位官职,以目前的形式,武治帝都不太好直接赏赐给他。
因为文武百官必然会反对。
可许瀚文一旦被除掉,国相之位必然会空出来。
国不可一日无相,否则文官一派便无人统领。
而这时候武治帝让秦乾禹举荐,不就是变相的将这个位置让给他了吗。
因为只要秦乾禹举荐自己人就行了,无论是谁,只要不出大乱子,武治帝都不会拒绝。
但秦乾禹却是摇了摇头,道。
“父皇,儿臣身边并没有可用之人。”
“朕见正平就挺不错,你意下如何?”
武治帝微眯着眼睛问道。
此话一出,秦乾禹猛然抬头看向武治帝。
心里直呼老阴比。
表面看似武治帝是想要提拔正平,实际上分明就是武治帝贼心不死,还想要挖他墙角。
当初正平高中状元之时,武治帝就对正平动了恻隐之心。
让秦乾禹没想到的是,过了这么久,父皇居然还不打算松手。
“儿臣觉得不妥。”
秦乾禹有些不爽的说道。
要知道,现在整个杨家军三千兵马,全靠正平一人管理。
平日里还要教导他们文化。
且这些将士的一日三餐,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由正平一手处理。
倘若正平真入朝为官,那杨家军怎么办?
届时又该交给谁来管理?
秦乾禹可不想亲自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十三,到底是你不愿,还是正平不愿?”
武治帝的眸子锐利了不少,直言问道。
“父皇,先不说正平愿不愿意,你也知道,他这个人以前就是个轻狂书生,谁都瞧不起,傲气惯了,即便在宫殿里也是无拘无束,若是让他入朝为官,与朝中那些老油条为伍,他这种直来直去,不谙世事的性格,只怕是会害了他啊。”
秦乾禹解释一番。
武治帝闻言,沉吟良久,终究还是松口了。
“你说的倒也没错,国相一职,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要有处事应变,以及用人之能,正平的能力是不错,但其他方面,还缺些火候。”
“父皇圣明。”
秦乾禹开口道。
可他刚松口气,武治帝紧接着又道。
“既然国相一职暂无人选,那朕便下旨,封你为皇太子,由你统领文官一派,如何?”
秦乾禹闻言,大感头疼。
他可不想整天和那群文官儒生打交道。
况且一旦当了太子,那每天就有数之不尽的政事要处理。
到时候还怎么和嫂嫂们嬉戏打闹。
“父皇糊涂啊。”
秦乾禹叹了口气。
武治帝有些不解的看着他。
秦乾禹连忙解释一声。
“父皇仔细想想,朝中为何会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甚至于许瀚文胆敢联合文官一派,想要架空父皇?
无非就是因为皇权丧失,父皇手中实权更少,既然如此,父皇何不趁着此次机会,将大权握在手中,亲自执掌文官一派。
如此一来,朝中武将本就亲近父皇,文官一派又有父皇掌握,文武百官岂不都成了父皇的人?皇权也将更加稳固,无人可撼动!”
听到这里,武治帝呼吸急促,难掩激动之色。
对啊。
他怎么没有想到?
他为什么要让老十三举荐国相人选,又为什么要让老十三担任太子?
不就是因为他信任老十三吗。
两人同处一条战线,他也就不怕皇权丧失。
“可是……国相一职毕竟是先帝立下的,自大夏开国以来,便有这规矩,若朕想要执掌文官,那就要废了国相之位,文武百官必然从中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