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29章 会议内容公布!学界震撼!堪比布鲁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629章 会议内容公布!学界震撼!堪比布鲁斯会议!物理尽头是天文?

剑桥大学报告大厅内。.t±三?叶′屋?}^ ?|@更3@新′o最?全o

随着李奇维走下讲台,哈勃的演讲正式结束。

然而,这场演讲中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众人已经能想象到这场会议将带给学界何等的震撼!

爱丁顿主持道:

“下面有请.”

会议继续进行中。

有了哈勃的珠玉在前,后面的报告者们分享的都是普通级别的成果了。

但众人反而讨论的更加激烈。

因为对于在场很多人而言,不管是暗物质还是暗能量,都超过了他们的研究范围。

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

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全体会议圆满落幕。

李奇维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又拍了一张天文学领域的大佬图。

居于C位的他,仿佛带着群星之子,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离别之前,李奇维和哈勃、爱丁顿、海耳等人又交谈了一番,表达了他对天文学未来的设想。

“婆罗洲的射电望远镜,乃至接下来的太空望远镜,都只是短期目标。”

“目前的天文学,理论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现实观测。”

“所以我认为理论方面可以稍微缓一缓,先把物质基础打好。”

“暗物质也好,暗能量也罢,对于现在的天文学而言,有点太远了。”

“这也是我最后对暗能量谈论较少的原因,因为暂时的意义不大。”

众人纷纷点头认同。

对天文学而言,观测星空就等于是在做实验。

而现在的情况是,布鲁斯教授提出的理论全都超越了实验的范畴。

大爆炸理论、多元宇宙、暗物质、暗能量

这些理论的验证想想就让人头大。

海耳感慨道:

“布鲁斯,还是你看的远。”

“最近很多人都沉浸在各种理论的狂欢之中,都快忘了天文学是一门观察的科学了。”

“像史瓦西教授那样的纯粹天文学家都要变成稀罕物了。”

“我回去后,一定号召大家更注重基础天文数据的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

戴森笑道:

“大家应该是被物理学界的繁荣所迷惑了。”

众人会心一笑。

哈勃说道:

“教授,您的意思是,接下来各国学者都要多建造天文台,开始消化现有的理论吗?”

李奇维点头道:

“没错。”

“我认为这几年的天文理论足够消化几十年了。”

“当我们有了更强大的望远镜后,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未解之谜。”

“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越到最前沿,天文学和物理学越分不开。”

“很多天文问题,其实更像是物理学问题。”

“因此,理论跑的太快,并非是好事。”

是啊,如果大家都迷恋理论,那天文学就完了。

今天你提出宇宙海理论,明天他提出三千大世界理论。

反正都不能证伪,随便怎么说都有理。

再也没有人愿意忍受日复一日枯燥地看望远镜的日子了。

但那才是真正的科学之道,通往真理的大门。

爱丁顿、余青松等人满脸佩服。

布鲁斯教授为了天文学的健康发展可谓殚精竭虑。

他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学科发展脉络。

通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这个组织机构,传递他的意志。

“老天啊!”

“难道布鲁斯教授在之前就已经想到了今天?”

最后,李奇维单独把余青松留了下来。

他笑着问道:

“青松,学业结束后,你是准备留在美国继续深造还是回国发展?”

余青松闻言,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教授,我选择回国!”

“我已经跟高鲁会长商量好了,回去后就协助他建造属于华夏自己的大型天文台。^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

余青松也是个热血青年。

虽然说科学无国界,但是他可以选择在哪里研究科学。

还有什么比在祖国的土地上研究出惊世成果更振奋人心的事情吗?

李奇维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赞赏道:

“好小子!”

接着,他话音一转,说道:

“不过,我准备向高鲁会长横刀夺爱。”

“我希望你能去婆罗洲,帮助我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用于放置那台50米的射电望远镜。”

“以后你回到华夏后也更有经验了。”

“高鲁会长的位置将来一定是留给你。”

嘶!

余青松神色激动,热血沸腾。

他甚至都没有听清什么会长不会长的。

他只知道,他要负责那台超级望远镜了!

虽然他之前猜测,可能布鲁斯教授会找到自己。

毕竟目前的华夏,在天文学领域,应该没有谁比他更优秀了。

但是当真的确定时,余青松还是有种做梦的感觉。

他的脸上通红,因兴奋而结巴道:

“教授,这.这是真的吗?”

