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15章 核物理时代三大发现!核裂变 中子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615章 核物理时代三大发现!核裂变 中子 人工放射性!惊世预言!

建造环婆罗洲粒子对撞机的消息,李奇维肯定不会现在就透露出去。′?<我={-的]D?书2¢城¢¨ -已¨!发=?布¥?a最?新+?÷章<3~节?_

他提出回旋加速器的概念,是为了提升原子研究院的影响力,为接下来的各种事情做铺垫。

等他回到婆罗洲,会立刻召集众人,建造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开启核物理的竞争!

他没有忽悠考克饶夫,至少在核物理研究的前期,回旋加速器相比直线加速器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那些极其重磅性的成果,也并非都是靠回旋加速器获得的。

但换上更先进的仪器设备总是没错的。

人家能做的实验你也能做,人家不能做的实验你还能做。

这时,等众人震惊过后,心情平复下来。

李奇维继续说道:

“既然提到了粒子物理,正好接下来我就谈谈我对核物理未来发展的看法。”

“只有先把原子核搞清楚了,我们才能考虑其余的基本粒子,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哗!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在大家看来,布鲁斯教授刚刚说的用回旋加速器撞出新粒子的想法实在太虚无缥缈了。

用拍马屁的话说就是:层次太高了!一般人接触不到!

普通物理学者还在地面第一层,布鲁斯教授已经飞到大气层了。

至少也要等物理学家把原子核研究透彻后,才会考虑这些。

因此,核物理的未来更重要!

“前面我已经总结了核物理的几个发展时期。”

“目前对原子核,我们已知的重要信息如下。”

“第一,原子核可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之所以带上可能二字,是因为中子目前还没有被证实。”

“但是很多实验现象都表明了,应该存在这样一种粒子,只是还未被发现。”

“第二,原子核中能够放射出三种不同的射线:a射线【氦原子核】、β射线【电子】、γ射线【高能电磁波】。”

“且根据质子-中子模型,原子因为放射出a射线,从而衰变成其它元素。”

“第三,从理论上看,原子核能发生核聚变和核裂变反应。”

“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就是恒星燃烧,但是核裂变现象目前还没有完全证实。”

“粒子加速器的目的之一就是人工实现核反应。”

众人小声议论,神色动容。

别看成果好像只有短短三段话,但是却耗费了许多物理学家十几年的心血。,2?0¢2!3!t*x·t,.+c/o?m¢

这时,李奇维停顿一会儿,看向众人真挚而期待的眼神。

现有成果总结完,下面就是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言了。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内容比刚刚的回旋加速器还要更干货。

毕竟此刻整个物理学界,也不可能有人能真正明白回旋加速器的巨大价值。

大家只是把它当成粒子加速器2.0版本。

李奇维接着说道:

“关于核物理未来的发展,线索或许就在上面三个重要成果之中。”

“我的预言也是基于现有的基础。”

“先看第一个成果。”

“当前核物理领域最迫切的事情,毫无疑问是发现中子。”

“整个核物理的物质基础就是质子和中子。”

“它们相当于该领域的地基,不容有失。”

“但据我所知,目前的进展并不理想。”

李奇维忽然点名。

“查德威克博士,你能说说具体是什么原因吗?”

查德威克闻言,感慨万分。

他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关于中子的。

但真正去做实验才会明白,难度简直太大了。

他现在觉得当初卢瑟福教授能发现质子,运气该是多么逆天。

面对布鲁斯教授的点名,查德威克恭敬地说道:

“好的,教授。”

“根据我的实验经验,我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有两点。”

“一是没有理论指导,不知道该用什么射线轰击什么元素。”

“目前可以说,大家都是在瞎试,所以运气就非常关键了。”

“二是中子不带电,很容易被忽略。”

“因为现在研究核物理,主流手段依然是用电场磁场的偏转确定粒子性质。”

众人忍不住点点头。

作为搞实验物理的,他们并不认为查德威克的运气说有什么偏颇的地方。

哪怕是卢瑟福自己,也承认幸运之神的眷顾。

真实历史上,中子的发现也确实跟幸运有关。

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84】放射出的a射线轰击铍【4】。

结果他得到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未知射线,他认为这是一种γ射线。

不过他并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博特博士毕业于普朗克门下,他因为在粒子测量领域的贡献,获得1954年的物理诺奖。

二战期间,他也参与到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中,负责建造了德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微!?|趣?$1小′μ说#>网:? ?&无&]错??内??_容?!o

而且他在计算石墨吸收中子的实验结果时,犯了一个错误,间接导致海森堡也跟着出错。

最后德国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失败。

不得不说,有时候小人物也能引起大变化。

伊蕾娜夫妇看到博特的实验结果后,对这种未知射线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1932年,他们用这种射线去轰击石蜡,却发现会放射出速度极大的质子。

若这种未知射线真的是γ射线,则它不具备从原子核中打出质子所需要的动量。

尽管认识到了这个矛盾,伊蕾娜夫妇还是傻乎乎地沿用博特的思路。

他俩认为这是一种更加高能的γ射线。

因为γ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只要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冲击力就越强,或许就能轰出质子。

不得不说,傻的可爱。

后世有人分析,这可能跟伊蕾娜比较宅,不喜欢学术交流有关,所以她不知道卢瑟福在1920年曾预言过中子。

于是,在1月份,伊蕾娜夫妇就匆匆写了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实验结果。

仅仅几个月后,当远在英国的查德威克看到小居里夫妇的论文时,兴奋地手舞足蹈。

“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追寻的中性粒子吗?”

