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黑玉佛
“陆阳,里面怎么样?”
董梦晴有些担忧的站在洞口前,朝着里面喊道。+b\q′z~w?w·._n\e·t?
洞口黑漆漆的,一点光都透不进去,完全看不到里面是什么情景。
董梦晴他们正想着要不要进去看看时,洞口里面传来脚步声,陆阳从里面出来了。
“陆阳,没事吧,里面有什么?”董梦晴看到陆阳没事,放下担忧的同时,也好奇的追问道。
“有趣,你们也都进来看看吧,我想我们并没有找错地方。”
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没找错地方。
等等,难道这下面?
董梦晴和张保山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都沿着这个洞口钻进去。
在这条狭窄的通道尽头,他们看到了一座佛像,黑色的佛像。
董梦晴他们进来之前,想过里面可能会遇到什么,但没想到这狭长的树洞里面,居然有一座黑色的佛像。
和平时在寺庙里常见的佛像不同,不是菩萨佛祖!
看起来,倒像是某位罗汉或者天王金刚什么的。
佛像表情忿怒神态夸张,双手结印怒视着前方。
一开始见到这佛像的时候,陆阳差点被吓到,以为真的是一个人坐在那对他怒目而视。?{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主要还是这佛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其忿怒姿态分毫毕现,可见其雕刻技艺有多么高深。
整座佛像坐卧在莲台上,高度接近两米。
“这里居然有这样一座佛像,真令人难以置信。”董梦晴满脸惊讶,佛像的底座似乎是深埋在地底,“等一下,这不是石头,这是玉?”
“没错,黑玉。”
黑玉?
黑玉之国!
“还记得马可波罗日记里面说过,黑玉之国盛产一种黑玉。而黑玉之国的国度,就建立在一座巨大的黑玉之上。”
张保山看着这座佛像,说道:“所以,这佛像是黑玉之国遗留下来的?”
“可能性很大。”陆阳点头,说道,“董小姐,可以跟后方营地视频联系吗?我想让我爸和我妈看看,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
“当然可以,我去拿摄像头。”
董梦晴说着,立刻急急忙忙跑出去。
如果这佛像真的是黑玉之国的遗物,那说明他们搜寻的方向是正确的。
黑玉之国就在这片森林之中。¢s_o?k~a·n_s_h+u¨./c¨o-m′
小栗子看着佛像完全不懂这些,他就是惊讶这巨树内居然会有一座佛像。
“陆阳哥,这佛像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什么黑玉之国吗?”
“只能说有这个可能,看样子我们运气不错。”
确实,虽然刚进森林的第一晚,就遇到了疑似野人的生物。
但昨晚的大雨,闪电将巨树的一部分树干击落,正巧把这个洞口砸了出来。
否则的话,根本没人会想到,在这巨树内会有这样一座佛像。
小栗子看了看他们进来的那条通道,在看着眼前这座佛像,困惑的挠了挠头。
“陆阳哥,你说这佛像是怎么弄进来的?”
他们进来的那条通道,最宽也没有超过一米。
而看这个佛像,佛像底座可是面积非常大,根本不可能通过这条通道将其运进来。
“你这个可问到了我的知识盲区了。”
其实陆阳自己也很困惑,无论怎么想,这个通道都无法将佛像运进来。
也不知道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做到这一切的。
很快,董梦晴将几个高清摄像头拿进来,同时还有灯光。
树洞里面太暗了,靠手电筒的光芒,根本看不清楚这个树洞。
后方营地这边,接到陆阳的联络后,陆文辉和杨玉娟都急忙来到信息车的二层。
疑似黑玉之国的文物,他们都想第一眼看到。
黑玉之国,历史文献对其几乎没有任何记载。
哪怕是杨玉娟,也基本只是在藏传佛经里面才看到一小段关于黑玉之国的描述。
可以说除了这些,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黑玉之国的真实存在。
哪怕陆天行,还有马可波罗的日记,都侧面佐证黑玉之国的存在。
但在陆文辉他们看来,如果能够找到实质性的证据,证明黑玉之国的存在,对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史都是巨大的发现。
谁曾想陆阳他们进去才一天,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很快,视频连线就成功了,屏幕里可以看到陆阳对着摄像头打招呼。
“爸、妈,能看见我吗?”
“看的见,这影像比我想象的清晰许多啊。”陆文辉感慨道。
那当然了,毕竟信号车是用5G信号传输,还有两台卫星专门服务。
传输的影像还是4K,清晰度自然不用说了。
“我听来找我们的人说,你们发现了黑玉之国的文物,在哪?”陆文辉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把镜头调过来,”陆阳把摄像头对准了黑玉佛像,“爸、妈,你们看到眼前这个佛像了吗?这是在我们营地这棵树下一个洞口内发现的。”
陆阳简单说了发现佛像的经过,而陆文辉和杨玉娟目光则落在佛像身上,他们都戴上眼镜仔细的观察起来。
“玉娟,你觉得呢?”陆文辉问一旁的杨玉娟,他对佛教这方面的研究不如杨玉娟。
杨玉娟看了一会,说道:“看这佛像的样式,应该是唐朝早起的,上面还留有很浓厚的藏传佛教风格。”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虽然都源自于大乘佛教,但是二者在佛像造像上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造成二者有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藏传佛教的佛像,基本上是保留了古印度造像特点,而汉传佛教的佛像融入了中原特色。
“最简单的比如面相和体系。藏传佛像种类比较庞大,佛像的造型较为复杂。佛、菩萨、金刚、罗汉、天王、护法神等形象多达千余种,寺庙中常见的也有上百种;而汉传佛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平时我们寺庙里见到的那些,菩萨佛祖之类都以慈悲和善的面相为主,大多表现为寂静朴素、悲天悯人的造型。”
“如最常见的释迦牟尼像、观音像都是神态安详,跏趺坐于莲花,给人平和、安稳之感。基本上,汉传佛像都是这种慈悲善目,很少有这种忿怒佛像,这是在藏传佛像里面较为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