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737章 我44岁了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毕竟现在大科学院掌握的中子战星改造技术以及简并态技术比当初提升了不少。′6?邀~墈,书!枉? ^已¢发?布?罪*薪+漳¢截~

如此一来,两者一拍而合。

大科学院锁定的8颗中子星里,有2颗比较近,其中一颗距离太阳系大约7光年,另外一颗距离太阳系大约12光年。

而剩下的6颗中子星就比较远了。

最远的一颗中子星距离太阳系足足有171光年,而最近的一颗中子星则有43光年。

当然,距离远了一点,也不算太大的问题。

毕竟对于掌握了空间折叠跨越技术的大夏来说,这无非就是多空间跨越几次罢了。

并且这还能够多收集一下远距离空间折叠跨越的数据,为研究空间折叠跨越器的下一代做好准备工作。

毕竟现在的空间折叠跨越器用在中子战星身上,蓄能时间还是有些长了。

赵小侯这边的空间折叠技术刚刚补全到71%,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两支中子星改造小组已经顺利抵达那两颗中子星附近,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投放中子星改造器。

而赵小侯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实时观看了量子通讯器传输回来的画面。!l~a\n^l^a*n`x^s...c!o+m~

毕竟每次改造中子星的过程里都充满着风险,一个不小心中子星再度超新星爆发都不是不可能。

因而赵小侯觉得自己还是盯着一些比较放心。

投放中子星改造器的过程很顺利,之后中子星改造器没入中子星,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了。

而这个时候,往往都是最危险的时候。

最要命的就是由于中子星那恐怖的引力干扰,会让一些监控数据失真。

而科研人员这边发出的调整信号也可能因为中子星引力而失效。

虽说到现在为止,中子战星的改造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但从理论上来说,依然有5-8%的不可控失败率。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颗中子星的改造过程依然好似被上天祝福了一样,最终顺利的改造成功。

看到科研人员和军方人员进入中子战星没有任何问题后,赵小侯连太空军特意举办的庆祝宴会都没有参加,而是转头就回了空间折叠技术项目组。

他急啊,虽然中子战星的确厉害。

但随着中子战星的长期使用,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本身小巧的体型使得其储备的能量远远不足以让其进行长时间的作战。`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

就拿现在刚刚改造好的两颗中子战星来说吧,科研人员们这次带过去的反物质也就只够这两颗中子战星回程时空间折叠跨越之用,如果像之前2号中子战星那种路上还要管一下闲事的话,回来的能源就不够了。

没办法,中子战星别的不说,光是其常规航行启动的能量就足够让一艘主力舰常规航行一年时间不停息了。

更别提曲率航行以及空间折叠跨越了。

小巧的体型,巨大的质量,使得中子战星变得无比腿短。

就现在而言,如果让中子战星远征的话,其作战半径最多也就只有20光年顶天了。

虽然这20光年估计会让众多低级文明惊叹无比,但对于现在的大夏太空军来说,是不够的。

因为一艘主力舰如果满载反物质的话,通过空间折叠跨越,能够轻松前往300光年以内的恒星系。

因而赵小侯才会这么急着想要将空间折叠技术补全,如果能够将空间折叠技术补全的话,那么中子战星的能源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中子战星将会成为真正的战略性武器,就好似蓝星曾经的核震慑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别看空间折叠技术和空间折叠跨越技术就只差2个字。

但实际上,空间折叠技术的补全难度要远高于空间折叠跨越技术,至少是5倍以上。

原因很简单,虽说两种技术从本质上都是同源,都是利用空间折叠来实现的技术。

但空间折叠跨越技术是一次性的利用空间折叠,将人送到纸张的另一面就不用管了。

而空间折叠技术则是永久性的利用空间折叠,将空间折叠之后要固定下来,使得一个空间的实际体积要远大于肉眼在外看到的部分。

显而易见,空间折叠技术的实现难度要远高于空间折叠跨越。

一次性的难度和永久性是没法比的。

还好,现在赵小侯也不是单打独斗了。

有了充足算力的智能ai在真光脑的加持下,还是很强的。

单纯依靠磨时间,时间长了,也能提升一点点补全率。

而能够被赵小侯带在身边的科研人员也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一些经过知识灌输的年轻研究员,他们较之那些年长的科学家更具有灵性和热血。

有的时候,赵小侯都感觉有些麻烦的问题,这些年轻研究员往往能够提出一些比较好用的建议来。

当然,这也不奇怪。

往往赵小侯组建新的科研项目时,挑选汇聚到他身边的科学家都是年富力强的中层科学精英,而研究员基本上都是年轻一代里的巅峰。

这么说吧,在大夏实行全面义务教育制度,信用券制度到现在,大夏境内已经没有了因为贫困而辍学的孩子了。

所有孩子都有书读,并且都能够一口气读到大学毕业。

这就使得天才不再被遗落。

再加上智能ai的不断筛选,但凡智商较高,在理工科方面有天赋的孩子,最终都能够加入到大科学院里。

而加入大科学院里在智商和天赋最高的学生,都会在经过几个项目组的锻炼磨炼之后,加入到大科学院的人才库里。

直到赵小侯组建新的科研项目时,2号智能ai就会向赵小侯进行推荐。

因而能够加入到赵小侯新组建科研项目的年轻人,那绝对都是大夏这个年龄段最为杰出的一批。

思维反应速度快,知识储备足够,智商拔尖,科研经验也合格,再被赵小侯带在身边,可以说这些年轻人将会是大科学院未来的巅峰都不为过。

好吧,到了这个时候,赵小侯才恍然发现,自己竟然都44岁了。

不过话说回来,以他400多岁的寿命,44岁还很年轻啊。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