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43章 震撼演讲!核物理背后的秘密!感谢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643章 震撼演讲!核物理背后的秘密!@感谢【团团霸】打赏盟主!

婆罗洲,原子研究所。00小税罔 哽欣罪全

今天所里的气氛格外热闹。

因为李教授即将亲临现场,旁听每月一次的大组会。

所长于隐带着所内的导师和学生们全部到场。

众人在兴奋的同时,还有巨大的压力。

“菩萨保佑!”

“让我不要现场掉链子!”

“完了完了,我还差一组实验结果,今天的汇报不完整了。”

“.”

大组会的会议室内,大家正在反复琢磨自己的研究内容。

所有人都想在李教授面前留下最好的印象。

李奇维则和于隐正在单独交流。

他问道:

“回旋加速器的研究目前遇到困难了吗?”

于隐拿出资料,说道:

“遇到一些问题,但都可以解决。”

“回旋加速器的理论基础很完善,主要是工程实现上有一些难点。”

“预计在明年年中,可以完成初代原型机的设计和制造。”

示意图上,一台直径约25厘米的圆形仪器颇具科幻风格,它就是于隐想要完成的回旋加速器。

其加速粒子的能量将达到1MeV,远远超越考克饶夫的直线加速器。

于隐很自信,这将是世界上首台回旋加速器,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当他第一次听到回旋加速器的设想时,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毫无疑问,它将带领人类进入高能物理领域,那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李奇维闻言,点点头。

他没有异想天开,直接建造超大型的回旋加速器,而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不错。”

“等到回旋加速器出来后,核物理的发展将被大大加速。”

“最近欧洲在核物理领域可谓全面开花。”

“我们也不能差了。”

现在的核物理研究,已经逐渐演变成各国的追赶游戏,体现出各国在基础原子物理领域的实力。

这跟之前的超导现象有点像,各研究机构都在疯狂地经竞赛。

原子研究所作为婆罗洲最重要的研究所之一,并且也是盘古计划的核心之一。

目前来看,却没有多少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这让于隐感觉到一丝丝压力。

他是原子研究所的所长,不仅要负责自己的研究项目,还要考虑整个所的发展。

他本身是一个性格安静,喜欢独自钻研的人。

但是老师给了他这么重的担子,他就必须做出一点改变。/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

即便不喜欢竞争,也要学会竞争。

“老师,我明白了。”

李奇维突然一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也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

“核物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支撑,大家都只能靠运气去摸索。”

“所以即便没有成果,也代表不了什么。”

于隐深以为然。

这也是为何那些顶尖的物理大佬,反而在核物理领域没有声音了。

如今是伊蕾娜、考克饶夫等年轻一辈的天下。

因为年轻人能熬夜、能卷.

这时,李奇维随意地问道:

“对了,我交给你的那个实验怎么样了?”

谈论到这个问题,于隐顿时兴奋起来。

“老师,我重复了博特的实验,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正好今天在大组会上向您展示。”

于隐直到现在仍然还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半个月前,李奇维突然找到于隐,问他有没有看过11月20日那期的《自然》论文。

他当然看过,封面论文是卡文迪许实验室找到了第二种人工放射性元素。

但是李奇维紧接着问道:

“那篇铍射线的论文你看了吗?”

于隐当时就懵了,他记得自己好像看过但又没什么印象。

他连忙翻出那期的所有论文,终于找到了关于铍射线的文章,是由德国学者博特和贝克尔所写。

不过他和大多数人的想法类似,并不认为那篇论文有何特殊之处。

因此,他问道:

“老师,这篇论文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李奇维说道:

“博特我见过一面,他是一个涉猎广泛的物理学家,经常有一些好玩的想法。”

“但是显然这篇论文中关于铍射线,他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我猜测是因为他所在的研究所没有专业的仪器。”

“我倒是觉得这篇论文很有意思。”

于隐顿时好奇。

既然老师都说有意思,那也许所有人都看走眼了。

这篇仅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论文或许非同凡响。

李奇维说道:

“博特用α射线轰击元素,按理来说,要么产生质子,要么产生人工放射性,要么干脆是什么都没有。”

“但他却发现了γ射线。”

“我对这个结果保持怀疑。”

“我希望你能重复并改进他的实验,对所谓的铍射线进行深入的研究。”

于隐听完分析后,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精\武+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因此,他这段时间都在研究博特的实验,还真被发现了一些奇怪之处。

这时,李奇维看时间差不多了,说道:

“走吧,别让大家等太久。”

于隐笑着说道:

“老师,我给您准备了十分钟的开场时间。”

李奇维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他竟然被于隐给套路了。

——

会议室内。

当李奇维和于隐一起进来后,全场立刻掌声如雷,众人神色兴奋。

李奇维面带微笑,看着在场所有人。

他还认出了几个熟悉的身影:饶敏泰、胡刚复、李书华、孙国封。

其中饶敏泰是于隐的研究生,其余三人是钱五师的研究生。

四人毕业后,全都留在了原子研究所工作,如今成为了所内的中坚力量。

甚至有人已经成功评上了副教授,开始带自己的学生了。

他们都将是盘古计划的主力军。

一具具年轻而单薄的身体,肩上扛着的却是国家的命运和尊严!

