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除
何无忌风风火火赶回江州,沿途城池城门紧闭,对其甚是冷淡。+2¨3·d·a¨w¨e_n.x~u.e~.!c-o`m\
城头上飘荡的“刘”字大旗已经说明了一切,悄然之间,江州已经变了,刘毅正大光明的进入豫章,借口抵御妖贼北上,将何无忌留下的管吏换成自己人。
何无忌本就势单力薄,唯一的靠山是司马家,但司马元显、司马遵、司马秀一个个被刈除后,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
东海何氏在北府中的势力也比不上刘毅刘藩兄弟。
何无忌立足江州时日尚短,根基并不稳固。
刘毅背后还站着士族。
这种局面下,司马家也要看士族的脸色。
何无忌自作主张,随刘道规北伐,相当于在向刘道规靠拢,至少是个骑墙派,如今这种局面下,骑墙之人,更受两方势力敌视。
不听话的骑墙者,当然要被舍弃。
相反,刘毅就听话多了,一直跟刘裕和刘道规兄弟不和,在南豫不声不响的暗中发展势力。
“将军出兵参与北伐,血战连连,朝廷为何如此?”长史邓潜之不忿。
参军殷阐道:“南渡以来,北伐之将,有几人能善了?既然朝廷放弃将军,以属下之见,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骠骑将军,其有灭南燕之功,胸怀大志,正是用人之际,将军与其乃是旧交,有袍泽之谊,必得重用。”
何无忌沉吟许久,心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还是朝廷的江州刺史,刘毅难道还敢攻我不成?且我已谢绝骠骑将军好意,今若复回,为天下人笑!”
此前刘道规几次挽留,何无忌去意甚绝,现在又灰溜溜的跑回去,何无忌更咽不下这口气。
殷阐和邓潜之互相看了一眼,“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赌一事义气?”
“我北伐有功于社稷,有功于朝廷,为何要忍?”何无忌声音逐渐坚决。?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
邓潜之神色一喜,“将军是要夺回豫章?”
上一任江州刺史是桓玄,何无忌根基不深,刘毅的根基也不见得深到哪儿去。
凭手上三千精锐,潜回城中,成功的可能极大,若是能擒住刘毅,便能反客为主,南豫州到手一半。
建康城中的那些人便会刮目相看,顺便将生米煮成熟饭。
届时何无忌就能成为刘裕和刘道规之后的第三大势力。
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实力为尊,其他的都是假的。
正如那些口口声声要匡扶晋室的人,谁不是为了自己着想?
邓潜之出自豫章邓氏,殷阐拿殷仲堪同族,都是一方豪强,反攻豫章,成功的几率不可谓不大。
“不,我要南下迎战妖贼!”何无忌仿佛下定了决心。
邓潜之吃了一惊,“妖贼皆三吴旧贼,百战余生,始兴贼骁捷善斗,今举十余万众而来,将军麾下不满三千,如何能敌?”
始兴位于南北要冲,夹在五岭之间,边带蛮俚,尤多盗贼,民风剽悍,每当广州变乱,始兴今韶关往往能迅速以一郡之力南下番禺平叛。
所以始兴相,往往是广州刺史的备选人。
当年卢循与徐道覆南下,只凭数千人就驱逐了广州刺史吴隐之,却与始兴相阮腆之的始兴军血战一场,方才攻陷始兴,在岭南站稳脚。
殷阐也苦劝:“卢徐二贼,蛰伏多时,兵舰甚盛,势居上流,不可轻敌,不若后退寻阳,坐山观虎斗,待刘毅与其两败俱伤,而后奋戈一击,收拾残局,方为上上之策。”
妖贼之所以选择走江州,是因为赣水自南向北汇入鄱阳湖中,水军可以顺赣水而下,占据上游,除鄱阳湖又是长江上游,顺势可下石头城。^x¢7.0!0+t¢x?t′.,c-o`m′
“妖贼皆乌合之众,不足为惧,昔者蒜山一战,车骑将军以千余众破十余万妖贼,今我麾下三千精锐,何惧之有?”
在所有的对策中,何无忌选择了第三条。
既然刘裕能完成一千破十万的战争奇迹,何无忌觉得自己也能,跟着刘道规北伐攻灭南燕,鼓舞了他的信心。
另一方面,何无忌粮草不多,即便退回寻阳,也很难支撑下去。
所以不如放手一搏。
刘裕和刘道规今日的地位都是打出来的,何无忌也要以击破妖贼的军功,再次取得朝廷的支持。
打赢了什么就都有了。
殷阐和邓潜之再次无话可说。
何无忌振振有词,“刘毅已经占据豫章,若掩城而守,妖贼能奈他何?我若能击破妖贼,便能匡扶社稷,传令,全军随我南下,迎战卢循徐道覆!”
