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得扎根才行
崔娴现在没心思过去安置点,又折腾这么一圈,再不吃点好东西慰劳五脏庙,它们就要闹腾了。;?三t叶o屋?2¢ ?追¤?]最£新e=)章}节?§
傍晚时分回到家,崔娴钻到厨房里,先是抱着花生油坛子,深吸了几口气。香啊,闻一闻也能安抚下馋虫。
刚才回来的路上,她已经想到要吃什么了。红烧茄子、炒豆角。
茄子吸油,烧的时候得多放一些油才好吃。对于现在的崔娴来说,想放多少放多少。
把茄子清洗干净切块,裹上一层面粉。在锅里放了不少菜籽油,等油温上来,小心的把茄子放到锅里。
煎到表皮脆脆的,里面软塌塌的,茄子就熟了。锅底的油,果然被茄子吸光了。崔娴调配好料汁,全部放到煎好的茄子里。
混合的香味飘散,崔娴扣上盖子,等它小火入味。
另外一个锅里,放了花生油。把摘好的豆角,掰成小段。同样先煎了一下,把豆角煎熟了,表皮还有些软塌塌的样子。
然后再放调料,大火烹炒。还得是花生油,炒菜味道好。
豆角快好的时候,崔娴又扔进去几个干辣椒段,出锅。.k~y,a¨n¢k·s..!c_o′m?今日有闲情雅致,崔娴还用筷子摆了个盘。翠绿的豆角配上火红的辣椒,盘子边缘还有些油滋滋的,着实是挺诱人。
等把茄子端上桌之后,崔娴盛了饭。还得是饭釜做出来的饭,晶莹剔透的,而且锅底一点都没有烧糊。
当初一个灶台,开了三个火眼,还真是有先见之明。今天同时做两道菜,旁边还能蒸米饭,效率杠杠的。
饭菜很好,要是有个啤酒,就更好了。白酒虽然也好,不过太过辛辣,崔娴还是选择不喝酒。
先吃了一口烧茄子,嗯~一口惊艳。茄子表皮脆脆的口感还有一些,内里很软烂,烧的时间长,里面也入味了。
汤汁有些黏黏糊糊的感觉,配上米饭简直一绝。
几口烧茄子入口,崔娴又开始宠幸炒豆角。她比较偏爱嫩一点的豆角,丝都被摘的干干净净,一口吃下去,还有点点辣味,更下饭。
等了好久,就为了这一餐。崔娴敞开肚皮,吃的五饱六撑。等吃完之后,眼神都要迷离了。
现在的她,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肉蛋奶、粮食青菜应有尽有。也不枉费,她筹谋这么长时间。
等收拾完了,外面天色渐晚,崔娴本来不想出去了。¨h¨u_a,n_x*i~a*n-g.j·i+.~n+e¨t¨不过吃的有点饱,溜溜食儿晚上也好睡觉。
在蔬菜盘里,掐了两斤豆角,都是稍微老一些,豆子多的那种。安置点有土豆,豆角跟土豆炖在一起,味道也是挺不错的。
放到竹篓里,背着过去安置点。路上还有刚从地里回来的人,灰头土脸、筋疲力尽的。看到崔娴,有力无气的打个招呼,趿拉着鞋子往家走。
到了安置点,知青们坐在院子里,双眼无神,精神萎靡不振。也是,这阵子忙的本地社员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是他们。
听到动静,几个人机械的转头,看着崔娴也没力气打招呼了。
章淑英也是一起下地的,但回来之后还得做饭。不过好像现在都习惯了,在灶台前也是有些呆愣。
“新鲜的豆角,你们可以炖土豆吃。”崔娴把豆角,递给章淑英。
听到有豆角,章淑英起身拍拍手,又用衣服擦擦手,这才去摸豆角。“不炖土豆,包菜团子吃。”
炖土豆没有腊肉等荤腥不好吃,不过要是做菜饽饽,味道肯定不差的。本来已经筋疲力尽的人,想到晚上能好好吃上一顿,也来了精神。
其他人听说有菜饽饽吃,也跟着帮忙。摘豆角、和玉米面、添柴火等。
崔娴没见到冷静和宋坤,先过去宋坤那边。看到他躺在床上,愁眉苦脸的。见到崔娴来了,眼珠子转动几圈,但依旧是颓废的很。
他这个样子,肯定是跟冯朝旭脱离不开关系。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崔娴也不想说什么。
见人还活着,就行。
然后过去女生住处,见冷静在忙着做寿衣。看样子,她现在已经完全走出困境。做寿衣,好像跟赵红妆也不藏着掖着了。
不知道自己培训期间,这边发生什么事情了,让赵红妆对冷静能宽容这么多。
冷静能赚点钱,就算是不出工,以后的日子也算是有些保障。可其他知青,对即将到来的日子,准备的未必如此充分。
崔娴观察,其他人好似只顾着眼前。想着忙完这一阵儿,就不用再下地劳动了,冬天来了,可以舒舒服服的猫个冬。
却不知道,他们来这之后的表现,预示着他们冬天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冬天劳动强度不大,可若是食不果腹,这冬天也未必如他们所愿过的那么舒坦。
十月份,收了这季土豆后,生产队就会算收益,看每个人名下能分多少口粮。这些知青的口粮,肯定领不到其他社员那么多。
而知青的250元安家费,领了十个月,加上报销的,也花的差不多了。
等到11月份,他们一分钱进项都没有,度日可就难了。崔娴见他们毫无筹谋,叫着郭大雄和章淑英到一旁。
“你们去找冒队长,弄点自留地,种点蔬菜也是好的。整天吃土豆,也不是个法子,而且分的那些口粮,够不够吃的都是问题。”崔娴说完,见章淑英和郭大雄都是一脸懵。
果然,不但是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甚至在崔娴提出来的时候,俩人还没反应过来。
“我现在都要累死了,就算是要了自留地,还得是我俩干?”章淑英抬起来哆哆嗦嗦的双手。要下地干活赚口粮,回来之后还得做这么多人的饭。
冷静和赵红妆几乎是不管,一个躺在炕上当大爷似的,一个整天踩缝纫机。
“你种你收啊,就算是种点红薯,也好过整天吃土豆。要是口粮赚的不够,种的红薯也能抗一阵子。”崔娴从实际出发。
让他们扎根到农村,从一个农民的角度出发。总不能以后,还靠着家里接济吧。
章淑英觉得崔娴说的对,靠家里?她是靠不上,只能靠自己。开始跟郭大雄谋划,怎么申请自留地,怎么种红薯、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