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又赐给悟空一盘碎金碎银,走下龙床,递给他,微笑道:“你们三人,就拿这些当路费,早日出发。-r¢w/z+w¢w\.*n,e·t_等你们下次来西梁女国,我还有重谢。”
孙悟空笑着摇了摇头:“我们是出家人,不接受金银财宝,路上自有化缘的地方。”
“你不要,我要!”敖鸾赶紧将那些金银接过来,装进储物戒指。
女王又取出十匹绫罗绸缎,微笑道:“你们行色匆匆,来不及裁制衣服,拿这些在路上做件衣服,遮风挡寒吧。”
悟空摇头:“出家人穿不得绫罗绸缎,自有护身布衣。”
“我要!”小秋将那些绫罗绸缎接过来,装进储物戒指。
女王微微一笑,吩咐道:“取米三升,在路上权当一顿饭。”
敖鸾一听见“饭”字,立刻接过来,塞进储物戒指。
然后,他们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李奕笑道:“请陛下陪我一起,送他们三人出城,让我嘱咐他们几句,然后我就回来,与陛下共享荣华富贵。无牵无挂,才能安心享受夫妻生活。”
女王大喜,下令准备车驾,与李奕并肩而坐,一同登上凤辇,向西城门出发。
满城的百姓,都端来净水,点上香,一方面观看女王的銮驾,一方面是想看李奕的真容。
无论老少,都是面容娇美、秀发如云的女子。
没过多久,大队人马出了城,来到西关之外。
悟空、敖鸾、小秋,心意相通,整理好行装,径直迎着銮舆,大声喊道:“女王不必远送,我们这就告辞了。”
李奕拔下一根头发,放出一缕神念,将头发和神念融合在一起,然后施展天地变神通,将头发变成另外一个李奕。?零·点*看.书! ?无′错`内_容!
“去吧。”
他先让分身陪着悟空等人,游山玩水。
他打算在西梁女国开心一个月,简称“度蜜月”,才会离开。
………………
一个月后。
李奕留下一个神念分身,再悄然离开,飞到悟空等人的身边。
三天后,忽然看到前方有座高山,挡住去路。
仔细一看,那座山真是雄伟壮观,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山根连接着昆仑山的脉络,山顶直插云霄。
白鹤时常飞来,栖息在桧柏树上,黑猿不时倒挂在藤萝之间。
阳光照在晴朗的树林上,千条红雾缭绕;微风吹过阴暗的山谷,万道彩云飘飞。幽静的鸟儿在青竹林里乱叫,美丽的锦鸡在野花丛中争斗。
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峨挺拔,闪耀着光芒;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兀嶙峋,散发着瑞气。
山崖前的草长得茂盛,山岭上的梅花散发着香气。荆棘丛生,芝兰淡雅。
山涧的水流,情意绵绵,弯弯曲曲地环绕流淌;山峰连绵不断,重重叠叠,环绕四周。
那翠绿的槐树,斑驳的竹子,青翠的松树,千百年来都繁花似锦;洁白的李子花、鲜红的桃花、翠绿的柳树,在春天里争奇斗艳。
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间出没,青鸾对着太阳鸣叫。
这里真是一个神仙居住的福地,叫做万寿山。
山里藏着一座道观,名为五庄观。再观里住着一位神仙,道号镇元子,人们也亲切地称他为与世同君。
这观里有一种极其珍稀的宝贝,那是在宇宙混沌初开、鸿蒙刚刚判定、天地尚未分离的时候,形成的灵根。-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普天之下,四大部洲之中,唯有西牛贺洲的五庄观,才有这种宝贝,被人们称为草还丹,也叫人参果。
这种果子,三千年才开一次花,又需要三千年才能结果,之后还得再过三千年才能成熟。总共要一万年的时间,才能品尝。
即便如此漫长,一万年里,也只能结出三十个果子。
这些果子的模样,就像刚出生不满三天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也都齐备。
如果凡人有幸闻到这果子的气味,就能多活三百六十年;要是能吃上一个,更是能延长寿命至四万七千年。
最近,镇元大仙收到了元始天尊的邀请函,邀请他到上清天的弥罗宫,去听讲混元道果。
大仙门下培养的散仙,不计其数,现在还有四十八个徒弟留在身边,个个都是得道高人。
大仙带着其中的四十六个徒弟,上天听讲,只留下两个年纪最小的,在家看门,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刚满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吩咐这两个童子:“不要耽误了元始天尊的邀请,我要去弥罗宫听讲,你俩在家要小心谨慎。
过几天,会有一个老朋友,从这里经过,千万不要慢待他,可以摘两个人参果,给他尝尝,权当是表达我们过去的情谊。”
两个童子问:“师父的老朋友是谁?请告诉我们,好准备接待。”
大仙微笑道:“他是东土大唐来的圣僧,法号三藏,正在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路上。”
两个童子笑着道:“古人说过,道路不同的人,不相互商量。我们是太乙玄门的弟子,怎么会跟那和尚有什么交情!”
