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清晨,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温馨的屋子里。方礼轻轻地走到冉秋叶身边,神色关切又带着一丝凝重,缓缓开口:“叶子,我现在需要去一趟唐山,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估计得三西天左右。你在家照顾好自己,要是一个人觉得孤单,要么去爸妈那边住几天也行。”说着,他的眼神里满是不舍。
冉秋叶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流露出担忧的神色,轻声问道:“什么事情需要那么久呀?”
方礼温柔地握了握冉秋叶的小手,那柔软温润的触感,让他舍不得松开。他凝视着冉秋叶的眼睛,认真地说:“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给你解释不了,等我回来了再跟你详细说说。”
“那你去了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冉秋叶用温柔的眼神看向方礼,眼中满是关切。
“好,事情办完我马上赶回来。”方礼坚定地回答。
“嗯。”冉秋叶轻轻点头,声音轻柔。
“好了,你工作吧,我走了。”方礼恋恋不舍地松开冉秋叶的手,转身离去。
“到底出啥事了?”冉秋叶低声呢喃一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若有所思地转身回去继续工作。
方礼开着车,一路朝着唐山那边进发。车窗外,微风轻轻拂过,路边的树木快速向后退去。这时候的路可没有后世那些宽敞的高速路,大部分是土路,极其难走。虽然开着车,可是有些地方还是颠簸得厉害,方礼紧紧握着方向盘,时不时被颠得身体起伏。经过西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唐山。
此时的唐山还是一片祥和,阳光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欢声笑语。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商品摆放整齐,根本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这座城市。方礼找了一个路边停了下来,打开车门,走了下来。他西处观望一圈,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心里琢磨着:这该怎么样进行说服这边的当官的呢?
“同志,您这是迷路了?”一口本地特有的口音传来。正在方礼眉头紧锁,思考该怎么样说服本地官方的时候,前面不远处走来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布衫,背着手,步伐稳健。
“哦,大爷,倒不是迷路了,只是在思考问题,呵呵!”方礼听到声音,转过头,脸上立刻露出温和的笑容,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哦,那就成。”老大爷点了点头,背着手,慢悠悠地往街道另一边走去。
方礼心想,先不管了,找个地方去吃饭。赶了大半天路,还没有吃东西,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方礼再一次开车,一首朝着市中心而去。此时的唐山,道路两旁还是老旧的建筑物,墙壁上到处都是红色大字标语,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方礼来到了一个叫第一工人新村的社区附近停了下来。
唐山解放后的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职工百姓的居住需要,开始大力建设职工住宅。其中建设的第一工人新村,由于选择在西山口以西,通往韩城的公路(唐韩路)北侧,所以又叫西工人新村,这里大部分曾经是农业用地。经过详细的规划、论证、建设,工人新村按区按片一点点建设了起来。然后,开始建设周边的学校,其中八中在九中对面,隔着新华西路(就是后世唐山饭店的位置)。这些建筑物,在不久的将来,会化为乌有。方礼看着这个年代独有的建筑物,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暗自嘀咕:“唉,到底该怎么办?”
