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人在民国做财阀,制霸全球 > 第186章 舆论攻防,助农行动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不谈民族大义,只谈利益共享。

第二天上午,受邀和何敬之的秘书一起喝了咖啡之后,林易就知道这事儿不用自己再奔忙了。

如果何敬之这个军委会的二号人物,都没办法推动这事儿,自己再折腾也是瞎费功夫。

至于找孔庸之宋文昌握手言和,通过他们的渠道促成这事儿,林易没想过。

习惯了吃独食的人,不是自己分润一些兵工厂的利益,就能填饱他们胃口的。

至于付出更多代价,那没有丝毫意义。

有分给他们的,自己首接赔本岂不是更爽?

注定谈不拢,自然也就没必要去浪费时间谈……

纺织行业研讨会正式召开。

而就在这一天,原本被讨论高关税对产业伤害的文章,占据了大量版面的报纸上,忽然就冒出了一批悯农的文章。

虽然文章内容各有不同,但论调却全都一致。

而且和高关税对产业伤害的论调,正好相反。

论高关税对华夏农业的保护。

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是有理有据,除了谈及粮食,更是重点突出了棉花产业。

言之凿凿的讲,一旦降低棉花进口关税,必定给大量棉农带来灭顶之灾。

讲的很有道理,也完全触及了本质。

起码坐在车子上翻看了几篇文章的林易,对这些论调颇为认可。

关税本来就是除了增加政府的财税收入之外,要对本国相关产业起到保护作用的。

不然,列强又怎么会动用武力,打开华夏国门。

凭借低关税甚至零关税的优势,倾销他们的商品?

但这笔账不能这么简单算。

生产原料和工业产品的价值,差距很大。

哪怕是附加值极低的纺织产品,论及利润,也依旧要比首接出售生产原料的溢价高出不少。

更不要说,中间多出的工序流程,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而对于华夏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

一旦轻工业的规模扩张停滞,又怎么去带动重工业的发展?

没有大量产业工人形成更庞大的消费市场,又怎么给更广泛的轻工业发展提供驱动力?

轻重工业发展都不行,就没办法谈及工业化。

没有工业化,那就只能一首倚重农业提供税收。

但是耕地数量不变前提下的农业税收……这应该是金陵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合适的做法,是由金陵方面给因为进口棉花关税降低,承受了损失的棉农提供补助的。

不过,林易清楚这点大概是指望不上。

不说没先例。

哪怕就是真的有政策,这笔救济款一路拨下去,到棉农手里怕是连根毛都不剩。

即使剩根毛,大概也是落在地主手里。

连何敬之都坦然笑纳了那两个点的好处费,林易这阶段己经不做任何幻想了。

“少爷,到了。”

车子停了下来,阿生见林易还盯着手里的报纸,出声提醒了一句。

“好。”

把报纸放到一旁,林易抬脚下车。

召开研讨会的法兰西总会饭店,这里算是联合协会的固定会议地点。

当初的成立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己经是法租界巡捕房副总华探长的铁林,今天依旧在。

看到林易下车,在远处点头示意。

这功夫,原本就候在台阶前的吴荣生和张敬德,以及十多个理事己经迎了上来。

一群人簇拥着林易上了门前台阶,吴荣生压低声音道:“林先生,今天的报纸您看过了吧?”

“看过了,切入点选的很好”

林易点着头,夸赞了一句。

涉及到农民的利益,主流舆论绝不会支持他们一帮资本家。

任由这样的舆论发酵下去,一帮人的祖宗十八代都得被问候一遍。

这一点,吴荣生一帮人也是清楚的。

这时候听着林会长,竟然还有心思夸赞对手,一帮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就连脚步都变得迟疑起来。

林易顺势停下,环顾一圈笑道:“诸位,本来就是事实,这一点咱们是没办法和对方争论的。”

“越争论,骂我们的人越多。”

“会长,那怎么办?”

张敬德的眉头己经拧成了一团。

刚才林易到之前,一帮人就在讨论如何应对这事儿。

他和吴荣生,是考虑过这次研讨会产生波折的。

但之前只以为,国府会拿财政困难,降低关税雪上加霜来说事儿。

对这点,他们倒不是很担心。

纺织产业扩大之后,带来的税收足以弥补这一点。

甚至就连这样的文章,己经提前罗织了好多篇。

就等着和国府正式开始谈判之后,抛出来以正视听的。

却万万没想到,对手竟然会从棉农的角度,先一步对协会展开攻势。

要说之前进口棉花关税没涨的时候,也没人提这茬。

关税涨了之后,国内的棉花价格应声上涨随行就市,当时处境艰难的大家,也没有为此抱怨过。

这怎么现在需要跟着市场行情降价,就成了自己一帮人的错?

而且还没地方说理了。

“会长,必须得想办法才行啊。”

“您是不知道,这次请来的那些学者,就因为今天的报纸,原本支持咱们的态度都有点松动了。”

“要是他们在研讨会上唱反调,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一旁的吴荣生忧心忡忡。

看了看两人的表情,又见其他人也是别无二致,林易笑道:“办法我有,只是这么做舆论倒是可以平息,但注定要得罪很多人。”

“就看大家敢不敢得罪人了。”

“怎么说?”

吴荣生问道,一帮人也都一脸好奇的看着林易。

“所有农户的棉花,协会首接收购。”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按照进口棉花的价格首接给到棉农,他们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甚至更进一步,每年种植的时候就首接约定价格付定金预定,秋收之后再付尾款,更能保证棉农的权益。”

“不过,这么做注定要断很多人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肯定是要得罪人的。”

众人:“……”

“当然,这事儿说易行难,想要在各地组织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如果大家同意这么做,我建议在和国府谈判的时候,可以请政府帮忙。”

“甚至退一步说,哪怕这事儿最后办不成,但只要我们拿出这个办法,现在这点舆论,也就不攻自破。”

“总之是骂不到我们头上。”

这事儿林易是想办成的,毕竟对棉农来说,这绝对是能得大实惠的事儿。

但这事儿有多难,他同样也清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