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255章 你就是刘建设?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沈良心中一动,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

他点点头:“李局长,我可以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不过,我需要一点时间来完善一些技术细节。”

“需要多长时间?”

“三天。”沈良想了想,“三天后,我会交给您一份完整的可行性报告,包括技术方案、投资预算和预期收益。”

李局长满意地点头:“好,我等你的报告。”他转向张厂长,“张厂长,这三天你要给小沈同志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是!”张厂长连忙应道。

刘建设眼看大势已去,忽然发狠般地大声喊道:“李局长,您可千万别被这小子给骗了!他就是个骗子!什么连铸技术,什么国际先进水平,全是在吹牛!”

李局长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是不是吹牛,三天后就知道了。”

“三天?哈哈哈!”刘建设像是抓住了什么把柄,“李局长,您知道连铸技术有多复杂吗?别说三天,就是三个月都未必能搞出个像样的方案来!这小子明摆着是在拖延时间!”

沈良平静地看着他:“刘副厂长,你这么激动干什么?难道你希望我失败?”

“我…” 刘建设被噎了一下,“我这是为厂里着想!万一你搞砸了,耽误的是大家的前途!”

“那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沈良语气淡然,但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李局长摆摆手:“行了,就这么定了。刘建设,你先跟我回市里,接受组织调查。李志强,你也一起来。”

“李局长,我…”

“没有什么好说的。”李局长断然道,“破坏国家财产,这是原则问题。”

看着刘建设和李志强被带走,车间里的工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小声说:“这下好了,刘副厂长终于栽了。”也有人担心:“沈良这小子能行吗?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张厂长走到沈良身边,压低声音说:“小沈,这次的机会很难得,但压力也很大。!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三天时间真的够吗?”

沈良笑了笑:“张厂长,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那就好。”张厂长拍拍他的肩膀,“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全厂都会支持你。”

等人群散去后,沈良独自站在破损的设备前,脑海中开始整理着前世的技术资料。连铸技术在八十年代确实是最前沿的技术,但对于经历过三十年技术发展的他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要如何把超前的技术包装成符合当前时代特色的方案。太超前了会引起怀疑,太保守了又达不到震撼效果。

正在思考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沈工!”

沈良回头一看,是车间的老师傅王大海。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工人一直是车间的技术骨干,在刘建设的压力下也没有参与破坏行动。

“王师傅。”沈良点点头。

王大海走近了,左右看看没人,才小声说:“沈工,我有个事想问你。”

“您说。”

“刚才你跟李局长说的那些技术改进,真的能实现吗?”王大海眼中带着期盼,“我在这个厂子干了三十年,眼看着设备一天天老化,产量一天天下降。如果真能像你说的那样提升五成产量…”

沈良看着这位朴实的老工人,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王师傅,我可以向您保证,不只是五成,如果条件允许,我们的产量还能再翻一番。”

“真的?”王大海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

“真的。”沈良语气坚定,“不过,我需要您的帮助。”

“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绝对没问题!”

沈良指了指破损的设备:“首先,这些设备需要彻底检修。`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虽然李志强他们搞了破坏,但有些隐患本来就存在。趁这个机会,我们要来一次彻底的技术升级。”

王大海点头:“这个我明白。还有什么?”

“还有,我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工具。”沈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清单,您帮我想想办法能不能搞到。”

王大海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沈工,这些东西…有些我没见过啊。”

沈良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可能写了一些超出时代的材料名称。他连忙说:“没关系,我再想想其他的替代方案。”

“不过,”王大海忽然压低声音,“如果是为了搞技术革新,我有个朋友在机械厂,说不定能帮上忙。”

就在这时,厂门口传来汽车引擎声。沈良和王大海转头一看,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厂区。

车门打开,下来的竟然是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身后还跟着几个助手模样的人。

张厂长匆匆赶来,满脸疑惑:“请问您是…?”

中年男人掏出一张名片:“我叫赵明华,省机械工业厅的。听说你们厂有个年轻人搞技术改革搞得很不错?”

张厂长接过名片,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省机械工业厅的人亲自登门,这可不是小事。

“赵厅长,您好您好!”张厂长连忙伸出双手,“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明华摆摆手:“别客气。我听李局长说,你们厂有个技术员叫沈良,在连铸技术方面有独到见解?”

“是的是的!”张厂长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什么,“沈良就在这里,我马上叫他过来。”

沈良听到自己的名字,心中暗自盘算。这个赵明华来得这么快,显然是有备而来。看来刚才在会议室的那番话,已经传到了更高层。

“沈良,过来一下。”张厂长朝他招手。

沈良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了过去。王大海识趣地退到一边,但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您就是沈良?”赵明华上下打量着沈良,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啊。”

“赵厅长好。”沈良不卑不亢地伸出手。

赵明华和他握了握手,忽然问道:“听说你对连铸技术有自己的看法?能不能具体说说?”

沈良看了看周围,张厂长连忙说:“要不我们去办公室谈?”

“不用。”赵明华摆摆手,“就在这里说。我想看看实际情况。”

沈良点点头,走到那台被破坏的设备前:“赵厅长,您看这台设备。表面上看是人为破坏,但实际上它本身就有很多问题。”

“什么问题?”

“首先是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沈良指着设备的一处,“这个位置的冷却水流速度不够,导致钢坯在这里容易产生裂纹。”

赵明华皱了皱眉:“你怎么知道的?”

“从钢坯的断面就能看出来。”沈良走到一边,拿起一块废料,“您看这里的金相组织,明显有过热的痕迹。”

赵明华接过钢坯,仔细观察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身后的一个助手凑过来看了看,小声说:“赵厅长,他说得对。”

“还有什么问题?”赵明华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其次是拉速控制系统。”沈良继续说道,“现在的拉速是固定的,但实际上应该根据钢种和浇注温度进行调整。如果能实现动态控制,产量至少能提升三成。”

“动态控制?”赵明华眼睛一亮,“具体怎么实现?”

沈良在心中快速思考。动态控制在1980年确实是超前的概念,但他可以用当时的技术水平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

“通过改进测温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沈良说道,“我们可以在结晶器出口增加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变化调整拉速。虽然不能做到完全自动化,但手动调节的精度可以大大提高。”

赵明华听得眼睛发亮,转头对助手说:“记下来。”

张厂长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但看到省里的领导这么重视,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沈良,你提到的技术改进方案,大概需要多少投资?”赵明华问道。

沈良快速计算了一下:“如果只是基础改造,五万块钱够了。但如果要做到我刚才说的那种程度,可能需要十五万。”

“十五万?”张厂长倒吸一口凉气。这对于他们这个小厂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赵明华却点点头:“这个投资合理。如果真能实现你说的效果,这笔钱花得值。”

这时,厂门口又传来喧哗声。几个人转头一看,竟然是刘建设带着一帮人回来了。

刘建设一看到省里来的车,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他快步走过来,看到沈良正在跟赵明华谈话,眼中闪过一丝恶毒。

“张厂长,这位是?”刘建设故意打断了谈话。

张厂长正要介绍,赵明华却抢先说话:“你就是刘建设?”

“您认识我?”刘建设一愣。

“当然认识。”赵明华的语气变得冷淡,“听说你们车间的设备昨天出了故障?”

刘建设心中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说:“是的,不过已经在抢修了。”

“抢修?”赵明华看了看那些明显被人为破坏的痕迹,“这些破坏痕迹这么明显,你觉得我们看不出来?”

刘建设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万万没想到,省里的领导竟然会亲自来调查这件事。

沈良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冷笑。

刘建设这次是真的踢到铁板了。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