“我不是在做梦吧。”

“我真的可以吗?”

李奇维笑道:

“你在海耳教授那里学习的是正统天文学。”

“论基础知识,你比我肯定强多了。”

“而且海耳教授本身就以建造天文台著称,我相信你肯定学到了很多。”

“这件事,非你莫属!”

哗!

余青松顿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这一刻,他不再谦虚,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

“教授,您放心吧!”

“我一定能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

李奇维笑着点头。

他看向远方,眼神深邃而浩瀚。

——

几天之后。

当第二届天联会全体会议的内容公布后。

天文学界沸腾了!

虽然众人之前已经有了很高的期待,但是会议内容的震撼性还是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宇宙大爆炸理论详细过程、暴涨证据;

大尺度结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发现黑洞、中子星;

星系质量缺失,暗物质;

超新星测距法;

宇宙加速膨胀,暗能量。

众人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上帝啊!”

“第二届天联会的精彩程度简直不亚于布鲁斯会议了!”

“真是太牛逼了!”

其中随便一项成果或者猜想,都足以震撼整个天文学界。

而现在全部在一场会议上喷涌而出。

“天文盛世来了!”

接着,又有人感叹道:

“这得诞生多少诺奖啊!”

天文学界一直对诺奖耿耿于怀。

因为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天文学家获得过物理诺奖。

当然,布鲁斯教授肯定除外。

现在呼声最高的就是爱丁顿、哈勃、史瓦西几人。

但是想要获得诺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最近物理学界,尤其是量子力学领域,都太多人都在排队呢。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科学厮杀。

很快,随之会议内容传出的,还有布鲁斯教授要在婆罗洲建造50米超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消息。

甚至连太空望远镜的概念也不胫而走。

一时间,天文学界再次沸腾!

这件事简直比会议内容还要更加震撼!

它意味着天文学的圣地要改变了。

在此之前,拥有2米口径望远镜的威尔逊山天文台才是圣地。

而现在,和婆罗洲的巨无霸一比,简直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布鲁斯教授真是太牛逼了!”

“这才是超级天文大佬的格局!”

“50米口径的望远镜?恐怕能直接看到宇宙的尽头吧。,w,z,s^k′b*o.o!k..¨c′o¨m/”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参观了。”

“据说那里的科学之城现在已经完全建造起来了。”

“.”

无数人议论纷纷。

华夏。

当高鲁得知这一切消息后,激动的热泪盈眶。

“天佑华夏!天佑华夏啊!”

他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参加第二届的会议。

余青松的表现无疑大大超越了他的预期。

华夏天文学后继有人!

周围的同事们无不欣喜地感叹道:

“青松真是好样的!”

“等他回国后,我们的天文学发展一定会再次腾飞!”

高鲁微微一笑,当他稍微透露余青松将要负责婆罗洲的事宜时,众人彻底惊呆了。

“老天啊!”

“青松他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好事啊!”

“这也太幸运了!”

随即,所有人都开心的笑了。

因为婆罗洲越好,就意味着华夏越好。

那个男人就要回来了!——

当消息传到物理学界后,同样引起了轰动。

暗物质、暗能量的特殊性质引起物理学家的强烈兴趣。

尤其是像卢瑟福等研究物质结构的大佬,更是欣喜万分。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反物质还没有找到呢,布鲁斯教授又预言了暗物质。”

“物质的奥秘到底还有多少。”

甚至有人开始设想,什么样的微观组成结构才能产生暗物质的那种效应。

至于暗能量,哪怕是物理学家们也束手无策了。

关于它的一切都太虚无缥缈了,所有的性质都是猜测。

不少人感慨:

“这个世界上除了布鲁斯教授,恐怕没人能真正理解暗能量。”

至于给相对论加上宇宙学常数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惊。

毕竟那只是布鲁斯教授为了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种手段。

最重要的是,加上宇宙学常数能得出稳态宇宙的解,但同时也能得出膨胀和收缩的解。

所以,它并不影响原来广义相对论的地位。

甚至爱因斯坦还表示:

“加上宇宙学常数,是天才之想法。”

“仅仅利用简单的办法,就解决了加速膨胀的难题。”

“我认为宇宙学常数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暗能量。”

哗!

