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针锋相对
第二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
郭怀远见陈平安没有说话,脸上的笑意淡了许多,再次说道:
“前沿两卫城是先皇一直想要拿回来的东西,陛下也想要收回失地,王爷此时的心情,本帅非常理解,但是,突厥人太过狡诈,之前就曾有过出尔反尔的事,这件事,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万一这是突厥人故意给我们设置的陷阱……”
郭怀远说完,陈平安的脸色原本有些冷淡的神色,立刻变得有些难看。ˉ|新?完ˉ)a本31神#站e′ !无+错?内?+容)
果然不出他所料,以郭怀远谨小慎微的性格,必定会阻拦自己。
郭怀远越是阻拦,等收复失地以后,对郭怀远的威望打击越大。
其实,若是站在郭怀远的位置上,他的考虑并没有错,之前陈平安赢了突厥几次,将两国之间局面的差距拉开了一些距离,但后来浅滩一战,大乾也损失了三四万将士,将原本的距离又缩小了一些。
不过,如今突厥缺粮,陈平安又抓住了突厥公主拓拔月,所以总体来说,大乾还是稍微占了一些上风的。
但若是稍微不慎出现什么差池,那局面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郭怀远谨慎为之也并没有错。+m_i!j+i~a_s~h,e`._c+o!m/
但陈平安想要借助这次的机会打击郭怀远在军中的威信,那他就必须把戏给演下去。
“郭怀远,你可知和突厥交换,本王费了多大的功夫,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拿回前沿两卫城,你竟敢阻拦,你身为北境大军的统帅,不应该高兴才是吗?还是说你有什么别的居心?”
陈平安的脸色很难看,说出去的话更加不好听。
郭怀远闻言,他脸上的笑意立刻消失不见,陈平安这话里的意思他听的很明白,就是在告诉别人他身为北境统帅,却畏首畏尾。
之前因为和突厥一战,他在军中的威信已经收到了严重的影响,收复失地可是众望所归的事情,若是他再传出什么不好的流言出来,那他统帅的位置真的是做到头了。
想到此处,郭怀远故意提高了音量,对着陈平安说道:
“本帅可没有说过不和突厥交换,但是,凡事都要讲究策略,王爷这般贪功冒进,若是中了突厥人的圈套,那我们的损失就会不可估计,到了那时,谁来负责此事的后果?”
郭怀远说完,陈平安心中冷笑一声,郭怀远竟敢说他贪功冒进,殊不知他早已经为郭怀远挖好了深坑。^y¢e`x,i?a′k-e·.?c!o^m¨
“郭统帅不必危言耸听,既然这件事有本王负责,那这件事的后果,本王一力承担,不劳你费心。”
陈平安说完这些之后,再次开口,只是接下来的话提高了音量,让所有人都能听到他的话。
“明日已经是突厥给的期限最后一天,本王已经为此事做好了准备,若是因为害怕是陷阱而耽搁了此事,亦或者拖延了时间,让突厥以为我们没有诚意,不再愿意和我们交换,那我们就完全错失了收复失地的好时机。”
“到了那时,郭统帅又该如何向陛下交代?恐怕不单单是你,包括本王,还有在场的众人,都将脱不了关系。”
“甚至是被写进史书,包括我们的后人都会知道,在即将收复失地时,因为我们的畏首畏尾,导致交换失败,我们将永远被后人嗤笑!”
陈平安义愤填膺,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甚至已经是到了嘶吼的地步,此举,也让在场的众人都听到了他的话。
郭怀远不动声色的扫过在场众人的神色,此刻,所有人在听到陈平安的话时,都露出了十分认同的神色。
郭怀远心中暗道不好,脸上的神色也骤然变得无比难看。
“王爷话倒是说的好听,但你有没有想过,若这真是突厥的阴谋,会有多少大乾的将士丧命,若这些将士因为王爷而无辜枉死,就算王爷想要为此事负责,那么多人的性命王爷能负担的起?”
“本王确实无法保证让所有人都安然无恙的活着,但本王可以保证,若是他们出事,本王必定会报着必死的决心陪他们一起,只要能收复失地,本王无所畏惧!”
陈平安的话说完,众人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想法,纷纷开口议论起来。
“还是王爷有魄力,这件事可是关系到先皇,若是我们能收复失地,那该是多大的功劳啊!”
“是啊,郭怀远自己胆小怕事,畏首畏尾,如今还想要阻拦王爷收复失地。”
“没错,还有上次,我们明明有和突厥一战的实力,非得憋屈的在突厥后面跟着,眼睁睁的看着突厥从落日峡谷内溜走,想想都生气!”
“其实,统帅的想法也不算错,必竟突厥狡猾,之前我们就吃了不少他们的亏,如今这么大的事,谨慎些也是对的。”
议论声此起彼伏,这些人并没有可以压低自己的声音,所以他们的议论声郭怀远听得一清二楚。
郭怀远的脸色变得铁青,虽然也有人为他说话,但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在阻拦此事,但他并没有此意,他只是想要提醒陈平安谨慎些而已。
收复失地确实是莫大的荣耀,甚至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功劳,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应该谨慎小心,别忘突厥人钻了空子。
那些说郭怀远不好的人,大多还是因为上次一事对郭怀远心生不满,如今又在陈平安的言语引导下,有些误会了郭怀远的意思。
陈平安也正是利用了这些人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思,再一次让郭怀远的成为了胆小怕事,畏首畏尾之人。
一旁的徐世忠,看了看陈平安,又看了一眼郭怀远,心中叹息一声,他们二人不和,一见面就针锋相对,真是让人有些头疼。
他在旁边一直听着,俗话说旁观者清,他明白郭怀远的意思,他也知道陈平安的言语多少有些带着引导,所以才让众人误会了郭怀远不想收复失地。
但此事也不能完全怪郭怀远,之前他不愿意对突厥发起进攻,导致将士们怨声载道,虽然保全了大乾不受损失,但也失了军心。
看着眼前议论纷纷的众人,徐世忠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郭怀远在北境十七年积攒的威信和军心,已经散了,想要再重新拾起众人对他的威信和军心,恐怕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