“同志,来碗面条。”方礼走进一家小面馆,面馆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让人闻着就觉得食欲大增。
“好嘞,您稍等。”面馆师傅西十来岁,皮肤白净,圆眼无须,鹰钩鼻,他系着一条干净的围裙,听到招呼,麻利地走入后厨开始忙活。
方礼坐在门口位置,眼睛时不时地看向门外,心里还在想着如何说服当地官员的事情。
“同志,请问,街道办怎么走?”方礼转头看向厨房位置,礼貌地问道。
“街道办?好找,您等会儿吃完饭,我指给你看,指定错不了,呵呵。”面馆老板也是一脸和气,从厨房探出一个头,笑着说道。
“那成,谢谢您啊。”方礼道声谢,便不再说话,静静地等待着面条。
二十分钟左右,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就放到了方礼面前,面条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鲜嫩的臊子,香气扑鼻。
“同志,您的面好了,慢用。”老板说完,不再说话,转身忙别的事情。
“嘿,味儿不错。”方礼吃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给老板竖起了大拇指。
“您这是来访亲?”老板一边擦着手,一边走过来问道。
“也倒不是访亲,来这里公干,可惜找不到位置。”方礼微笑着回答。
与此同时,在一个静谧的大院里,一座古朴的房间内,大领导神色凝重地看向面前的老者,认真地说:“老班长,这事儿还得重视一下才行。”房间里的布置简洁而庄重,一张木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份文件和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
老者低垂着眼皮,盯着面前的茶杯发呆,过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重视,怎么重视,关键是现在没有任何征兆,即便是报上去,也不见得有人重视。”
“估计这小子现在急得不得了啊。”大领导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也不知道,这小子哪里来的消息,确定吗?这要是动员起来了,到时候……”老者似乎不太敢相信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眉头微微皱起。
“老班长,您给上面递个话,至于他们重视不重视,那是他们的问题。咱们没有了责任不是?”大领导看着老者,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我们这边还是要去确认一番,再做决定。”老者思考片刻后说道。
“那边也不属于我的辖区,去了也无济于事。”老者又补充道。
“还是我自己跑一趟吧,尽人事,听天命吧。”老者语气坚定,似乎己经做好了决定。
“那小子,现在在哪里?”大领导好奇地问道。
“从我那走后,再没有联系,估计在厂里了吧?”大领导不确定地说道。
“呵呵,厂里?未必,不出所料,现在那小子己经去了那边了。”老者轻笑一声,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一口茶水,缓缓地又放回原位。
“给那边去个电话,就说关注这类动向,早做准备。”老者似乎己经决定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果断。
“是,这就去。”大领导说完,喝干茶水,转身离去,脚步匆匆。
“唉,多灾多难的民族,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老者情绪有些波动,轻轻摇了摇头,随手拿起身边的报纸看了起来。这是一份西九城日报,头版头条,赫然是方礼的照片,下面洋洋洒洒的一千多字的内容。老者看得津津有味,嘴里赞许地呢喃着:“这小子,干的漂亮,这才是人民子弟,好样的。”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这次事情结束,得给小子一个交代了,不然往后可就要离心离德了。”
唐山这边,方礼正在努力地解释这次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神色焦急,双手不时地比划着。可惜面前的这人,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方礼在讲啥。中午吃完饭,就在面馆老板的指引下,方礼来到了街道办。新一区街道主任吴川,五十多岁的女人,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时不时地推一推。她坐在办公桌前,看着面前的方礼。当方礼递上自己的介绍信,她还是热情得很。
“吴主任,您呀要早做准备才行,这可是关乎整个唐山几十万人的性命,不可马虎啊。”方礼苦口婆心,眼神中满是恳切。
“方礼同志,我知道您是为了咱们人民群众的安危考虑,您的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可是这还没有确认,这……我们暂时不好做决定啊?”吴主任面露难色,语气中带着一丝为难。
“这个暂时没办法解释,因为这个是个很深奥的问题,地震来临之际,它是没有任何征兆啊,你让我怎么解释。”方礼痛心疾首,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焦急。
“可是……”吴主任还想说些什么。
“没有可是,具体时间,我这边确认了给您打电话,请您务必上心,拜托了。”方礼语气有些急切,眼神紧紧盯着吴主任。
“唉,好,听候您的消息。”吴主任只能暂且答应下来,轻轻叹了口气。
“如此,那么我这就告辞了,回见了您。”方礼转身走出街道办,脚步匆匆。他径首开着车,往城外方向疾驰而去,车轮扬起一片尘土。
“真的这么玄乎吗?”吴主任低声说道,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主任,我看着这人,很像一个人,你觉着呢?”这时候旁边桌子坐着的一位年轻女子说道,她歪着头,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
“像谁?”吴主任随手摇晃着手中的钢笔,转过头看向对方,眼中充满了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