大佬们听后震惊,对爱因斯坦的观点议论纷纷。

继第四届布鲁斯会议之后,理论物理学界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

而现在,天文学领域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热情。

不过有一点不爽的是,“这帮天文佬们越来越狂妄了。”

有人甚至公开宣扬:

“物理学家的所有努力,都是在为解决宇宙大爆炸理论做铺垫。”

“物理学的尽头是天文学!”

顿时,双方爆发激烈的口水战。

“我们物理学的目标是解释宇宙中的一切现象,不单单是宇宙起源。”

【只要知道了宇宙起源,其它的无非是自然演化。】

“你那么能,那你算算黑洞是怎么运动和演化的。”

【等把宇宙大爆炸理论搞清楚后自然就能知道。】

“.”

一时间,很多人都参与了辩论。

最后,有大佬发文总结道:

“物理和天文就好比真理之门的内外面。”

“物理学是从门的外面开始研究,研究门的组成、门的结构、门上的花纹等等。”

“我们坚信,只要知晓了门的一切性质,就能轻松地打开门,看清门内的一切。”

“而天文学,尤其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直接猜想门内的景象,依据这种猜想,重新审视门的性质。”

“没有谁优谁劣。”

文章一出,顿时引起广泛好评。

众人无不称赞作者的思想很通透。

然而,还没过多久,另外一大群人不满意了。

“什么意思啊?”

“难道化学、生物、医学都不是真理吗?”

“就你们天文学和物理学是真理?”

之前还争吵的双方,现在同仇敌忾。

“抱歉,你们还真不是真理,而只是真理的应用。”

“所以,你们连门都看不到。”

于是乎,一场更大的科学撕逼大战开始了。

当李奇维听闻这个争吵后,微微一笑。

“这扇门将由我亲自打开。”

不过,他暂时没有闲心加入讨论。

随着天联会结束,他在欧洲就只剩下最后一件大事了。

那就是谈判婆罗洲的开发事宜!

目前的婆罗洲北部1/3是英国的殖民地,南部2/3是荷兰的殖民地。

两国在这块土地上只是象征性驻扎一些军队。

他们的主要手段是挑拨当地土著和华人的矛盾,从而渔翁得利,维持本国利益。

李奇维与荷兰的谈判比较顺利。

此时的荷兰经过一战之后,已经认清了自己小卡拉米的地位。

其军事实力完全无法顾忌庞大的海外领地。

李奇维许诺更多的经济利益,就从荷兰手中拿走了一大片区域。

荷兰不同意也没办法。

曾经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

这些土地在荷兰手中最多只能种植一点橡胶、甘蔗啥的。

但是在李奇维手中,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各类工厂、实验室的基地。

他在海外的所有资源都将投入进来,集中发展所需的工业体系。

搞定荷兰后,接下来就是英国了。

——

1925年5月。

量子研究所内。

今天李奇维的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布鲁斯教授,你好。”

“我是鲍德温首相的全权特使萨默斯,专门负责婆罗洲事宜。”

萨默斯看起来四十多岁,一身标准的绅士打扮,脸上噙着微微的笑意。

在他这个年龄,能成为首相特使,绝对算是前途无限。

此刻,他也在打量着面前这位传奇科学家。

他不止一次听说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

虽然学习法律的他,看不懂那些物理名词,但是他知道,眼前这位大佬的地位堪比牛顿就行了。

“人中之龙!”

萨默斯想到了这样一个贴切的华夏词语。

尤其是对方向鲍德温首相提交的合作方案,简直让他觉得匪夷所思。

“世界上真的有为科学纯粹和疯狂到这种程度的人吗?”

