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实验体动了
“你们说,这个实验室里面,还有别的活的头苞?”
陆阳冷不丁的说了一句,众人下意识的看了看周围。+&第.?一`看-?书,>?网, D1¥免§费@&阅??~读-
小栗子一脸紧张兮兮的看着周围,埋怨道:“陆阳哥,别突然这么吓唬人啊。”
“不,陆阳说的没错,这个实验室里或许还有活体的头苞。可惜,不知道头苞长什么样,总之大家要小心谨慎。”
张保山提醒道,将身后背着的歪把子机枪拿在手中。
小栗子被陆阳和张保山一说,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毕竟被头苞寄生的下场,就在眼前,只是看一眼就让人不寒而栗。
扭头又看了一眼容器内的实验体,小栗子突然发现,被头苞寄生的躯体,扭曲的手指微微动弹了一下。
小栗子发出一声惊叫,枪口指着容器内的寄生体,惊恐的喊道:“陆阳哥,它、它,它动了!”
陆阳他们也被小栗子这一连串动作也惊动了,听到小栗子说罐体容器内的标本动了,陆阳示意大家后退几步。
他自己则走到容器面前,用审视的目光盯着里面的实验体。?第|¨一]?看?2书a网¤/ ¤无.]|错2,内2@容-£~
头苞应该是实验体头上那个,像是菠萝一样的玩意。
近距离可以清楚的看到,头苞的神经触须嫌烦了这个可怜人的头盖骨,里面已经看不到大脑,取而代之的是头苞的神经组织。
他用冲锋枪的枪口,轻轻敲了几下标本容器,里面的寄生体没有丝毫反应。
于是,陆阳转过身,然后突然回头对着寄生体吓唬一声,还是没有反应。
“好了,别自己吓唬自己了。这是个标本,都浸泡在里面几十年了,早就死透了。”
陆阳拍了拍小栗子的肩膀,示意他冷静下来。
“可是,我刚才明明……”小栗子挠了挠头,“或许是我太紧张看错了?”
“应该是吧。这里空气太压抑了,可能让你产生错觉了。”董梦晴也觉得小栗子是看错了。
毕竟小鬼子把这个实验体制作成标本,又浸泡在福尔马林里面几十年。
不管是人还是头苞,都已经死透了,不可能再活过来。
“对不起啊。”
“没事,走吧,里面还有不少地方,看看有没有其他资料。”陆阳挥挥手,示意大家往里面继续搜索,“都小心点,有任何异常的东西,都别碰别乱摸。`d?u!y?u-e!d~u?.·c\o/m′”
一行人越过实验标本,朝着房间里面进发。
就在他们走后,容器内的实验体,躯体缓缓的转动起来。
身上那些已经坏死的根须,重新活了过来。
里面的房间被人为的隔开,分割成一个个类似牢房的实验室,他们将被寄生的人关押在这几个房间里面。
陆阳透过窗口,可以看到房间里的地面上以及墙上,早以干涸的血迹。
即便过去了几十年,依然能够从中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最里面又是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不少紧闭的柜子,陆阳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不少实验的资料,于是让大家一起分头找了起来。
董梦晴一一打开实验台下面的柜子,看看有没有实验报告。
不过,下面堆放的都是一些化学试剂,瓶瓶罐罐琳琅满目。
起身走向另一个实验台,然后她看到实验台上面,有一个容器,里面浸泡着一颗人头。
这什么恶趣味,居然把人头摆放在实验台上。
可是走近之后,董梦晴惊奇的发现,这似乎不是人头。
上面看起来像是头发的玩意,是一条条植物的根须。
而且,这人的五官,也只是看起来类似,从皮肤还是能分辨的出来,这不是人头。
“难道,这就是头苞的标本?长得像人头,不过比正常人的脑袋小了一些,倒像是孩童的大小。”
“各位,在这里,我找到了小鬼子的实验报告。”
不远处,张保山站在一个文件柜面前,招呼大家过来。
陆阳他们都走了过来,随手拿起一份实验报告,打开之后,惊讶的发现,这里面居然还有照片。
照片里,被头苞寄生的人,头上顶着一个孩童大小,五官栩栩如生的人头。
而且,诡异的是,这个人头是倒挂着的,类似头发的根须从实验者的口鼻之中钻了进去。
这一幕,说真的带给陆阳的震撼很大,感觉自己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了。
“这就是头苞?”他忍不住道。
“应该没错。我刚才在那边的实验台上,看到一个浸泡在福尔马林里面的头苞样本。难怪叫头苞,这如果不仔细看,都会认为这是小孩子的脑袋。这究竟是什么生物,会长得如此诡异。”
张保山这边也在翻着实验报告,他一边看一边说道:“这似乎,是一种真菌?类似于蘑菇,但具备一部分植物的特征。”
根据报告里面,头苞那些类似头发的根须,会进入人的大脑。
从大脑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最后就会形成他们刚刚看到的那个完全扭曲变形的生物。
可以看到寄生的后期,被寄生者体内完全布满了这种根须。
这种根须会撑破皮肤,同时孵化骨头,导致被寄生者的躯体扭曲变形。
被寄生者逐渐被寄生变化的过程,都被小鬼子用相机记录下来。
张保山拿着一张照片,说道:“看样子,相比起第三实验室,小鬼子们更看重这第二实验室。”
“为什么这么说?”陆阳奇怪的问道。
“很简单,从这些实验报告里面夹带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
见陆阳他们都没明白,张保山进一步解释道:“这个实验室建立的时间,已经是反邪恶主义战争的最后一年。当时的扶桑,国内物资匮乏,更不用说出国作战的这些军队。不管是相机还是胶卷,都无法从国外进口。你们也注意到了,第三实验室的实验报告,都没有照片,唯有第二实验室这里,几乎每一天的报告都拍了照片。”
“对于当时的小鬼子来说,胶卷应该不多,所以,我认为他们更加看重第二实验室的研究。至于第三实验室,将远古病毒武器化的可能性,连他们都认为达成结果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