查德威克是卢瑟福的学生,自然对中子很敏感。

他立刻动手重复了伊蕾娜夫妇的实验,并且把这种未知射线引入磁场之中,发现确实不会偏转。

他又通过各种实验,测量了该粒子的质量等性质。

最后,查德威克断定,这种未知射线的本质就是中子!

一个月之后,同年1932年,他发表论文,正式宣告发现中子,引发物理学界巨大轰动。

伊蕾娜夫妇听闻后懊恼不已。

这就是中子的发展历史,充满了巧合和运气。 此刻,李奇维听完查德威克的分析后,心中笑道:

“这一世,发现中子的荣誉不知道会落谁家喽。”

不过,他暂时也无法解决查德威克的困难。

这就是实验物理的宿命。

他点点头,接着说道:

“实验细节我不懂,只能祝你们好运。”

“接着看第二个成果,放射性。”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存在天然放射性,那有没有可能实现人工放射性呢?”

“之前在卡文迪许50周年庆上,我曾向伊蕾娜吐露过这个想法。”

“不过看情况,她好像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来。”

“但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很值得尝试的。”

哗!

众人顿时一惊!

布鲁斯教授果然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他竟然想到人工实现放射性!

“天啊!”

“这个反向思维简直绝了!”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

卢瑟福心头震撼,他立刻断言道:

“人工放射性若是能实现,绝对具有重大意义。”

人工就意味着可控。

而放射性可控,对于人类而言,相当于掌握了一种全新的力量。

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就是利用人工放射性。

大家耳熟能详的碳14检测,能检测古生物、岩石等的年龄,就属于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一种应用。

总之,人工放射性在医疗、化学、电子等无数领域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哈恩瞪大了双眼,满脸兴奋。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的预言演讲吗?”

“果然让人茅塞顿开,欲罢不能。”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布鲁斯教授提出的这个猜想,毫无疑问是诺奖级的。

谁发现谁就能得诺奖!

就是如此豪横!

但是那个男人随口就说出来了,一点没有藏着掖着。

这让少数人心中止不住羞愧,他们平时做实验都害怕别人多看几眼。

“布鲁斯教授的胸怀比天地还宽阔!”

真实历史上,1934年,伊蕾娜夫妇在痛失发现中子这个诺奖成果后,又首次发现了人工放射性。

而且他俩简直是被幸运女神眷顾了。

他们用钋【84】放射出的a射线轰击铝箔,然后就发现,移除a射线后,铝箔竟然有放射性。

然后通过研究,二人确定了这是人工放射性。

离谱的是,a射线轰击铝箔这个实验,在伊蕾娜夫妇做之前,已经被学界做烂了。

哪怕是个研究生菜鸟,都这样轰过。

但是其他人都没有发现人工放射性,就他们夫妇俩发现了。

所以有人感慨:小居里夫妇是命中注定要获得诺奖的。

然而,戏剧还未结束,更离谱的是,这个铝箔放射出的射线竟然是反电子!

当时伊蕾娜夫妇已经发现异常了,但是他们以为这是正常电子的回流现象,就没有在意。

后来知道是反电子后,二人再一次懊恼了。

他们错失了第二个诺奖级成果。

要是搁一般人身上,恐怕已经开始疯掉了。

此刻,李奇维想到伊蕾娜那呆萌的样子,就有点想笑。

不知道她这一世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众人震惊过后,李奇维继续说道:

“最后看第三个成果,核反应。”

“我个人坚信,人工核聚变和人工核裂变都是能够实现的!”

“等到那一天,人类将真正掌握点石成金的能力!”

“当然,那只是核反应最微不足道的应用而已。”

“核能或许将改变世界!”

哗!

众人皆是一震!

布鲁斯教授的自信感染了他们。

考克饶夫和沃尔顿相识一眼,二人都感受到了对方那熊熊燃烧的意志。

“布鲁斯教授都这样说了,我考某人(沃某人)还有何惧!”

真实历史上,中子和人工放射性相继面世后。

费米是第一个想到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使非放射性元素产生放射性的。

因为电中性的中子,相比a粒子,更容易与原子核反应。

费米也确实厉害,在1934年3月,仅仅半个多月时间,他就用中子诱导了22种元素产生放射性。

一时间,整个物理学界都轰动了。

“尼玛费米也太卷了!”

紧接着,英国卡文迪许的卢瑟福、法国镭学研究所的伊蕾娜夫妇、德国威廉皇帝研究所的迈特纳和哈恩、丹麦哥本哈根研究所的弗里施(迈特纳的侄子)

当时有名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和大佬们,全都疯狂地加入了中子轰击运动!

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一个一个元素轰下去。

这点很像后世的苦逼研究生们用石墨烯水论文。

不过,大佬们的水不叫水,那叫为基础物理做贡献。

很快,当众人轰击到元素周期表最后一个元素铀时,情况变复杂了。

这时,铀核裂变正式登场!

更更离谱的来了,伊蕾娜夫妇在轰击铀的时候,甚至都分离出核裂变的碎片元素了。

但是他们俩完全没有朝重核裂变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结果。(关于铀核裂变和普通核裂变的区别,见539章)

于是,他们错过了第三个诺奖级成果。

绝对算是科学史上最大冤种了。

李奇维脑海中回想着这些科学轶事,感慨万分。

他刚刚的预言中,囊括了核物理时代最重要的三大发现:核裂变、中子、人工放射性。

按照时间发生顺序是:核裂变之轻核裂变→中子→人工放射性→核裂变之重核裂变。

在这段时期,还夹杂着其它一些很重要的核物理成果。

最后,随着铀核裂变的面世,地球online将正式迎来核能版本!

核物理时代也进入了高能物理时代。

而这一世,婆罗洲原子研究院,将在核物理时代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李奇维微微一笑。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