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651章 智能系统也需要人来最终维护的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更何况,以后随着技术的提升,各个环节的能耗减少,吸能站数量的进一步增多等等因素,都能够让反物质的年产量出现较大的飞跃。*l¨u,o,l-a¢x¢s-w,.?c*o?m*

或许几年后,反物质的年产量就能够达到十亿吨,甚至于几十亿吨!

毕竟吸能站的数量最终肯定不会仅限于3000万个。

实际上,随着戴森云计划的推进,使得太空产业出现了巨大的人工需求。

这并不奇怪。

因为即便那些吸能站都配备了无人维修系统,比较空闲的2号智能ai分配了相当数量的算力用于远程控制这些无人维修系统对吸能站进行定期维修,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通过无人维修系统来维修的,并且无人维修系统自身可是可能出现问题的。

毕竟大夏现在的无人设备等等技术与一些尖端技术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有人就说了,在无人维修系统之外再配备一个无人维修系统来维修第一个无人维修系统。

好吧,这种套娃行为,不但会增加基础成本,还会增加维护成本。

并且也不可能无限套娃。

说白了,吸能站最终还是需要一定人工来维护的。

至于这个人工量,哪怕是每个人负责100个吸能站的维护,那3000万个吸能站也需要30万个太空宇航员来维护!

更何况等到这3000万个吸能站部署之后,还会部署更多的吸能站。?我_得*书^城! ·哽,芯`嶵¨全′

按照赵小侯制定的戴森云计划,第一期至少要投放1亿个吸能站。

第二期则会提升到3亿个吸能站。

第三期则是达到总量10亿个吸能站。

在距离太阳1000万公里的整个圆球面上,总共大概能够部署1425亿个吸能站。

但赵小侯也知道,不可能用吸能站将整个圆球面都占满的。

首先就是必须给蓝星留出一条能够接受阳光的通道来,否则的话,蓝星没了阳光,后果极为严重。

其次就是如果用吸能站将太阳阳光全部拦截下来,那么在星空里就显得太突兀了。

一颗恒星突然之间变得黑暗下去,这无疑会引来很多好奇的文明。

并且他们也能够猜到这里有着一个正在建设戴森球或者其他类似人造物的文明。

最后一点就是,建造那么多吸能站对于大夏文明而言,也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并且就目前而言,真要是建设1400多亿个吸能站的话,所产出的反物质,大夏文明也用不掉,也等同于一种浪费。′4`2`k*a^n_s,h?u?.¨c/o+m/

这里所说的浪费是指那1400多亿个吸能站所浪费的资源,而不是说那些能量的浪费。

不过话说回来,那3000万个吸能站的部署还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毕竟三艘太空采集船一共也就只有3000架无人运输机。

这些无人运输机每次能够搭载3万台吸能站进行投放部署。

因而每架无人运输机需要连续出动1000次,才能够将这所有的吸能站全部投放部署下去。

这至少需要4个月时间才能够完成。

毕竟光是无人运输机来回以及装载吸能站等等都是比较费时间的。

不过就在部署吸能站的同时,一座巨大的反物质制造机也在太空里开始了建造。

由于担心反物质泄漏等等带来的安全隐患,赵小侯将反物质制造机的位置放在了远离蓝星1000万公里的地方。

在这里,即便是反物质泄漏,引发一些能量爆炸,对于蓝星的影响也会很小。

为了建造这座反物质制造机,赵小侯调集了200艘太空工程船专门用于建造。

这种太空工程船实际上就是在太空采集船的模板上发展起来的。

其上加装了上百条能够延伸上千米的工程机械臂。

光是这样一艘太空工程船,放在蓝星上,几天时间就能够建造起一座万人工厂来。

但用在建造巨型反物质制造机上,200艘太空工程船足足用了1个月时间方才建成。

而等这座直径超过3000米,好似一个橄榄球的巨型反物质制造机落成之后,已经投放到位的那些吸能站在2号智能ai的操控下,开始一一展开电磁场,将半径100公里范围内通过的太阳光子束缚吸收,转换为电能,再以定向脉冲电磁波的形式,跨越数千万公里的距离,抵达反物质制造机的接收端。

下一刻,反物质制造机内部随即就上升到数亿度的高温。

很快,一个个由光凝固物质构成的透明罐子从反物质制造机的通道口喷出,落入一艘早就等候在一旁的太空采集船的仓库内。

通过太空采集船的摄像头,赵小侯等人可以清楚看到那些透明罐子内的透明液体。

这些透明液体就是反氢气压缩而成的液体。

每个透明罐子里装着100公斤反氢原子,其湮灭之后释放出的能量等于43亿吨tnt爆炸的当量。

简单来说,如果任何一个透明罐子掉在蓝星表面,然后释放出里面的反氢气,那么都能够将蓝星上的人类毁灭十遍以上。

当然,这里仅仅只是指让人类灭亡,而不是将蓝星毁灭。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想要将蓝星毁灭的话,这点反物质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毁灭蓝星这样一个行星,所需要的反物质的确有点多。

这些产生出来的反物质将会运送到位于火星与蓝星之间的一个空间站内储存。

这个空间站乃是一个月前紧急修建出来的,内部储存空间能够储存1亿吨反物质。

当然,如果以后储存满了,再多修建几个空间站就是勒。

反正现在对于赵小侯来说,修建这玩意太简单了。

一艘太空工程船开过去,一天时间就搞定了。

忙完了这些,赵小侯松了一口气。

这忙忙碌碌之间就过去了一年。

而在剩下的九年时间里,能否将战星造出来,赵小侯有一定的把握,但肯定会很累。

不过事关人类生死存亡,赵小侯也不可能就此歇息,因而在确定戴森云计划顺利推进之后,他就抽身去了战星制造技术项目组。

虽说他在组建战星制造技术项目组之后就去忙其它事情了,但战星制造技术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们依旧十分努力。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