六月的风时大时小,偶尔是南风,偶尔是西风。
何无忌全军逆流而上,与妖贼相遇于豫章之南的水道上。
妖贼的船队密密麻麻,而何无忌全军所乘皆是小船,妖贼还在西岸小丘上设置了千余弓弩手,望着赣水中射来,封锁江面。
何无忌毫不畏惧,振臂而呼,“儿郎们,随我杀过去,擒斩卢循,击溃妖贼!”
战鼓声轰鸣,惊动了豫章城墙上的守军。
何无忌也有意打给城中刘毅看。
这时南风不知何时变成了西风。
身后战船一动不动,唯独何无忌所乘船只被风吹到了东岸,脱离了身后船队。
站在舰首的何无忌一愣,回头望向自己的部众,竟然全都一动不动,没有一艘船跟来,就这么站在甲板上,静静的望着他脱离船队。
晋军发愣,妖贼没有,几十艘快船顺水而下,将何无忌战船围在中间……
豫章城头。
十几万妖贼杀来,刘毅不可能在城中安坐,早就率领部众在城墙上观望。
见到何无忌孤船被围,手持苏武节仗,死战不降,忍不住长叹一声,“何无忌可惜了。”
“将军好手段,神不知鬼不觉便除掉了何无忌,白得了江州!”诸葛长民满脸钦佩。
“你莫要什么脏水都往我身上泼,我若能使唤的动何无忌部曲,何必这么麻烦,让他在此露脸?直接将其控制,吞并其麾下精锐不是更好?”
刘毅苦恼不已。
如今他是一方封疆大吏,更是名士,爱惜羽毛,何无忌之死的罪名落在他身上,将会成为一个污点。
诸葛长民疑惑道:“不是将军还能有谁?”
周围鲁宗之、赵恢也是一脸怀疑。
刘毅眉头一挑,也不知如何跟他们解释,何无忌麾下精锐来自于司马元显的琅琊王府。
但何无忌死了,最大受益者是他,不是他也是他。
刘毅心中隐隐浮现一个人来,是他让调自己镇守豫章,顶在妖贼之前。
现在看来,完全是一个大坑。
但明知是坑,当时的他也经不住诱惑。
南豫州夹在刘裕和刘道规的势力之间,西面是荆襄,已经成了铁桶,北面是豫徐,也是刘道规根基,东面江左,刘裕的地盘。
唯一能发展的就剩下江州。
拿下江州,刘毅的翅膀再能硬起来,有了与刘裕和刘道规叫板的实力。
“罢了罢了,此事日后自会水落石出,如今妖贼十几万大军北上,豫章首当其冲,诸位觉得该当如何?”
刘毅懒得解释,这种事情也解释不清。
“妖贼远来疲敝,为何无忌所阻,我军训练两年有余,足可一战!”刘藩杀气腾腾。
刘毅南下,带来了一万七千人马,江州各地集结而来的两万州郡兵,足可一战。
刘裕是靠剿灭妖贼起家的,刘毅若能击败这支妖贼大军,军功也就到手了,顺便还能杀入广州,将交广二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刘裕以军功起家,掌权后赏罚分明,若是有功不赏,则是坏了自己根基。
反之,若是刘毅剿贼不利,反而会落下口实,给刘裕动手的理由。
城外,妖贼斩下何无忌的头颅,挂在桅杆上,三千部众一哄而散。
妖贼纷纷上岸,懒洋洋的躺在平地上,无精打采。
从广州一路北上,即便是乘船,也非常疲惫。
而这些妖贼看起来身材瘦小,衣衫褴褛,兵器盔甲全都破破烂烂的。
还有一些南康郡、庐陵裹挟的青壮,从船中驱赶上岸,哭嚎震天,乱作一团。
这么多年过去了,妖贼似乎跟以前没多少分别。
“莫非是诱敌之计?”刘毅生性多疑。
妖贼除了在刘裕手上吃亏,遇上其他人,都是一战而胜。
徐道覆诡计多端,攻破始兴郡后,立即收编始兴贼,编成一支强军。
鲁宗之昂声道:“妖贼本就是乌合之众,十余万人马敌不过刘裕一千,如今一路舟师劳顿,纵然是诱敌之计又有何惧?豫章城小,非我根基,若妖贼四面围困,则是坐困孤城,不如精锐尽出,与之决战!”
眼看着刘道规和刘裕的心腹因北伐而步步高升,甚至有人还成了一州刺史,督镇一方,让刘毅麾下将领羡慕不已。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若是跟着刘毅不能加官进爵,还跟着他干什么?
而且刘毅也要向建康交投名状,若是连妖贼都对付不了,以后如何与刘裕刘道规争锋?
“将军,下令吧,末将愿决一死战!”
将领们纷纷拱手。
刘毅却目光一闪,下了一道模棱两可的军令,“若能胜之,便倾力一战,若不能胜,不必勉强,务必保存实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