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三重考验——道之境!
鬼,源于生灵死后的执念.
道,则是对这种执念的超越和升华。¤`*狐?恋}1)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2,节ea真正的鬼道,是理解并尊重生死的规律,而非试图打破或控制它。
理解了这一点,江赫的气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宁静和谐。
他向魂鬼深深一拜,表达对生死之道的敬畏和理解。
魂鬼见状,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也向江赫回礼。
两人之间的气息开始和谐交融,不再有任何对抗或紧张,如同两位老友在静静品茶,心意相通。
“第九场考验,通过,”
鬼将宣布,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惊讶和赞叹,“你展现了对鬼道最高境界的深刻理解,这是极为难得的。”
魂鬼的身形开始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缕清气,消散在空气中。
但在消失前,它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在对江赫表示认可和期许。
竞技场内的气氛为之一变,原本压抑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气息。
鬼将单膝跪地,向江赫行礼:“恭喜您,通过了第二重考验——鬼之难。您对鬼道本质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挑战者。”
它指向竞技场另一端的一扇门:“通过那扇门,便是第三重也是最后一重考验——道之境。那里将考验您对鬼道之道的最终理解和应用。”
江赫向鬼将还礼,随后走向那扇门。
门上雕刻着无数扭曲的面孔,似乎在无声地哭泣或呐喊,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安感。
推开门,里面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墙壁上悬挂着无数奇特的灯笼,每一个都散发着幽绿色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7!6\k+s′./n¨e?t\
走廊尽头是一个圆形的大厅,上方是穹顶,绘制着精美的壁画,描绘了鬼道的起源和演变。
大厅中央有一个圆形水池,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穹顶的壁画。
水池旁站着一位身着华贵长袍的老者,银发银须,面容慈祥而威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气息深不可测,给人一种面对大海般的渺小感。
“欢迎来到第三重考验——道之境,”
老者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如同远古的钟声回荡在大厅中,“我是鬼道殿的守护者,鬼老,负责最后的考验。”
江赫躬身行礼:“晚辈江赫,五道合一,特来求取鬼道传承,完善六道之力。”
鬼老点点头,目光深邃地打量着江赫:“五道合一,确实难得。你已通过前两重考验,展现了对鬼道的基本理解。现在,是最后的考验。”
“你需要在这个水池中,完成对鬼道本质的最终领悟,并构建出属于自己的鬼道体系。”
他指向水池:“这是道源池,蕴含着纯净的鬼道本源。进入其中,你将直面鬼道的本质,如果能够成功领悟并融合,就能获得鬼道传承。如果失败,轻则道基受损,重则魂飞魄散。”
老者语气变得极为严肃:‘必须警告你,这是最危险的一关。五十年前,曾有一位天才修士走到这一步,却在最后关头失败,至今被困在道源池中,处于半生半死的状态。”
“墨临,”
江赫脱口而出,“是他吗?”
鬼老有些惊讶:“你知道墨临?”
江赫点头:“我的同伴幽兰正是为寻找墨临而来。′?齐`盛@*小?:*说D网1×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原来如此,”
鬼老恍然大悟,“幽兰...那个为了寻找墨临,不惜转世为鬼的痴情女子。她终于来了吗?”
”是的,”
江赫确认道,“此刻她正在鬼城外等候。若我能通过考验,希望能同时解救墨临,了却她多年的心愿。”
鬼老沉思片刻,随后点头答应:“如果你能通过考验,获得鬼道传承,自然有资格救出墨临。”
“不过,必须提醒你,他被困五十年,已经与道源池的能量深度融合,想要将他分离出来,难度极大,可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无论多大的代价,我都愿意尝试,”
江赫坚定地说,“这不仅是为了幽兰,也是为了一个修行者应有的侠义之心。”
鬼老满意地点头:“你的心性难得。很好,现在开始最后的考验吧。但在此之前,我需要为你介绍一些关于鬼道的基本知识,以免你在道源池中彻底迷失。”
他指向穹顶的壁画:“鬼道,源于生命的终结与轮回的开始。它不仅仅是对鬼物的控制,更是对生死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鬼道的核心理念有三:一曰通,通晓生死之理;二曰达,达到生死一如的境界;三曰变,能够运用生死之力,实现各种变化。”
“在道源池中,你将直面这三重考验。首先是通的考验,你需要理解并接受生死的本质。”
“然后是达的考验,要求你超越生死的对立,达到一种统一的境界,最后是变的考验,考验你对鬼道力量的掌控和应用。”
“只有同时通过这三重考验,才能获得完整的鬼道传承。你准备好了吗?”
江赫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我已准备好,请前辈指引。”
鬼老满意地点头,随后为江赫打开了通往道源池的入口:“去吧,年轻人。记住,无论在池中看到什么,经历什么,都不要迷失自我,保持清醒和定力,这是成功的关键。”
江赫向鬼老行礼,随后缓步走入道源池。
池水温凉,触感奇特,不像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种半液态的能量流,轻轻浸润着他的肌肤,渗入体内。
完全浸入池中后,周围的景象开始变化。
水池、大厅、鬼老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灰色空间,既不明亮也不黑暗,给人一种虚无飘渺的感觉。
“通之境,始,”
一个空灵的声音在空间中回荡,“理解生死之本质,是为通。”
灰色空间中突然出现了无数光点,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
江赫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生命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如同经历了千万人的一生。
这种体验极为深刻,几乎令人迷失自我。
但江赫牢记鬼老的警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将这些体验作为理解生死的窗口,而非完全沉浸其中。
随着体验的深入,江赫逐渐领悟到生死的本质。
生命如同一条河流,死亡不是终点,而是河流的一个转弯,生与死本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彻底的割裂。
“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延续和转化,”
江赫心中浮现出这样的领悟,“鬼物,正是这种转化过程中的特殊存在,是生命能量在死亡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这一领悟的加深,灰色空间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无数光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图案,展示出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微妙关联。
“通之境,通,”
那个空灵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赞许,“达之境,始。超越生死对立,是为达。”
灰色空间再次变化,这次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边是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代表生命,一边是幽暗寂静的黑色世界,代表死亡。
两个世界之间有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
江赫明白,这是要考验他能否超越生死的对立,达到一种统一的境界。
他尝试着运转五道之力,希望借助已有的修为来架设一座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然而,五道之力在这个空间中似乎受到了某种限制,无法完全发挥作用。
“依靠外力无法达到真正的超越,”
江赫醒悟,“必须是内在的理解和认同,才能打破这道鸿沟。”
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境,尝试从更深层次理解生死的统一性。
生命中包含着死亡的种子,死亡中孕育着新生的可能,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转化,本就是一体两面。
随着这种理解的深入,江赫的心境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将生死视为对立的两极,而是将其视为同一个循环的不同阶段。
这种心境上的转变,使他的意识能够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感受生与死的统一性。
奇妙的变化开始发生。
两个世界之间的鸿沟开始缩小,最终完全消失。
绿色和黑色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颜色,既不是生的绿,也不是死的黑,而是一种超越两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