李奇维笑着说道:

“你好,萨默斯特使。”

“见到你很高兴。”

不出意外,等他回到婆罗洲后,恐怕要经常和这位萨默斯特使打交道了。

他内心感慨,在欧洲的二十多年时间,他熬走了六七位英国首相了。

如今的鲍德温,他也有所了解。

真实历史上,这位首相将从现在执政到1929年。

这是一位温和派的英国领袖,不像他的几位前任喜欢搞极端政策。

但正因为温和,他对于局势没有做最坏的打算,导致英国在二战前期备战不足,从而遭到弹劾。

此外,这位鲍德温首相还是最后一位在剑桥大学受教的英国首相。

从这些信息判断,李奇维觉得自己的谈判应该会比较顺利。

或许鲍德温的性格能让他在婆罗洲安心发展。

萨默斯肩负责任,寒暄之后,立刻就进入主题。

他说道:

“教授,对于你想用1亿美元买下英国在婆罗洲的殖民地一事,首相表示了明确拒绝。”

“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通过审议的。”

萨默斯当初看到这条后,也被吓了一跳。

在他看来,这位布鲁斯教授实在是天马行空、猛的一匹。

最关键的是,钱太多了。

试问当今世界有多少个人能一次性拿出1亿美元的资金。

简直可怕。

然而,对方的想法注定是痴心妄想。

且不谈1亿美元对于英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还谈不上诱惑。

婆罗洲这么一大块土地就没有出售的可能性。

英国只是名义上控制,各方势力纠缠其中,怎么可能是想卖就卖的。

这和美国花费720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完全不一样。

李奇维闻言,神色平静,并不惊讶。

他自己也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

英国确实卖过土地。

比如,1958年,将圣诞岛以290万英镑卖给加拿大。

1965年,以300万英镑出售查戈斯群岛。

但这些交易,都不是单纯的金钱交易,还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夹杂其中。

最重要的是,李奇维的身份太敏感了。

所以,他提出这个交易,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已,争取讨价还价的余地。

“特使先生,既然贵国不同意出售婆罗洲的土地。”

“那么我的第二个方案,不知你们如何考虑?”

萨默斯说道:

“关于租借土地用于科学研究一事,首相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他非常赞赏教授你的远见,认为这是有利于科学乃至整个人类的大事。”

李奇维脸上保持笑意,内心疯狂吐槽道:真把我们科学家当成傻逼忽悠啊。

果然,萨默斯接着说道:

“但是合作需要遵循几个要求:”

“第一,租借周期为五年,时间一到,所有协议作废,需要重新拟定。”

“第二,贵公司所研发的各种产品,需要在英国政府的禁止名单之外,尤其是各种武器研发。”

“第三,英国政府有权保留一切审查权力。”

“当然,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侵犯科学之城和贵公司的公司机密隐私。”

“第四,”

李奇维靠在椅子上静静地听着。

萨默斯一口气说了十几条要求。

毫无疑问,这些要求全都是站在英国利益的角度,以严格控制李奇维的行动为宗旨。

李奇维内心门清。

英国人打的算盘很响亮,那就是肉要烂在英国的锅里。

你布鲁斯教授胸怀宽广,愿意为科学做贡献,是个脱离低级趣味纯粹的人,英国大力支持。

甚至还愿意派遣工程人员帮助建造那台大型射电望远镜。

但万一哪天你布鲁斯教授又迷恋上红尘繁华,厌倦了科学研究,想要当个国王玩玩。

对不起,那不行。

总之,英国就是把李奇维当成了科学摇钱树和吉祥物。

种橡胶、香料,哪里比得上种布鲁斯教授收益大。

然而,鲍德温、萨默斯等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科学的真正威力将在人世间显现!

听完了要求后,李奇维开始和萨默斯讨价还价。

双方就租金、隐私范围、合作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他们只需要定下基调,真正的细节内容还需要经过好几轮商议,不过那就都是手下人的事情了。

谈判最后,萨默斯忽然笑着说道:

“布鲁斯教授,鲍德温首相以私人的身份,让我代他向你提出一个建议。”

李奇维道:

“请说。”

萨默斯道:

“首相希望你能留在英国,为大英帝国效力。”

“他会给予你应有的荣誉。”

李奇维微微一笑,淡定从容,说道:

“替我谢谢首相阁下的好意。”

“我一个搞科学的普通人,能有什么荣誉呢。”

“年龄大了,还是想回家安度晚年。”

萨默斯锐利的眼睛观察着李奇维,心中思忖着什么。

接着,他灿然一笑,然后又神秘兮兮地说道:

“教授,我最后再提供一条免费的情报。”

“你之前提出的密码学理论,已经被各国军方列为绝密。”

“恐怕有人会因此心生不轨之意。”

“希望你能提前做好准备。”

李奇维闻言,眼神深邃,看不出什么表情。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