等到掌声逐渐消失后,李奇维开口说道:

“本来我只是想旁听一下,看看大家最近的研究成果怎么样。”

“但你们的于教授临时让我做开场演讲,简直是不讲武德。”

众人大笑。

“核物理目前恐怕是物理学最火热的话题,堪比当初的量子力学。”

“也确实值得讲一讲。”

“最近,我经常听到一些说法,有人认为核物理和运气有关,和实力无关。”

“新发现全靠瞎猫碰到死耗子,而不是通过逻辑和分析得出。”

“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哗!

众人的表情瞬间郑重起来。

这可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认为原子学这门学科,所有的表象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那就是物质和物质、物质和电磁波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举个形象的例子。”

“以X射线为例。”

“1895年,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后,当时的物理学界简直惊为天人。”

“因为没有任何现有的物理理论能解释这种现象。”

“仅仅给阴极管上通电就能产生这种匪夷所思的射线。”

“后来,汤姆逊教授发现了电子,大家终于对X射线的产生有了一定的理解。”

“阴极管的阴极是钨丝,它在加热后,就会放出逸散的电子,这就是热致电子发射原理。”

“这些电子在阴极管的高压下就形成了高速电子流。”

“接着,电子流撞击到阳极的金属靶材上,从而产生了X射线。”

“所以,X射线的本质就是高速电子流和金属靶材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新问题来了,这个相互作用的本质或者说过程又是什么呢?”

“当时依然没有办法解答。”

“直到原子结构被搞清楚了,X射线的本质才终于被揭开。”

“X射线一共有两种类型: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

“当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到金属靶材上时,电子在靶原子核的电场作用下,受到电场力,导致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急剧变化。”

“这时候,电子的一部分动能就会转化成光子辐射出去。”

“这些光子就是X射线。”

“根据计算公式.”

李奇维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演示。

在场众人听的热血沸腾。

这种手撕原理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X射线的产生。

以前他们只知道产生方法,却不知道产生的本质。

“根据结果可知,阴极管的电压大小、电子接近靶核的位置、靶核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X射线光子的能量。”

“因此,这种方法所产生的X射线在光谱上是连续的。”

“它的波长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所以被称为连续X射线。”

“但是高速电子流撞击还有第二种情况。”

“那就是它正好撞击到靶材原子的内层电子上。”

“根据玻尔-李模型,当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击脱时,外层的电子就有可能会跃迁补充进去。”

“由于外层电子的能量比内层高,所以在向下跃迁的过程中,外层电子就会释放能量。”

“这部分能量也会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

“而且该光子的能量只和两个轨道的能级有关,和其它因素没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特征X射线。”

哗!

众人顿时有种拨开云雾见光明的悟道之感。

李教授仅仅通过两个示意图和公式,就深入浅出地解释了X射线的本质。

哪怕是在研究所实习的本科生都听懂了。

什么是大师?

这就是大师!

这时,李奇维接着说道: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添加别的内容。”

“比如把高速电子流换成X射线,那么实验就变成了吴-康普顿效应,解释的是X射线和电子的碰撞。”

“总之,对于原子学中那些纷繁复杂的各种轰击实验,大家不要去死记硬背。”

“什么射线撞击什么靶材,会产生什么粒子,等等。”

“这些实验的诞生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其背后的道理却是靠逻辑分析而得出的。”

“就以近期最火的人工放射性为例。”

“我可以给大家示范一下,就用刚刚的思维来尝试解释这个实验背后的本质。”

“伊蕾娜所用的铝箔,用同位素表示是:Al-27。”

“即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14个中子,这也是铝元素最稳定的同位素。”

“当α射线撞击到原子核上后,假设其被铝原子核完全捕获,那么此时的原子核就变成了15个质子和16个中子。”

“很明显,原子核变成了P-31。”

“但P-31却是磷元素最稳定的同位素,它不可能具有放射性。”

“因此,假设错误。”

“我们再次假设,铝原子核在捕获一个α粒子后,很有可能又放出了一个中子。”

“这时候,P-31就变成了P-30,这是从未发现过的磷同位素,它有很大的可能性具有放射性。”

“至于这个P-30到底会放射出什么射线,这就需要靠实验去验证了。”

“或许会得到很有意思的发现。”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李教授真是太牛逼了!”

“他竟然解释了人工放射性的本质!”

“现在很多人还在努力复现伊蕾娜博士的实验,企图找到更多的人工放射性元素。”

“但是李教授却站的更高,他用理论完美解释了伊蕾娜博士的实验。”

“不对,说完美有点太过了,毕竟这只是一个猜想而已。”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内议论纷纷。

饶敏泰等人心神震撼!

刚刚的内容,甚至可以写成一篇牛逼的论文了,绝对是自然封面级别的。

但是对于李教授而言,却只是一个即兴的演讲开场。

这种差距让人望尘莫及。

世人所追逐的荣誉,只是他散发的一缕微不足道的光芒。

最后,李奇维总结道: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原子研究、核物理研究,绝对不是单纯的运气学。”

“我们要从表面的现象中,多思考,善思考,去理解背后的本质。”

“以相互作用为手段,粒子变化为重心,把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

“遇到那些不确定的现象,再去大胆提出猜想。”

哗!

会场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于隐心中感慨道:

“每次听老师的演讲,我都无比怀念那段一心研究学术的时光。”

“没有任何外界的干扰,徜徉在纯粹的理性逻辑之海中,享受科学之美。”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