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筹谋北伐!两小只疯狂作死!
演武场上。,w?d-s-h,u`c^h·e.n·g,.\c¢o/m~
朱高炽突然看向常茂与康铎。
“二位,朝廷马上就要北伐了,不知二位可有想法?”
此话一出,常茂与康铎顿时眼睛一亮。
北伐有没有想法?那可太有想法了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次北伐将会是鼎定乾坤的一战,皇帝陛下是奔着彻底覆灭北元、永绝后患去的。
而常茂与康铎身为开国名将之子,骨子里流淌着父辈征战沙场的热血,自幼便听着荡平蒙元的故事长大,早就盼着能像父亲们那样建功立业,在这等载入史册的大战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既能光耀门楣,更能亲手终结这乱世余孽,这份荣耀谁能不动心?
尤其是常茂,他自幼随父亲常遇春征战沙场,少年时便敢单骑冲阵,曾在龙湾之战中斩杀元军主将,打出过赫赫威名。然而大明立国之后,他因性情桀骜、屡犯军纪,甚至在军中私斗伤人,一度被老朱陛下斥责为“悍然无状”,渐渐被弃用,多年再无领兵出征的机会,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处施展,早已憋了满肚子的火气与不甘。
现在陡然间听闻朱高炽这话,常茂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这可是重获领兵机会的绝佳时机,若是能参与这场覆灭北元的决战,凭战功洗刷过往污点,重振将门声威,便是此生最大的心愿。±鸿a#?特<小])·说μ`|网¥? %¢?已?¤发:D布:最?_{新?°章@?节??
他只觉浑身血液都在沸腾,先前角力失利的些许不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满脑子都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念头。
“高炽你这话什么意思?”常茂立刻追问道,“难道你有办法让我二人随军出征?”
眼下他们二人的定位,那就是跟着朱高炽与朱雄英,寸步不离地护着两位皇孙的安危,这是陛下亲定的差事,容不得半分差池。
再者此次北伐事关重大,统帅定然是徐达与李文忠这等功勋卓著的大明战神,冯胜、傅友德等一众能征善战的名将也都虎视眈眈,个个都想在这场决战中再立新功,名额本就紧张。
常茂与康铎虽有将门背景,却论资排辈尚浅,又无近期战功傍身,想要挤掉那些老将麾下的嫡系,争取到随军出征的机会,只怕没那么容易,还需另寻门路才行。
“办法倒是有。”朱高炽笑眯眯地开口道,“就看你们二人愿不愿意配合了!”
此话一出,常茂激动得面红耳赤,浑身的血都快烧起来了,恨不能立刻就披甲上阵。然而康铎却是脸色骤变,心里咯噔一下——这位胖殿下又没憋好屁啊!
按照前两次朱高炽撺掇着搞出些出人意料的事来看,康铎一眼就看穿了,朱高炽这眼神、这语气,分明是又在琢磨着什么出格的主意,十有八九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偷偷溜去北伐战场!
这要是真让他跑成了,自己和常茂这护卫的差事就算彻底砸了,回头陛下追责下来,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m_i!j+i~a_s~h,e`._c+o!m/
想到这里,康铎顿时就提醒道:“胖殿下,你就别想了,这次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去北伐战场的。”
常茂听后这才回过神来,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原来小胖墩打得是这个主意!
简直可恶!
朱高炽也不恼怒,而是笑着反问道:“康铎,你如今也三十好几了吧?可曾在战场上斩将夺旗,立下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
康铎一张老脸顿时臊得通红,头垂得快抵到胸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是开国名将康茂才的嫡长子,靠着父辈余荫早早承袭了蕲春侯爵位,锦衣玉食享了这些年,可论起实打实的战功,却几乎一片空白。
还是上次硬跟着朱高炽、朱雄英溜去辽东战场,才算沾了些战事的边,混上不少功绩,回来之后因看管不力的过错与这些功绩相抵,老朱陛下才懒得深究责罚,可这终究算不得自己挣来的硬功。
“啧,蕲国公(康茂才)戎马一生,当年大战陈友谅于龙湾,火烧敌舰断其退路;平定张士诚时率军强攻泰州,连破数城;北伐中原更是身先士卒,转战齐鲁、河洛,斩将夺旗无数……十余年间,大小百余战,未尝败绩,为我大明开国立下了不世功勋,何等风光!”
话说到这儿,朱高炽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锋般直视康铎。
“可你康铎呢?身为蕲国公嫡长子,不思秉承先父余烈,挎刀跃马征战沙场,凭真本事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却天天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守着个爵位混日子,难道就不觉得愧对先父在天之灵?”
听到这话,康铎嘴唇蠕动了几下,想辩解些什么,可最后还是耷拉着脑袋无话可说。
他又何尝不想像父亲那样征战沙场、建功立业,让蕲春侯府的威名再续辉煌?
可是没有机会啊!
这是大明武将如云、悍将如雨的鼎盛时代,却也是他们这些勋贵子弟的悲哀!
老一辈名将徐达、李文忠、冯胜、傅友德等人牢牢掌控着大军统帅之位,汤和、唐胜宗、周德兴、赵庸、蓝玉等一众虎狼之将则占据着副将、先锋等关键位置,个个都想在战场上分一杯羹。
他们这些勋贵子弟,论资历远不及前辈,论战功更是无从谈起,军中职位早被老将及其嫡系占满,想要挤进去挣得一席之地,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啊!
“没有机会?”朱高炽冷笑道,“那咱们就创造机会!等着天上掉馅饼,这辈子都别想上战场!”
“上一次辽东之战你们忘了吗?若不是咱们硬闯硬拼,哪能捞到那份差事?军中向来只认战功与胆气,不去争不去抢,谁会放着徐达、蓝玉这些名将悍将不用,反倒提拔你们这些没经过大战考验的二代子弟?”
常茂与康铎对视了一眼,脸上都带着几分复杂,罕见地没有出言反驳。
他们心里清楚,这话戳中了要害——比不过徐达、李文忠那些根基深厚的老一辈,也拼不过蓝玉、沐英那些已在沙场崭露头角的新生代,他们这些夹在中间的将门子弟,既无前辈的威望,又缺足够的战功,哪里来的机会去建功立业、驰骋沙场?
难道这辈子就只能靠着父辈的荫庇,守着爵位混日子,让蕲国公、开平王的威名在自己手里慢慢黯淡下去?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两人同时按了下去,谁也不甘心就此认命。
见二人有些松动,朱高炽立刻抛出了致命一击。
“再者,你们不要忘了,这一战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北伐,陛下志在彻底扫平北元残余势力,永绝边患。”
“一旦北元覆灭,北疆平定,那短时间内朝廷再不会有大规模征战,你们这些将门子弟,将再无任何机会在战场上攫取战功、积累资本——错过这一次,怕是这辈子都只能困在京城,空有将门之名了!”
此话一出,常茂与康铎顿时红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