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九里从未跟她说过她的家乡在哪里,她应该找机会问问。
九里现在在干嘛呢?应该还是在外面等着?
她应该快点找话题说起禁足的事情,外面这么冷,九里只会傻愣愣地站着等。
九里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从小就装作一副成熟大人的冷冰冰模样呢?
想到九里可能会顶着一张稚嫩的脸庞摆出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杜蘅轻咬着筷子傻笑出声。
李霁和杜迁停下了交谈声同时将视线转移到她身上。
“成何体统!别咬筷子,饭桌上的礼仪你都忘了吗?”杜迁忍不住训斥出声。
杜蘅心有不服,仗着李霁在场,她又再次使劲咬了一下,说道:“用餐礼仪还有食不言呢。”
“你!”
“好了——”李霁打断杜迁的话,她拍了拍杜蘅的手,安抚道:“蘅儿,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被关在家里受了委屈,心中有气也是正常的。”
“母亲,原来你都知道我被禁足的事情。”杜蘅惊奇道。
“我自然知道,即使在外,这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我也都了如指掌。”“你的性子像我,有些事拦你是拦不住的。”
“只是有些事情连我和你父亲也是避之不及的,我们不可能将你置于危险中。”
“我虽能体谅你的心情,但这次禁足还是必要的,不过既然已经关了你这么久,也差不多了。”
李霁望着自己疼爱的女儿笑着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想听什么,从我回来你就心神不宁的,明日开始你就正常出府吧,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只是,别再惹事。”
“真的?我就知道母亲最好了!”杜蘅激动地亲了下李霁的脸颊。
一旁的杜迁闷不作声。
“我吃饱了,先回房了!”“对了,再让厨房往我屋子里送些桌上的吃食!”
说罢杜蘅就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李霁杜迁二人面面相觑。
“不过,最近城里的丫头们都流行起梳这样的发型了吗?”见杜蘅走了,李霁才将心中疑惑问出。
想到杜蘅那乱糟糟的发型,杜迁也撇撇嘴摇了摇头。
乐九里一个人站在正厅外等候,春月知道劝不动她,早早地带着青女回去了。
“九里——!”
杜蘅小跑着奔向她,身后松散的长麻花辫随着她的步伐轻轻甩起,已经有几缕散落下来。
冷风吹开她脸颊旁的发丝,往两侧飞扬着,露出饱满的额头。
“我就知道你在等我。”她在她面前站定,笑意盈盈地望着她。
乐九里的心又开始止不住地快速跳动。
她将手中保暖的斗篷披到杜蘅身上,语气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我们回去吧,小姐。”
第21章
今日是出府的日子。
昨夜杜蘅跟九里说了自己解了禁足的事情, 兴奋地在床铺上打了好几圈滚儿。
难得能出门,杜蘅还邀请了楼易水一起出行。
楼易水站在远处冲她们招手,她整个人裹得十分厚实。
杜蘅也拉起九里的手一起回应着。
“你们可算能出府了,我还念着上次的吃食呢。”楼易水单手掐着腰, 面上带着笑意。
“那今日我们再吃个痛快~”杜蘅从九里手中接过包裹, “这是我母亲从陵安带回的特产。”
“多谢。”楼易水接过包裹, 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
再过几日便是立冬,街上不免热闹起来。
小商贩前堆满了人,大家都在购置过冬的粮食趁着还未下雪时晾晒。
她们一路嘻嘻哈哈地往前走,路过城内的一条河流。
有几名工人正在疏通河道,预防明年的旱涝发生。
楼易水停下脚步:“前些日子这里据说淹死了个人, 好像还是个书生, 喝大了酒疯疯癫癫地失足掉下去了,第二日才被人发现,着实可怖。我们还是快些离开这里吧。”
杜蘅和九里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跟上楼易水的步伐。
很快她们的注意力就被街道旁摆放着的精致饰品所吸引。
杜蘅和楼易水跑向前,专注地挑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饰物。
乐九里站在身后盯着杜蘅的动作看,想起了今早春月跟她说的话。
“说起来,过段时间好像就快要到小姐的生辰了。”
“生辰?”“对, 是小姐的二十岁生辰。”
乐九里点头记在心中。
杜蘅盯着看了半天, 将选好的物品装好揣在怀中。
一旁女子的闲聊声传入她们的耳中。
“听说了吗?这次平定匈奴立了战功的人被圣上封为了平西侯, 那人原本就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士兵。”
“我也知道,我听我在京城中的表姐说, 那人此次进京封赏, 她远远地望见了一眼, 真是样貌不凡,气宇轩昂啊!”
“那人身边还跟着个军师, 虽是男子,却面若好女,一副风流倜傥的样貌,十分养眼。我表姐说他们二人亲密无间,看上去不太一般。”
“但是听说那新封的平西侯家中早已有了妻室?”
“有了又如何,听说圣上有意将他和文宣郡主赐婚。要我看,还是他身边的那位军师和他更为相配。”
二人对视嘿嘿一笑。
楼易水翻了个白眼:“人家都有妻子了你们两个在这里意淫个什么劲儿,还嘿嘿呢,你爹变成了断袖我看你们还嘿嘿的出来不。”
杜蘅噗嗤一下笑出声,对楼易水抱了抱拳:“易水姑娘,还是你敢说。”
那俩人有些尴尬,红着脸快速走了。
“咣当——”身后传来物品摔落在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