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战舰里的克莫来人实际上都是从k0912恒星系里出发的,并不是在这漫长时光里繁衍出来的后代。,2?0¢2!3!t*x·t,.+c/o?m¢
而实现这个奇迹的就是克莫来人的冬眠设备。
这个冬眠设备的外形就好似一个蜗牛壳。
克莫来人需要冬眠来度过这漫长时光的时候,就会钻进去。
而冬眠设备就会给克莫来人打一种药剂,同时将克莫来人浸泡在零下183度的特殊氮液里。
这样的手段就能够让克莫来人的身体近乎在时光长河里凝固,度过漫长的时间。
毫无疑问,这种手段,在赵小侯看来还是很有用的。
毕竟虽说大夏最先进的战舰比克莫来人的战舰速度要快上不少,最高速能够达到每秒8000公里左右。
但想要前往k0912恒星系的话,以这样的速度至少也需要1200年时间(克莫来舰队从0912恒星系抵达太阳系需要1600年)。
这样的时间太漫长了,哪怕是现在已经打了增寿药剂的大夏人,也会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死去。
因而如果将克莫来人这套冬眠设备研究透彻的话,倒是对大夏对恒星系外的探索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克莫来人在环境适应技术方面也被赵小侯重视。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
简单来说,克莫来人虽说寿命比人类短一半,但克莫来人有一种技术,给克莫来人注射之后,能够永久大幅提升克莫来人对环境的忍耐性。
简单来说,克莫来人能够适应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
一旦温度高过30度,它们就很容易中暑死亡,而温度低于20度的话,它们则很容易被冻死。
有一说一,克莫来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之人类差远了。
但也正是如此,在一统母星的过程里,克莫来人的科学家们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研究改善克莫来人环境适应能力方面。
毕竟克莫来人由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缘故,原本只是生活在母星靠近赤道的一条狭长地带。
而除了这条狭长地带之外的其它地域,温差都比较大,完全不适合克莫来人的生存。
即便是克莫来人踏出母星之后也是如此,在经过上万年的研究之后,克莫来人在这方面的技术是研究得相当深入。
它们现在最先进的环境适应药剂,一旦注射之后,能够让克莫来人的适应温度范围提升到零下20度到零上70度之间!
有一说一,能够将克莫来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升到这个程度,这种药剂让赵小侯都相当吃惊。·鑫^捖·夲^鉮+颤? -勉¨肺·越*渎~
当然,克莫来人虽然文明程度不如大夏,但类似于冬眠技术,环境适应能力技术等等大夏以前没怎么研究过的技术还有很多。
因而这个时候,整个大科学院上下都好似陷入到了过年一般的狂欢之中。
之前就说过,来自于另一个文明的科技,哪怕是最低级的科技,都可能给自己文明带来科技上的启发。
之前来自于绿林流浪舰队的科技就让大夏在植物基因方面的研究突飞猛进。
仅仅在克莫来舰队彻底投降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在赵小侯的指令下,大科学院就新成立了31个研究项目组,对从克莫来战舰里获得的科研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至于在这场太空战役胜利之后,有人提出远征k0912恒星系的计划,就不关赵小侯的事情了。
实际上这个计划在递送到上面大佬们办公桌之前,就被下面的领导直接被毙掉了,压根就没能进入到讨论环节。
大家都不傻,以大夏现在的战舰速度,想要前往k0912恒星系,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1200年!
这差不多就是唐朝到现代的时间段了。
即便是拥有了克莫来人的冬眠技术,也没意义的。
因为在1200年时间里,指不定大夏的科技就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或许等到大夏发展出超越光速的引擎技术后,后面派出的舰队都抵达了k0912恒星系,第一批出发的舰队还在半路上呢。
随着太空战役的胜利,赵小侯也能够将目光收回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之中了。
只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技术作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空间虫洞利用技术和知识上传技术之前就在大科学院立项了,成立了对应的项目组进行研究。
但这两个项目组即便是得到了赵小侯复制的相关资料,也是进展极为缓慢,甚至于可以说是没有啥进展。
当然,这并不奇怪,这两项技术在蓝星以前压根就没有人研究过,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甚至于由于知识、技术代差有点大的缘故,那两个项目组里的科研人员拿到残缺的技术资料后,看得都有些茫然。
就有一种初中生去研究所参观的既视感。
而之后赵小侯获得的量子通讯技术以及曲率引擎技术,也没有立项。
当然,以上四个技术都是赵小侯从系统那里获得的奖励,也都是残缺的技术。
对于这四种技术,赵小侯都有点犯选择困难症了。
都不是什么容易攻克的难关啊。
但寻思良久之后,赵小侯第一个研究项目还是准备选择量子通讯技术。
毕竟赵小侯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
他已经将大统一场理论搞定了,而量子通讯技术本来就是从大统一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实际上,赵小侯知道这四项技术里,对大夏发展最有好处的则应该是知识上传技术。
原因很简单,这项技术可以轻松将知识灌输到人脑里,有点像系统灌输知识的简易版本。
虽然知识灌输到人脑,人脑还需要掌握和理解,但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节约人类学习的时间,并且迅速培养出海量技术人员。
就连科学家,通过这项技术培养出来的数量,也绝对比人类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更多。
更何况,知识上传技术本来就可以和现行的教育体系配合进行科学家的培养。
而像这种技术,无疑是越早研究出来越好。
越早研究出来,对大夏的发展越有利。
考虑到这一点,赵小侯就没有了自己一点点补全知识上传技术的念头。
而是打算消耗一波自由科研点,让系统将这项技术直接补全!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