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222章 谁的工艺更胜一筹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沈良的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c¨m/s^x′s′.¢n_e*t~

他紧盯着温度计,手指不停地在各个阀门上调节,确保火焰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区间。

“十五分钟了。”小李看着手表,声音有些发颤。

沈良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炉膛深处,那里隐约可见轴承的轮廓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突然,厂长办公室的方向传来一阵嘈杂声。

张主任带着厂长和几个干部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沈良!你好大的胆子!”厂长刘建国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私自使用重要设备,还敢顶撞领导?”

沈良依然专注地盯着炉子,仿佛没听见身后的喊声。

“十八分钟了。”小李的声音都在发抖。

“给我关了它!”厂长一挥手。

“等等!”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刘德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叠文件,“厂长,您先看看这个!”

“什么东西这么要紧?”厂长不耐烦地接过文件。

“这是沈良同志设计的新型热处理工艺。理论上可以让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三倍,而且成本只有原来的一半!”刘德山快速说道,“我刚才去找了几位老专家讨论,他们都说这个方案很有价值!”

“二十分钟到!”小李突然喊道。

沈良立即打开炉门,示意工人们将轴承取出。

滚烫的轴承被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油槽中,发出“嗤嗤”的响声,白烟腾起。

车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最终的结果。,x-i¨a`o¨s,h~u?o/c-m_s,.-o+r!g!

张主任冷笑道:“就算理论再好,这种粗制滥造的方式能有什么效果?我看啊,这批轴承肯定全报废了!”

沈良面无表情地从油槽中取出一个轴承,放在工作台上仔细检查。他拿起锉刀,在轴承表面轻轻一划。

“叮”的一声,火星四溅!

“这…这怎么可能?”张主任瞪大了眼睛,“普通的锉刀居然划不动?”

沈良拿起轴承,递到厂长面前:“刘厂长,您可以找技术科做个硬度测试。如果达不到要求,我自愿承担所有责任。”

刘建国接过轴承,仔细端详着。他在厂里干了大半辈子,光是看表面的光泽就知道这轴承的质量绝对不一般。

就在这时,车间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厂长!大事不好了!”一个人跑进来大喊,“省里打来电话,说咱们上个月发货的轴承,已经有三分之一出现质量问题了!”

车间里瞬间一片哗然。

“完了完了,这下真要出大事了!”有人低声议论。

张主任眼睛一亮,立刻转向厂长:“刘厂长,您看看,这就是不按规矩来的后果!现在出了这么大的质量问题,上面肯定要追责。依我看,先把沈良停职查办,免得他再胡来。”

刘建国的脸色阴晴不定。作为一厂之长,他深知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处理不好,不光是他的乌纱帽不保,整个厂子都要受牵连。

“等等,”沈良突然开口,声音异常平静,“那批轴承,是哪条生产线的?”

来报信的人翻了翻手里的记录:“是…是二车间的。?c¨h`a_n~g′k′s¢.+c~o/m_”

“二车间?”沈良冷笑一声,“张主任,那不是您负责的生产线吗?”

张主任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我记得很清楚,”沈良一字一句地说,“上个月您为了赶产量,把回火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当时我就提醒过您,这样会影响轴承的韧性,您说我在教条主义,非要按老办法来。”

“你…你胡说!”张主任结结巴巴地辩解,“明明是按照正常工艺生产的!”

“是吗?”沈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我每天记录的生产日志。您要不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说谎?”

张主任的额头上冒出冷汗,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刘厂长,”沈良转向刘建国,“您刚才不是说要测试这批轴承的硬度吗?不如把二车间的产品也一起测测。我敢打包票,他们的轴承连最基本的硬度标准都达不到。”

刘建国沉默了片刻,突然大手一挥:“老刘,马上去技术科,把两批轴承都测一遍!张主任,你跟我去办公室,有些事情要好好说道说道。”

张主任脸色惨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耷拉着脑袋跟着厂长走了。

车间里的工人们面面相觑,随后爆发出一阵欢呼。

“沈工,您太厉害了!”小李兴奋地说,“早就看那张主任不顺眼了,整天仗着自己是领导压榨我们。”

沈良摆摆手:“别高兴得太早。这次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的责任,但也暴露出咱们厂在质量管理上的问题。要想真正立足,还得从根本上改革工艺流程。”

他望着炉子若有所思:“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笔挺西装的中年人快步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气喘吁吁的刘德山。

“沈工!”刘德山激动地说,“这位是省里工业厅的陈厅长,专程来视察咱们的新工艺!”

陈厅长目光如炬,在车间里扫视了一圈,最后定格在沈良身上。

“就是你,搞出了这个新工艺?”陈厅长开门见山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沈良不卑不亢地点点头:“是的,陈厅长。”

“哼,年纪轻轻,倒是挺有魄力。”陈厅长冷哼一声,“不过我听说,你这个工艺完全推翻了老专家们的经验,是不是有点太狂妄了?”

车间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刘德山在一旁急得直搓手,生怕沈良说错话。

“陈厅长说得对,”沈良却笑了笑,“我确实狂妄。但我狂妄的资本,就在这炉子里。”

他转身走到炉前,拿起一块刚出炉的轴承毛坯:“您看,用传统工艺,这种规格的轴承至少要烧四个小时。但我们现在只用两个半小时,硬度和韧性反而更好。”

“胡说八道!”陈厅长身后一个戴眼镜的技术员突然开口,“冶金是有规律的,温度和时间怎么可能随便改?你这完全是在胡来!”

沈良不慌不忙地问道:“请问您是?”

“哼,我是省冶金研究所的王主任。”眼镜技术员傲慢地说,“我研究轴承工艺二十年了,从没听说过还能这么瞎搞的!”

“王主任说得对,”沈良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您研究的是十年前的工艺吧?那时候用的还是老式的环形炉,热效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但我们现在用的是改良后的蓄热式炉膛,热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王主任一愣:“这…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沈良走到控制台前,“您要不要看看我们的温度曲线?还有这个多段火焰控制系统,可以精确调节每个区域的温度。”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各种数据。专业的术语如连珠炮般说出,听得王主任目瞪口呆。

“好小子,有两下子。”陈厅长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不过光靠嘴说可不行,得拿出真本事来。这样,下个月省里要召开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你把你这套工艺带过去,当着全省专家的面演示一下。”

沈良刚要答应,就听王主任冷笑道:“陈厅长,这种不靠谱的东西也值得拿出去丢人现眼?依我看,还是算了吧。”

“怎么,王主任这是怕了?”沈良转头看向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戏谑,“既然您这么有信心,不如我们打个赌?”

“赌什么?”

“就赌这次大会上,谁的工艺更胜一筹。如果我输了,我立刻辞职。如果我赢了…”沈良顿了顿,“您就把您的'轴承之王'的称号让给我,怎么样?”

车间里一片哗然。众所周知,“轴承之王”这个称号是王主任奋斗二十年才得来的,含金量极高。沈良这话等于是要动摇他在业内的地位。

王主任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你…你敢!”

“有什么不敢的?”沈良微微一笑,“除非,您对自己的技术没信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