大仙微笑着解释:“你们哪里知道!那位和尚,是金蝉子转世,西方佛祖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
五百年前,我在兰盆会上,与他相识,他还亲手给我递过茶,所以我视他为故人。”
两个童子听了,恭敬地遵从师父的吩咐。
大仙临走前,又再三叮嘱:“我的果子数量有限,只许给他两个,不能多给。”
清风点头道:“开园的时候,大家一起,共吃了两个,树上现在还剩下二十八个,我们不会多给的。”
大仙微笑道:“唐僧虽然是故人,但也要小心他手下的人吵闹,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件事。”
两个童子领命。
大仙带着众徒弟,飞升天界,直奔弥罗宫而去。
………………
李奕带着悟空、敖鸾和小秋,在山中游玩,忽然望见前方有一片松树,与竹林簇拥在一起,几座楼阁层层叠叠,坐落在其中。
敖鸾问道:“悟空,你看那个地方,是什么所在?”
悟空仔细观察后,笑道:“那地方,不是道观,就是寺庙。我们走近些,到了那边,自然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门前,仔细打量。
松林坡地显得格外冷清,竹林小径清幽雅致。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翔;上下跳跃的猿猴,不时地献上鲜果。
门前的池塘宽阔,树影婆娑,石块裂开,苔藓斑驳。
宫殿高耸入云,仿佛是紫微大帝的居所;楼台缥缈,仿佛丹霞从天而降。
这里清净虚无,人间的纷扰很少,寂静之中,道心油然而生。
李奕下了马,将白龙马收进剑灵世界,看见山门左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有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悟空笑道:“原来是一座道观。”
“肚子饿了。”敖鸾呵呵一笑,拍了拍肚皮。
小秋点点头:“看这景致如此优美,观里一定住着好人,我们进去看看吧。”
“好。”
李奕微微一笑,带着他们,走了进去,又看见二门上挂着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悟空笑道:“这个道士,真是夸大其词。在太上老君的门口,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夸张的说法。”
敖鸾笑道:“先别管它,我们进去看看。或许这个道士,真的有些道行,也说不定呢。”
等到进了二层门里,只见里面急匆匆地走出两个小童子。
看他们的打扮,骨骼清奇,神情爽朗,容貌俊俏,头顶梳着两个丫髻,短发蓬松。穿着道袍,衣襟随风飘动,羽毛做的衣服,袖子随风飘扬。
腰间系着紧紧环绕的龙头结,脚上穿着轻巧的芒鞋,鞋口用蚕丝绒线缠绕,显得风采异于常人。
这两位仙童,正是清风、明月。
两位童子打量着李奕,躬身行礼,微笑道:“老师父,有失远迎,请里面坐。”
“谢谢。”李奕很高兴,跟随两位童子,上了正殿参观。
原来,这是一座朝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面明亮,下面昏暗的雕花格子窗。
仙童推开格子窗,请李奕进入大殿。
只见大殿的墙壁上,挂着用五彩装饰成的“天地”两个大字。
在大殿的中心,摆放着一张朱红色的雕漆香几,上面放着一副黄金打造的香炉和香瓶,在炉边备有方便整理香火的工具。